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上午9點,呼和浩特馬鬃山滑雪場的大廳內,滑雪教練李亮一邊接電話,一邊帶領游客領裝備、指導穿戴,忙得不可開交。晚上9點多,在游客終于滑出一個漂亮的“犁式轉彎”后,他結束了這一天的教練任務,當雪場上煙花綻放的一刻,他才想起來今天過年了。
晚上睡前,他在微信上留下一個“疲憊”的狀態,早上出發前,再將狀態改為“元氣滿滿”。春節期間,每天在這兩種狀態之間切換的他,忙到顧不上發朋友圈,甚至有時都顧不上吃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2年剛運營的馬鬃山滑雪場,今年春節期間13條雪道上全都客流量爆滿,90余位教練供不應求。李亮對懶熊體育說,“春節到現在,雪場里的山地學院門口盡是找教練的游客。”
與馬鬃山滑雪場相比,擁有37條雪道的國內頂級滑雪勝地之一的吉林萬科松花湖滑雪場,春節期間更是熱鬧非凡、人聲鼎沸,李亮的同學梁貝對此深有感觸。
自雪季開板以來到春節前一直在松花湖滑雪場從事教練的梁貝,對這個雪季的游客井噴看在眼里,在安徽老家過年的他,一直在各個微信群里目睹著雪場的春節戰事。“春節期間松花湖滑雪場教練數達180-200人左右,纜車排隊要等一小時的壯觀場面,從春節前一直持續至現在。”
新冠疫情被列為“乙類乙管”后的首個長假,“滑雪過年”熱度持續升溫,即便東北不少地方遭遇最低氣溫-30℃以下且持續的極端寒冷天氣,凍到睫毛結冰,甚至小區出現冰窟窿,但仍然擋不住人們擁抱冰雪的熱情。
“滑雪過年”熱潮帶動雪場周邊民宿預定激增,途家民宿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全國雪場周邊民宿預訂量比2019年春節假期增長近3倍。其中,吉林雪場周邊民宿預訂量較2019年同期增幅高達16倍,位居春節滑雪民宿熱門目的地首位。
萬科冰雪業務總經理陸慧告訴懶熊體育,實際上松花湖疫情三年營收一直在持續增長,今年春節檔更創造了歷史新高,相比2019年春節檔增加30%,“瞻云X Salomon酒店升級后,入住率創歷史紀錄;雪票價格也有提升,背后原因是我們一些產品賣得比往年好,尤其初學者的票務收入明顯增加。因此,即便今年春節檔因為寒潮天氣人次受到一些影響,但軟硬件的升級讓我們的客單價有了明顯提升,從而帶動了營收,當然,這些都跟冬奧的整體宣傳和拉動有很大關系。”
累但有激情
春節以來,每天早上,李亮從訓練中心公寓出發,徒步五分鐘左右的路程抵達滑雪場大廳。8點15分開完早會,他便開始了和游客的匯合,在領裝備、填表等一系列準備工作之后,他一邊講解一邊帶著游客奔向雪場。
李亮每天只有下午4點半雪場關閉到6點半夜場開放之間的這段時間是相對能夠自主的。請2個小時教練的游客,他一天能接待4位,請1小時教練的游客,他一天能接待6位,春節期間他平均每天教學5位游客。
“春節的火熱與前一個月形成鮮明對比!”李亮說。
本雪季剛入行的李亮,經朋友介紹,去年10月入職了離老家甘肅白銀比較近的呼和浩特馬鬃山滑雪場。12月12日雪場開板之后,他一直在學習培訓。疫情嚴重的11、12月,國內很多滑雪場都遭遇了滑鐵盧,馬鬃山滑雪場也沒例外,每天的客流量屈指可數。直到春節前,各種雪道才變得游人如織,魔毯和纜車終于出現排隊場面。
馬鬃山滑雪場有4條初級雪道、6條中級雪道、3條高級雪道。春節期間在人多的情況下,雪場為了安全考量和體驗效果,專門開設一條專為教學開放,不對其他游客開放的雪道。李亮說,人少的時候,所有雪道都能教學。
早在去年秋季,業內人士們就都認為今年雪季特別是春節期間滑雪會爆棚。但12月疫情“放開”之后,隨著人們普遍經歷“陽了”“陽康”等狀態,大量滑雪場出現劇情反轉,遭遇始料未及之冷。
