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新能源汽車銷量,除了比亞迪、特斯拉兩大巨頭,大家首先想到的頭部品牌可能是蔚小理。2022年,蔚小理均實現了新能源汽車銷量超10萬輛,在造車新勢力中,它們稱得上頭部企業。
(資料圖)
這就是老牌車企憋屈的地方,明明自己新能源汽車銷量更高,聲望卻不如造車新勢力,例如吉利,2022年新能源汽車總銷量32.6萬輛,遠超蔚小理任何一家,但吉利旗下新能源汽車的熱度卻明顯不如造車新勢力。
圖源:幾何汽車
在互聯網文化極度發達的今天,營銷宣傳尤為重要。作為中國自主品牌龍頭企業,吉利汽車每年銷量過百萬,與比亞迪、長安并列前三,長期堅持自研,不缺技術實力。互聯網時代崛起后,對于企業營銷實力提出了考驗,造車新勢力的創始人,不少互聯網出身,比如蔚來李斌、理想李想等。
比起傳統車企低調、以實力與質量征服消費者的想法,他們更懂如何迎合消費者,如何宣傳自己的優勢,如何制造能夠讓消費者記住的噱頭。老牌車企需要高調,也需要進軍高端市場,向消費者展示自己的實力,向造車新勢力宣示自己的領先地位。
2022年2月23日,吉利銀河高調出場,定位中高端市場。吉利露出了獠牙,要實現隱藏心中的野望。
吉利的野望:從贏到贏下所有
2022年,國內汽車市場自主品牌份額占比已達49.9%,這一數字是所有車企努力的結果,中國市場終于有一半市場屬于國產品牌。不是國內車企不努力,而是中國汽車產業起步太晚,落后海外車企數十年,國內車企在進步,海外老牌車企同樣在進步,差距在一點點縮小,但想要追上太難了。
經歷過低谷的吉利格外明白,過去國內車企與外資、合資品牌競爭時,只能以性價比為核心競爭力。2014年,合資品牌下放技術,對國產品牌造成了嚴重的打擊,以至于吉利年度目標僅完成了四分之三左右,不得不借錢發放年終獎。
圖源:吉利汽車
新能源汽車時代到來,將所有車企拉回了同一起跑線,大幅縮小了車企之間的差距,給了中國車企彎道超車的機會。2018年前后,網絡上不乏質疑彎道超車的聲音,但4年后,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自主品牌的份額已達到79.9%,外資、合資品牌稱王稱霸的時代結束了。
不僅如此,2022年中國超越德國、韓國,成為了全球第二大汽車出口國,僅新能源汽車,一年出口數量就高達67.9萬輛。當然,縱使現階段有領先,也不可能小覷天下英雄,2022年老牌車企大眾,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樣超過30萬輛。
現在吉利需要做的,一方面是要穩住已有的優勢,另一方面則是在保持價格優勢的前提下,向高端發起沖擊。之前吉利不是沒有高端新能源汽車,但要么價格太貴,如極氪,要么不是獨立品牌,產品名氣做不起來,如領克。
銀河,吉利首個真正意義上面向中高端市場的主力新能源車型,承載著吉利汽車對未來的期望。為了迎接它的到來,吉利以“仰望銀河”為主題設計了海報,因比亞迪的百萬級豪車品牌名為“仰望”,吉利在其后加入銀河后,許多新能源車企加入進來,輪番發海報,給吉利銀河增加了不少熱度。
杭州亞運體育館,數千人參加了吉利銀河發布會,見證了這款車的到來,也讓我們了解到了吉利銀河對的戰略規劃。
L與E,吉利銀河雙線作戰
本發布會上,吉利公布了銀河汽車的兩大系列,L電混與E純電。放眼全球,純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遠遠高于混動(包含增程式),的確,地廣人稀的美國、國土面積小的歐洲各國,純電動汽車有較大的發揮空間。中國土地面積大,人口又多,短途出行純電動沒有問題,長途出行混動現階段更合適。
