近日,廣東省消委會聯合東莞市消委會開展電動自行車比較試驗,對20款主流品牌和型號的電動自行車整車(含電池等配件)進行了第三方檢測機構測試,其中僅有8款車型獲評星級以上。
測試重點在于對整車的車速限值、短路保護、防火性能、對蓄電池的I2(A)放電、2I2(A)放電、過充電保護、高溫放電,以及對充電器的非正常工作、電氣間隙、爬電距離和固體絕緣等指標進行測試。
(資料圖片)
(圖片來自廣東消委會)
具體來看,九號、五星鉆豹的樣品獲評五星;小牛、小刀的樣品獲評四星;艾瑪、小鳥、雅迪樣品獲評三星,而新日樣品獲得二星,其它產品存在個別項目不符合國家標準的情況。至于那些沒有獲評星級的車型,車輛續航縮水、虛標、違規改裝的問題比較突出。
對于普通人上班而言,電動自行車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那就是靈活,不用找車位,而且也不會堵車。國內有數以億計的電動自行車規模,大部分的使用群體都是普通打工人以及外賣騎手。
(圖片來自小牛)
由于用戶群龐大,保有量多,電動自行車就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些產品質量、管理層面的問題。首先就是電池,續航縮水、虛標等問題不僅發生在電動自行車,就連電動汽車也很常見。官方標稱的公里數,實際使用算下來還得打折,嚴重一點的甚至不到50%。
而有些廠家的電芯質量欠佳,長時間使用之后,后或者是遇到極端天氣,電池壽命驟降,導致行駛里程大打折扣,與官方數據相去甚遠,令不少消費者頭疼。
當然了,大家最關心的電動自行車起火問題,和電池更加脫不開干系了,如果電芯質量不行,或者是沒有足夠的放電、過充保護,那么電池就有可能在充電的過程中發生爆燃事故。現在的小區或者是出租屋都明令禁止電動自行車上樓,就是擔心此類事件發生,影響樓內居民的生命安全。
(圖片來自小牛)
好在,大部分小區已經為電動自行車單獨打造了一個公共充電棚,用戶的充電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就是有時候免不了需要排隊。
另一個比較嚴重的就是私自改裝了,許多人為了讓電動車擁有更強的性能和續航,通常會在購車時順道讓店家幫忙破解速度上限以及加裝電池。尤其是外賣騎手,他們每天高強度行駛,他們需要速度更快、開得更遠的電動自行車提升工作效率。
這種改裝手段不符合國家要求,同時開太快會危害到生命安全,改裝電池也有爆炸的風險。車企其實有自己的防破解技術,但部分都很容易被店家破解,改裝現象依舊存在,小雷認為這需要車企與相關部門加強合作,從根源防止改裝車的出現。
兩輪電動車越來越常見,已然成為人們每天都離不開的交通工具,但人們在購買之前,還是要多了解一下產品和品牌,避免“踩雷”的同時,也要注意行駛安全,別給馬路“添堵”。
(封面圖來自小牛)
關鍵詞: 電動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