“盡管疫情放開了,但大家不敢出來了,滑雪度假的過程當中要是陽了就只能在酒店養著了,如果是幾個人一塊來度假,豈不成了輪流照顧了么,那誰也滑不成了。”春節期間一直開業的冷山品牌雪具店負責人張鑫對懶熊體育說,“12月下旬和1月上中旬那會兒,人們都是這樣認為的。”
張鑫經營的冷山店是2015年萬科滑雪度假區開業時入駐的第一批店鋪,他目睹了近年來雪場客流的變化:2019-2020年雪季還沒有疫情,雪場經常是人擠人,魔毯和纜車經常排隊至少一小時,滑雪、餐飲、住宿、雪具店等都盈利可觀;2021-2022雪季因為冬奧會加持,加上疫情之下人們不能去境內外旅游,將滑雪熱情推向最高漲,那一年雪場人氣也不輸2019年,而且店鋪的銷售情況為近年來最好;今年直到春節前,人們才看到了反彈,而且反彈很強烈。
美團數據顯示,2022年12月以來,北京市“滑雪”關鍵詞搜索量月環比增長182%,滑雪訂單量月環比增長6倍,近一周環比增長2.8倍,元旦期間滑雪場門票預訂火熱。攜程數據顯示,12月15日至12月21日,北京滑雪相關酒店預訂量環比上周增長99%,滑雪景區門票預訂量環比增長近一成。
在松花湖經營俱樂部生意的章杰告訴懶熊體育,今年春節期間,度假區的酒店、民宿、公寓基本上都住滿了,一期1000-3500元不等,二期300-1500不等,三期300-2500不等,就連大額別墅也基本上住滿了,很多人向他打聽度假區內偏遠一點的低價位民宿,但基本上也都住滿了而且也不便宜。
“今年春節來雪場過年的南方人特別多,而且今年感覺人們消費能力在提升。”張鑫、梁貝、章杰均如此感嘆。
梁貝告訴懶熊體育,他和同事們接觸的大量客戶都來自于江浙滬、廣東、福建等地,南方的游客認為既然大老遠跑到東北滑雪就不能白來,一定要好好學會。南方游客之外,最多的人群則是東北本地人,本地人一般都是自己滑,不請教練。
“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一位從廣東來的游客在松花湖度假區內一家酒吧的留言簿上寫下了《南山南》的這句歌詞。他告訴懶熊體育,對于一個從小到大鮮少見到雪的南方人,這樣開闊視野的冰天雪地,是他心頭的“春天”。
降雪雖然短暫,激情卻久難平息。在很多滑雪者的眼里,這是一項極富刺激性的運動,很容易上癮,越滑越想滑。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帶動和情緒感染下,很多原本本著娛樂一下的人,如今開始注意動作、姿勢,開始研究技術層面,很多人為此請教練,想收獲更專業的技能,同時也為了節省時間成本,滑雪者悄然地在消費升級。
請教練的話,松花湖滑雪場普通日(工作日+雙休日)雙板一小時價格300元,節假日(元旦、春節)為400元,單板整體都比雙板貴100元,夜場相對便宜,普通日單板兩小時550元,節假日為700元。對于滑雪教練而言,滑雪場越好,教學價格就相對貴,教練的工資水平也越高。
疫后的首個長假加之“后冬奧效應”在曲折過后終于還是顯現,春節長假,一部分人群將報復性出游計劃瞄準了滑雪場。一些游客對懶熊體育說,這是再好不過的春節度假方式了,因為滑雪需要時間積累,需要長達一段時間的循序漸進,春節假期的幾天剛好可以實現技能的漸進提升,才更能感受到這份成就感。
熱度下的冷思考:滑雪場該升級了
事實上,今年并非是“滑雪過年”元年,近年來,特別是在東北,雪場過大年已經成為春節新風尚,滑雪+周邊游蔚然成風。
據吉林市文旅部門的數據顯示,2022年春節假期,松花湖滑雪場接待3.92萬人次,同比增長72%,實現收入3328萬元,同比增長166%;北大湖滑雪場接待4.94萬人次,同比增長174%,實現收入2144.57萬元,同比增長265%。
