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12月7日,記者從渝黔鐵路有限責任公司獲悉,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黃草烏江雙線大橋主拱圈勁性骨架精準合龍,這是首次運用遠程操控和智能監測對烏江大橋主拱進行吊裝。
黃草烏江雙線大橋位于重慶市武隆區江口鎮,由中鐵二院設計、中鐵大橋局集團承建,橋梁全長593.65米,主橋為主跨275米上承式勁性骨架鋼筋混凝土拱橋,主拱由31個總重約2215噸的勁性骨架節段連接而成,是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重難點工程。此次吊裝及焊接的拱頂合龍段為6根主弦管,在約120米近40層樓高度的拱頂上完成合龍段6根主弦管吊裝對位、鎖定及焊接,實現精準合龍。
合龍段施工前,勁性骨架吊裝。陳奕蒙?攝
據中鐵大橋局渝湘高鐵重黔段項目負責人介紹,在大橋施工過程中風險最高、難度最大的鋼管拱大懸臂架設階段,中鐵大橋局借助在多座山區鐵路橋梁施工中使用大型纜索吊機積累的技術經驗,聯合相關單位研發并首次在烏江大橋的建設中應用了遠程操控和智能監控一體化系統,實現纜索吊機的遠程集中控制,相關參數可實時推送至云端,項目管理人員可通過電腦或手機遠程實時查看運行狀況,達到了提高工效、超限報警、改善作業環境等目的,有效化解了鋼管拱懸拼過程中的不可控因素,保障了纜索吊系統和扣錨系統的使用安全。該橋的建設經驗后續可總結推廣,為同類型橋梁施工提供參考價值。
為確保主拱勁性骨架順利合龍,中鐵大橋局集團組織技術人員反復調研論證,按照“工廠化制造、標準化生產、模塊化安裝”的建設思路,大橋臨時結構進行標準化設計,主拱圈勁性骨架工廠內加工、水運至現場,采用纜索吊機斜拉扣掛從兩端拱腳向中間拱頂懸臂拼裝,經過科學建模、周密監控和反復校核控制參數,主拱加工和拼裝精度實現毫米級控制。
黃草烏江雙線大橋主拱合龍。周玉輝?攝
目前,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正處于建設高峰期,此次黃草烏江雙線大橋主拱合龍也是繼12月3日清水坪烏江大橋鋼梁合龍以來,在不到一周時間內實現又一合龍節點的全線重難點工程。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太子坪烏江大橋也已于11月2日完成首節段鋼梁架設,正有序推進后續節段架設。
據了解,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是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廈渝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建成后,重慶黔江至主城區的旅行時間將從現在的4小時縮短至1小時以內,極大改善沿線居民的出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