吉利銀河顯然了解到了消費者的需求,也為未來制定了合理方案,L電混汽車車型A0~B級,主要面向小型車和中型車用戶,哪怕是高端產品,價格大概率不會太貴。E純電車車型包含A~D,實現了小型車到大型車的全覆蓋。
圖源:吉利汽車
新能源汽車的出現,是為了減少化石燃料使用,混動車降低能耗,但依然要消耗化石燃料。現階段混動車更適合中國人,長遠來看,純電動才是未來大勢所趨。正是考慮到了市場的需求,吉利銀河L和E的車型覆蓋范圍才會不同,或許十余年之后,吉利銀河就會放棄L電混系列,因而L電混車沒必要向大型車和更高端發展。
既然要沖擊高端,自然少不了技術實力加持。在發布會上,吉利主要公布了三大主要技術,即神盾電池安全系統、雷神電混8848,以及車系統銀河N OS。
電池安全是當下消費者關注的重點,如何保障乘客人身安全是車企下成本研究的問題。吉利銀河的神盾電池安全性大幅降低了自燃概率,甚至底部電池被尖銳物劃破,也不容易著火。
圖源:吉利汽車
混動技術在今天并不新鮮,比亞迪的DMi、DMp皆享有盛名。吉利雷神電混8848的特點在于,用電時更節能,用油時動力更充沛,高達42.26%的熱效率,以及15%的節能率,從無愧于“8848”這個象征巔峰的數字。
圖源:吉利汽車
智能化時代來臨后,車機系統的功能愈發被重視,吉利銀河的銀河N OS系統不但可以適配3A游戲,操作界面也向手機靠攏,沒有學習成本,能夠實現萬物互聯。在這三項技術的加持下,吉利銀河的鋒芒展露無疑。
圖源:吉利汽車
發布會的最后階段,吉利公布了接下來幾年的銀河產品線與交付時間,一共有七款車,其中電混系列有,油混系列有L5、L6、L7、L9,純電系列有E6、E7、E8。
圖源:吉利汽車
吉利銀河第一款將要上市的產品,是電混SUV車型L7,今年第二季度交付。
銀河首款產品將至,20萬元級最強?
在發布會上,吉利銀河宣布銀河L7正式接受預定,定金599元,可抵5999元。具體價格暫未公布,但吉利承認是20萬元級的產品,預測對標比亞迪的宋Plus DMi。護衛艦07等產品,價格應該會稍微貴一些。宋是比亞迪最暢銷的產品,原因無他,20萬元左右的SUV,價格不算太貴,泛用性又高,混動補充能源方便,能耗還比較低。
那么,銀河L7是否最值得買呢?
外觀方面,銀河L7就采用了與所有混動汽車都不同的設計。為了保證內燃機的效率,混動汽車前臉普遍存在進氣格柵,但銀河L7沒有,這款車的前臉更接近純電車型。發布這款車時,吉利當做diss了一波其他混動、增程式車型,新能源車卻有一張電池的臉。
內部方面,吉利中控區域有兩款屏幕,一塊豎置,類似于大型手機,操作邏輯也相似,用于司機導航或控制車輛,還有一塊16.2英寸的超大屏幕則留給副駕駛,用于出行時觀影娛樂。
圖源:吉利汽車
動力方面,銀河CLTC綜合續航1370公里,WLTC虧電功耗5.23L,百公里加速僅6.9s。相較于比亞迪DM混動系統,雷神電混絲毫不遜色。
價格方面,雖然沒有明確的數字,但從這款車的配置來看,基本不可能低于20萬元,預計起售價會在22萬元左右。
性價比層面,國產車一直處于領先優勢,在不考慮品牌的情況下,銀河L7絕對是一款值得入手的產品。高調入場的銀河汽車,除了保持性價比層面的領先,還要把品牌打響,在新能源汽車時代實現崛起。
老牌車企轉型雖然困難,但底蘊猶在,造車新勢力思考的是該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活下去,吉利、比亞迪、長安等老牌自主廠商考慮的,則是如何在新能源汽車時代,實現對海外老牌車企的超越。從比亞迪、吉利、長安,以及國內自主品牌汽車份額的變化來看,實現這個目標不會太遠了。
封面圖源:吉利汽車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合作事宜請聯系linxiuliu@leike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