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首席技術官John Churchill視頻寄語
鈦媒體App 12月18日消息,第二屆戴森科技節在深圳啟幕。本次戴森科技節以“發明,預見未來”為主題,借助多元形式,全方位呈現戴森獨特的工程師文化和核心技術,持續傳遞創新理念,啟迪未來年輕人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活動現場,戴森創始人兼首席工程師James Dyson和首席技術官John Churchill通過視頻寄語中國觀眾,分享戴森科技創新實例與其背后的理念,鼓勵年輕人開啟發明創造之旅。
James Dyson分享道,“我希望能夠鼓勵大家,尤其是年輕人,成為工程師和科學家,以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解決世界上的難題。”戴森一直以其發明家精神,積極啟發和激勵工程師通過新穎的方式解決問題。
在新技術新概念不斷涌現的時代,戴森的科技研發始終與市場或消費者緊密相關,旨在解決易被他人忽視的問題。戴森的6,000多名科學家及工程師每天都在以各自的方式,解決一個又一個全新的難題。“戴森將‘創新’定義為能真正改變人們行為方式的產品。”John Churchill在視頻中欣喜談到戴森最新創新科技和成果,“我們以全新的馬達技術,打造出劃時代的無繩吸塵器品類。
戴森G5 Detect無繩吸塵器
今年新推出的G5 Detect 無繩吸塵器更是配備了最新最強勁的馬達。同時,近期公布將在中國開啟全球首發的Dyson Zone空氣凈化耳機也標志著戴森將步入全新領域。”每一項顛覆性新技術和產品的誕生及迭代,都是基于不斷為消費者帶來更優解決方案的目標,同時也是戴森踐行發明家精神的體現。
Dyson Zone空氣凈化耳機
為鼓勵年輕人通過工程和發明為當前和未來的問題創造解決方案,2005年戴森設計大獎正式成立。今年,來自中國賽區的參賽作品高達502份,作品總數在30個參賽國家及地區中名列前茅。
其中,冠軍作品《CareRare罕見病篩查方案》在國際評選中脫穎而出,躋身國際20強,其團隊代表院旺在現場說道,“在我國罕見病患者群體其實并不罕見。我們想要為這些群體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解決他們從生活到后續治療到學習和就業等一系列問題。我非常感謝戴森設計大獎能夠為像我這樣的年輕人提供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也希望有更多年輕人能夠加入。”
除了大學生,青少年的科學工程教育亦是戴森關注的重點。戴森為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推出的“小小工程師挑戰”、“工程解決方案:空氣污染”和“設計·創造·測試”三大工程教育資源在今年正式引入中國,旨在培養孩子對科學及發明的興趣、為他們提供解決問題的新思路以及看待問題的新視角。截至目前,已有將近100萬名中國學生受惠于戴森開展的工程教育支持項目。
戴森設計大獎作品及原型機展示
值得一提的是,歷年來戴森設計大獎國內外獲獎作品及原型機首次以主題展的形式線下亮相。6件原型機、24件作品集合呈現,覆蓋可再生能源、新型材料、醫療等多元領域,其中包括今年中國賽區獲獎作品 SHIELD 近岸垃圾收集設備和ThermoWear 智能矯形器。觀眾在現場能近距離欣賞這些巧妙創意和獨到設計,感受年輕一代為推動更美好生活的智慧與力量。(本文首發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