奔著滑雪而來,但同時也安排上了其他行程。張鑫告訴懶熊體育,很多來松花湖滑雪過年的外地游客,會到吉林烏拉街、霧凇島逛逛,還會去泡溫泉、吃烏拉火鍋等。烏拉街、霧凇島算是距松花湖最遠,但開車也就大概一個多小時。春節期間,松花湖的民宿、酒店的大廳內外,到處可見有游客在問詢這些地方旅游的出行方式。
滑雪度假帶動了周邊旅游景點的走熱,就連長春龍嘉國際機場內特產店都被帶動。特產店服務人員徐鳳芝對懶熊體育說,春節前后到店逛買產品的顧客簡直是創紀錄了,明顯比之前幾個月多太多了。
據吉林省文旅部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吉林省接待國內游客1154.67萬人次,同比增長23.61%;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11.78億元,同比增長33.31%。
“我原本是想到海南度假的,很怕東北動輒零下20度的冷,但看到網上爆出的雪場過年新奇玩法和特色節目,我居然動心了,毅然決然地訂了票。”在北京上班的魏雨蒙對懶熊體育說。
今年春節,萬科松花湖度假區推出“玉兔迎新春,滑雪過大年”主題活動,松花湖王子酒店推出年夜飯主題房間;長白山萬達國際度假區舉辦的世界雪舞跨年狂歡節、“潮玩有趣 大展宏兔”等活動;除夕夜,長白山魯能勝地舉辦音樂主題煙花秀;馬鬃山滑雪場也在春節期間舉辦了單雙板滑雪比賽、年貨大集、跳舞、放煙花等活動。
陸慧告訴懶熊體育,馬鬃山元宵節(2月5日)晚上舉辦了煙花秀,現場總共有5000多人參與活動,是前一雪季單日最高人次的兩倍。
據“滑唄”APP和馬蜂窩大數據顯示,吉林省北大壺、松花湖、通化萬峰、長白山等四大滑雪度假區在全國記錄滑雪里程數排行中進入前十,北大壺排名第一。
馬鬃山滑雪場今年春節期間推出16周歲以下兒童免費滑雪,學票免費,學票包含雪鞋、雪仗、雪板等滑行類裝備,不包含衣服和頭盔等,這也促使周邊人群的熱情造訪。
“這項優惠活動的推出給教練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家長帶孩子來一般都會請教練,因為不請教練不會滑。”李亮對懶熊體育說,雪場想方設法提升服務,顧客下次還來。
與松花湖度假區酒店民宿都爆滿相比,馬鬃山滑雪場的民宿并非呈這樣的狀態。據呼和浩特市區僅二三十公里遠的馬鬃山滑雪場,開車往來很方便,而且雪場還有接送上下山的大巴,導致很多游客為了便宜則坐車到市中心住。
“都住外面自然對度假區的營收帶來一定沖擊。”李亮說,不同規模的雪場,滑雪價格和請教練的價格不盡相同,甚至相差甚遠,但度假區的住宿費用幾乎都差不多,都是一晚一兩千元起步的樣子,在很多游客眼里,滑雪本身不貴,但住宿貴。
在李亮看來,現在很多普通游客資金有限,自己不會滑雪也不愿意請教練,寧可摔倒,有的人是摔的多了才開始請教練。長久而言,雪場如果在住宿等其他方面適當降下價格或多開放一些優惠活動,或將更能促進游客愿意花錢請教練。
不止一次經歷滑雪過年的游客王小甜告訴懶熊體育,因為自己是吉林市人,不用住在度假區酒店,節省了最大的一部分消費,因為自己是熟練滑雪者,不用請教練,而且自有全套裝備,只需單純滑雪消費。客觀來看,現在滑雪場像她這樣的游客還是占大多數。
不難想到,在雪場地理位置、雪的質量、軟硬件設施均不同的情況下,如果雪場的住宿價格都是一樣的水平,長久而言若想留住大量游客,提升復游率,雪場必須要持續打磨軟硬件,提升服務水平,想辦法增加附加值。
比如懶熊體育在松花湖滑雪場注意到,雪場用的服裝都是薩洛蒙、多米克等國外大牌贊助,裝備過硬,很多在此舉辦活動的客戶和游客都紛紛稱贊。
