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立春剛過,甘肅省靜寧縣迎來了一場大雪。該縣紅寺鎮馬鈴薯繁育基地的溫室大棚外,春雪紛飛。室內,工人額頭上是細密的汗珠,他們手指翻飛,將穴盤內足夠強壯的馬鈴薯脫毒苗定植在起好的隴上,培育馬鈴薯原原種。頂著雪花,基地負責人靳銀強在大棚中來回穿梭,指導七八個工人順利定植。
靳銀強說,當前正在培育明年市場需要的馬鈴薯原原種,這批育種預計可繁育500萬粒左右種薯,全年共計可繁育800萬到1000萬粒。
優質馬鈴薯市場認可度高、群眾收益高,已成為靜寧縣紅寺鎮群眾增收的“致富薯”。今年,該基地供應市場的1000萬粒脫毒馬鈴薯種子原原種儲存在專用儲存庫。目前,正在有步驟地摸底統計農戶種植需求,隨后將種薯按時發放到種植戶手中,發展壯大“薯”業,為該鎮鄉村振興提供支持。
在溫暖如春的靜寧縣界石鋪鎮李堡村連棟溫室內,特聘農技員陳越早晚觀察剛出苗的芹菜、辣椒幼苗,為它們適時調整室內溫度、濕度、營養液、二氧化碳等指標。他告訴記者,力求培育符合優質苗健康生長需要的各項指標,是提高蔬菜的商品性的重要方法。
該基地按照生長期的長短,芹菜辣椒已經出苗,長勢良好;隨后西紅柿、黃瓜等蔬菜種苗將溫室繁育出苗。靜寧縣用200萬涉農資金公開招標采購了800萬株辣椒、西紅柿、黃瓜、茄子等蔬菜苗。
靜寧縣農技中心蔬菜育苗負責人張建榮告訴記者,精心撫育的蔬菜苗長到能適應外部環境時,將免費供應給該縣城川、界石、威戎等6個鄉鎮大型設施蔬菜生產基地,全縣3300多戶“三類戶”及部分已脫貧貧困村發展蔬菜產業共計9萬畝的需求。
靜寧縣集約化撫育蔬菜良種苗,解決了群眾從外地購苗成本高、成活率沒保障等問題,節本增效,讓好種好苗變成鄉親們增收的“金種”“金苗”。
“2023年,靜寧縣將繼續圍繞減施化肥、減施農藥的使用量、病蟲害精準防控等關鍵技術,促進蔬菜、馬鈴薯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該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胡生平表示,通過積極引進培育符合該縣的綜合抗性、適應性和穩定性優勢明顯的農業種子,讓農業科技引擎蓄滿動能,良種也為靜寧農業生產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