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匯率是觀察人民幣的一刪窗,人民幣的緣起及發展則是串起中國近百年社會經濟巨變的一條線
(資料圖片)
繼11月累計上漲1300個基點、12月2日一度探至7附近后,5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終于“不負眾望”,升破“7”關口。截至5日18時,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均漲破6.95,這也是繼9月下旬以來,人民幣匯率首次回彈至“6”區間。
書名:《人民幣崛起》作者:袁滿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采用數字化技術的貨幣稱為數字貨幣,人們一般把數字貨幣區分為法定數字貨幣和非法定加密數字貨幣。具有法定地位和公共屬性、具有國家主權背書和發行責任主體的數字貨幣構成法定數字貨幣,亦稱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商業化市場主體發行的數字貨幣,稱為非法定加密數字貨幣,亦稱私人數字貨幣,包括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以 USDT 為代表的“穩定幣”。從財富管理的視角來考察,數字貨幣的創新既是市場,又是工具,既有機遇,又有風險。
— 1 —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支付普惠與清算升級
據國際清算銀行調查,在 65 個國家或經濟體中,60% 的中央銀行已在進行數字貨幣試驗或概念驗證。零售型中央銀行數字貨幣主要定位于大眾化的支付工具,可以補充或替代流通中的現金,具有推進數字化普惠金融的意愿。批發型中央銀行數字貨幣主要定位于升級版的清算工具,可以用于金融機構之間直接清算的場景,具有構建數字化金融中樞的意愿。
中國的法定數字貨幣或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稱為“數字人民幣”。一是采用中心化管理和雙層運營模式,以保證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可靠性,保證貨幣調控的效率。二是兼具賬戶和價值特征,兼容基于賬戶、基于準賬戶、基于價值等三種方式。三是采用“賬戶松耦合”加數字錢包的方式,可以實現支付即結算,可以脫離銀行賬戶,實現端對端的價值轉移,并按“小額匿名、大額依法可溯”原則實現“可控匿名支付”。四是應用集中式和分布式混合技術架構,采用穩態與敏態雙模共存、集中式與分布式融合發展的混合技術架構,應用可信計算、軟硬件一體化專用加密等技術,構建多層次安全體系。五是可加載智能合約實現可編程性,執行有條件自動支付,支持業務模式創新。
— 2 —虛擬貨幣市場:投機性與去中介
虛擬貨幣市場吸引了眾多的投資者、投機者。例如:韓國四大虛擬貨幣交易所統計顯示,該國虛擬貨幣投資者高達 581 萬,如無重復計數,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 11% 。問題在于,虛擬貨幣市場充斥著投機、欺詐和龐氏騙局。虛擬貨幣的賬戶相對集中, 關鍵少數位于食物鏈頂端,有能力操縱市場,散戶往往被“割韭菜”。2021 年 1-5 月,比特幣價格在突破 6.5 萬美元高點后,一再崩盤,最低跌破 3 萬美元;眾多杠桿交易在暴漲暴跌中被強制平倉,爆倉資金累計超過 100 億美元。
以虛擬貨幣為主體的去中心化金融采用對等網絡、智能合約、分布式賬本等技術,而不同的去中心化金融工具可以建立自動做市、自動清算機制,形成去中介的鏈上金融體系,可以脫離銀行等金融中介。
在去中心化金融協議的應用中,開放的網絡沒有準入限制,局部透明的資金流便于交易方跟蹤,非中央控制的交易可以拒絕監管者的管控和審查。去中心化的金融交易可匿名、可跨境、難管制,會成為資金非法流動和投機交易的工具。
— 3 —超主權數字貨幣:貨幣替代與金融獨角獸
臉書于 2019 年啟動全球性數字貨幣 Libra 研發,2021 年明確 Libra 將精簡為 Diem ,基本架構是:
(1)單一錨定美元,將在美國運行基于區塊鏈的支付系統納入美國監管范圍,與中央銀行數字貨幣互補;
(2)建立“公有鏈 + 聯盟鏈”混合型網絡,實現跨系統的兼容性和可操作性;
(3)應用可編程智能合約,提供高附加值服務,包括有條件支付;
(4)允許商戶端自由切換其他支付服務,通過競爭來激勵創新;
(5)27 家創始會員包括Visa(維薩)、Master(萬事達)、Uber(優步)等。
必須警惕的是,Diem 的創始會員擁有 20 多億的全球用戶基礎,一旦獲得批準,Diem 很有可能迅速發展成為全球性的超主權數字貨幣,有可能重構全球的貨幣體系和金融體系。一是形成超越國家主權的“貨幣替代”。采用分布式對等架構的數字貨幣有可能穿透法定主權和傳統金融基礎設施的屏障,弱小國家容易成為貨幣替代的目標。二是形成超越商業銀行的金融獨角獸。從支付清算入手,逐步進入儲蓄、融資、投資、保險、資產交易等領域,全面爭奪傳統金融業務,成為跨國金融獨角獸。三是可能強化美元的貨幣霸權地位。美國的國家實力領先世界。Diem 數字貨幣系統的基本依托是美元,或將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美國繼續推進美元貨幣霸權的工具,有可能排斥數字人民幣進入國際市場。