李亮介紹,馬鬃山滑雪場正在運營的“滑雪個人助理”一站式服務也受到很多游客的歡迎,滑雪教練負責為游客取裝備,指導穿著,更加注重服務細節,而且這些服務都不算在教學時間——從游客穿好裝備出來才開始計時。
如今疫情已經過去,業內人士預測今后的滑雪一定會迎來前所未有的增長,但同時也有一些隱憂。比如有人擔心出境游已經恢復,到北海道滑雪、到北美滑雪、甚至到國外體驗直升機滑雪的人會分流一部分人群。但也有人認為這部分人畢竟是少數,大量的初學者、大眾游客正在躍躍欲試。
在王小甜看來,未來的機遇在于,隨著以往請教練的游客技術不斷地提升,未來他們將愈發依賴于滑雪運動,成為穩定成熟的一部分滑雪群體,他們未來頻繁的滑雪一定將成為常態。但挑戰在于,這樣的群體多了,也將導致在教練和雪具等現有主流服務上的消費下降。
未來滑雪場的錢或許不如從前好賺,滑雪場們還需上下而求索。滑雪場吸引游客的能力強,度假區內的業態自然都跟著沾光。
松花湖度假區Blue Balloon奶茶店負責人劉豪告訴懶熊體育,2021年因滑雪場的熱度,該奶茶店整個雪季都很忙,最忙的時候一個月就賺了22萬,一天7000多元,大概賣出一兩百多杯。
滑雪場和教練都怕“野教練”
滑雪場面臨機遇與挑戰,滑雪教練亦如此。
據懶熊體育觀察,如今,滑雪場有資質的俱樂部能數得過來,而無資質的地下俱樂部泛濫,私教即所謂的“野教練”更是泛濫,這對正規的滑雪場教練造成很大的沖擊。
“野教練如今在任何雪場都普遍存在。”梁貝告訴懶熊體育,正規俱樂部會跟雪場前臺有簽約,向雪場繳納固定的場地費,大概500多到1000多元左右,也就是所謂的“買馬甲”,即穿馬甲教學,雪場如果不收錢則會導致野教練越來越多,野教練教學3個小時一千多元也不便宜,但很可能不保證教練本色資質之余,也無法最終保證游客的安全。
李亮說,每個雪場都在抵制野教練,這些教練如果遇到事情的話會跑路,而雪場的正規教練,即使顧客出現問題索要賠償也可以落實到人。如果沒跟雪場打招呼,擅自帶人教學,也沒與雪場簽免責協議,這就是野教練。野教練一般是季卡,不會是來了直接買單次卡。
“野教練嚴重違約會被雪場拉黑名單,以后去集團旗下的其他雪場都難進。”李亮說。
但現在給雪場造成的最大挑戰在于,自己滑著玩與野教練有時難以明確界定。李亮告訴懶熊體育,這種情況下只能是雪場工作人員不斷地觀察、問詢和判定,如果游客是相互打電話都認識,是親屬朋友之間的學習教學,那就簽訂免責協議,如果并非是認識的關系,就確定為是野教練,需要“買馬甲”。
同樣就讀冰雪運動管理專業的梁貝、李亮,現在還是在校生階段,都是在去年考下來的《社會體育指導員(滑雪)國家職業資格證書》,也就是業內俗稱的滑雪“國資”證,從事初級到中級階段的滑雪教學。他們對冰雪產業有很好的期望,認為未來幾年熱度只增不減。
但梁貝自稱未來會將滑雪當成一種熱愛,如果專職從事這項工作,就會將這份兒熱愛打折扣。“等畢業之后,我還想去新疆、崇禮、北京的幾大雪場看看。”
李亮則是在教學當中不斷積累客戶資源,他告訴懶熊體育,“如果這個雪季我積累的客戶多,人脈鞏固的好,下個雪季他們還找我,那就稱之為回流量。滑雪教練屬于服務行業,工資不高,不能指望賺大錢,是一個基于熱愛而從事的工作,主要看客流量。”
在梁貝看來,滑雪教練本身是一個自我鍛煉的過程,是對熱愛的一種抵達,他對人對事有一定的耐性,很想將自己的東西轉化給別人。
眼下,馬鬃山滑雪場的火爆仍然持續著,忙碌的李亮告訴懶熊體育,現在春節過了還依然延續很火的狀態,是因為寒假還未結束,滑雪場的主要客群是孩子、學生。等到雪季結束,他也要回學校上課,但這次心態跟過去3年完全不同,第一次,下個雪季的確定性能夠如此之高,他已開始期待。
關鍵詞: 松花湖滑雪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