如何抓住數字貨幣創新發展的機遇,開啟財富管理的新格局?這里談幾點認識。
第一,把數字人民幣打造成全球最佳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在全球數字經濟競爭中將居于核心地位。
打造全球最佳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不僅有利于推進普惠金融, 而且有利于在數字經濟時代促進全球貨幣金融體系的均衡和協調,維護中國的貨幣主權,保護中國的金融安全,進一步提升中國的國家實力。因此,中國政府必須進一步完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底層技術架構,完善應用場景設計,完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運營管理的體制機制,確保數字人民幣在高并發市場中的規模化 可靠應用。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有必要策劃數字人民幣的國際化。改善跨境支付環境是 G20 的積極主張,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有條件成為改善全球支付環境的主要工具。中國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試驗領先全球,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在全球化進程中,應力爭主導地位, 抓緊研發數字人民幣的批發型功能,適應金融機構之間支付清算的需求,謀劃建設數字化國際金融中心和數字化國際財富管理中心。
數字人民幣自身的技術架構能夠達到跨境使用的基本要求,但要實現相關國家和經濟體之間無障礙、高流量的跨境支付,既涉及技術標準、技術平臺的協調,也涉及貨幣主權、外匯管理、匯兌安排、監管合作等諸多制度性、政策性問題。中國人民銀行已經明確,將在充分尊重雙方貨幣主權、依法合規的前提下探索跨境支付試點,遵循“無損”“合規”“互通”三項要求,并與有關貨幣當局建立法定數字貨幣匯兌安排及監管合作機制。
在全球數字金融制度建設中,中國應該主動參與并積極爭取話語權,加強國際監管協調,促進達成監管共識,努力建立數字金融國際監管統一標準。
第二,建立管控去中心化金融的安全屏障。
去中心化金融有可能穿透一國的金融基礎設施屏障和貨幣主權及地域金融監管邊界。去中心化金融既是未來國際金融競爭的熱點,更是未來全球金融監管的熱點。
中國作為經濟大國,實行更高水平的經濟開放、金融開放(包括資本市場開放),是基本國策;維護經濟金融穩定大局,主動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底線。
因此,我們有必要深入分析分布式對等架構、去中心化架構等數字化技術已經具備的及潛在的“顛覆性”性能,重點研究基于全新數字技術的去中心化金融工具穿透金融基礎設施屏障的可能路徑,研究技術對策和政策預案,構建數字金融安全屏障。
第三,建立穿透式數字金融監管。
數字化技術創新正在改變金融服務模式,逐漸形成交互、交叉、交集的金融新業態。例如,數字資產市場將是財富管理市場的主體,既包括數字化的金融資產,也包括資產化的專利數據、著作數據,既有所有權的交易,又有收益權的交易。數字資產市場將形成一個資產所有者、投資者、產權登記、產權認證、金融中介、監管機構、稅務機構、仲裁機構等多方交集的復雜架構。
金融創新呼喚監管創新。數字化金融監管系統應該由金融監管部門共建共享,可以對多方數據進行快速解耦合組合,可以共享多方監管數據,可以執行一致化的合規標準,應該覆蓋所有的金融機構,應該穿透不同的金融市場和金融業務,實現金融監管全流程、全方位的智能化,超越流程復雜、耗費資源的現場監管,降低監管成本和被監管成本。
鈦空時間新書推薦——《人民幣崛起》原價:¥69鈦空艙特惠價:¥63.6
將人民幣發展史完整的呈現,并折射出不同時期人民幣對的創新以及貨幣政策的調整和金融制度的演變,趕緊下單購買吧!
前往鈦空艙主頁領取優惠券下單更優惠長按下方二維碼,立即購買北京/天津發貨中通/圓通快遞▼
https://shop16192226.m.youzan.com/wscgoods/detail/2fu23iawsn7waao?scan=1&activity=none&from=kdt&qr=directgoods_2231321369&shopAutoEnter=1
?看懂世界經濟發展趨勢除了需要了解貨幣政策外,也需要富有創新精神,寬博士獨家解讀《創業的國度》,從信仰、教育、社會文化、組織結構四個層面全面剖析了以色列如何能在荒漠經濟中創造奇跡,并深度理解其扎根于血脈中的創業精神,以此鼓勵中國企業家,打造出一個擁有高度創意與企業家精神的社會。
點擊加入「寬博士書友會」,觀看《創業的國度》完整版精讀視頻
----------------華麗的分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