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鄭州街頭的新能源公交車,即將迎來一批新面孔。
3月14日,河南省電子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發布公告,鄭州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鄭州公交集團”)2023年度第一批新能源公交車輛采購項目結果出爐。
在這份最新的中標名單里,出現的是一家鄭州公交車市場上新的面孔——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在鄭州公交集團過往的新能源公交車采購項目招投標中,后來者鮮有此機會。
過去,這塊肥沃的蛋糕,長期被宇通客車獨享。后者是從鄭州客車廠改制而來,如今已是河南汽車工業的一張名片,國內新能源電動客車領域的龍頭企業。
2021年,作為河南省政府引進的重點項目,鄭州比亞迪項目落地鄭州。前幾日,項目正式投產。從落地到投產,歷時17個月,官方將此稱為“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的河南速度”。
比亞迪項目的落地,像是一條鯰魚,正在快速地激活河南原有的汽車產業版圖。如今,比亞迪新能源商用車,正式叩開了鄭州新能源公交車集中采購的大門。從生產制造,到市場開拓,一步步推進。
一些變化,正在發生。
比亞迪斬獲百輛大單,鄭州新能源公交車迎來新面孔
根據此次采購項目的招投標文件顯示,鄭州公交集團此次需要采購新能源公交車輛100臺,其中10米級公交版多座位純電動新能源公交車30臺(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總帶電量>250kwh),8米級低入口純電動新能源公交車70臺(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總帶電量≥229kwh)。
此次采購的預算價為人民幣11900萬元(不含國家和省新能源購置補貼),采購項目于3月17日開始招標,共設1個標段,自簽訂合同之日90天內交貨。
招標結果公告顯示,此次公開招標,按規定程序進行了開標、評標、定標,中標候選人公示期內也未收到相關利益方質疑。最終,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以11890萬元的中標價格,成功拿到了這筆100臺新能源公交車的大單。
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比亞迪已經是最大的國產汽車品牌,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商用車特別是新能源客車領域,比亞迪也早已邁入第一陣營。
公開信息顯示,目前,比亞迪商用車已經布局了城市公交、座位客車、機場擺渡車、城市物流車以及專用車等多個產品門類,同時提供城市公交電動化、道路客運電動化、城市物流電動化、城市建筑物流和綠色機場電動化等城市公共交通解決方案。
在新能源公交車板塊,比亞迪純電動城市公交車覆蓋6~27米車型,提供多種配置選擇,可滿足不同城市的公共交通需求。
新能源,是國家戰略,早在2010年,比亞迪在行業內率先提出“城市公交電動化”解決方案,提出在城市公共交通領域,優先采用低碳環保的電動車,減少空氣污染。
比亞迪在商用車領域的布局,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公開報道顯示,截至目前,比亞迪商用車全球銷量數據超過9萬臺,其中客車超過7萬臺。僅2022年,比亞迪就交付了6115臺商用車。
在海外市場,比亞迪純電動大巴的足跡,已遍布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400多個城市。歐洲地區,比亞迪純電動大巴累計銷量超過2700臺,占據歐洲市場20%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美洲地區,比亞迪的業務范圍已覆蓋約20個國家。
比亞迪和宇通客車一道,成為中國新能源客車出海品牌的“雙子星”。
在國內的城市公共交通領域,比亞迪新能源公交車業頻頻攻城略地,屢獲大單。在深圳、韶關、濟南、西安、長沙、貴陽等多個城市,比亞迪新能源公交車已經成為城市街頭大家最為熟悉的面孔了。
此次中標鄭州城市公交采購項目,意味著比亞迪新能源公交車正式進入河南城市公共交通體系。
河南龐大的人口基數,旺盛的城市公交出行需求,對比亞迪而言,充滿十足的誘惑力。借助100輛新能源公交車,比亞迪正吹響強攻宇通客車大本營的“號角”。
“鯰魚效應”已起,河南汽車產業市場競爭被快速“激活”
此次中標鄭州新能源公交車采購,是比亞迪項目在鄭州落地,將比亞迪汽車產業鏈導入河南的汽車產業版圖后,比亞迪在河南汽車消費市場開拓上邁出的關鍵一步。
事實上,在鄭州城市新能源采購中撕開一個口子,或許只是比亞迪更多更大動作的一個開始。
從主導和引領產業發展方向的角度來看,引入產業“活水”,打破本地品牌的區域慣性,借助于龍頭企業間的競爭,快速“激活”汽車產業市場,才是此舉背后更大的那步棋。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條長、技術層次高、市場空間大,是河南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鄭州市確定的戰略支撐產業之一。
其中,宇通客車已經發展成為全球規模較大的新能源商用車生產企業,國內大中型客車市場占有率連續18年位居第一,全球市場占有率連續9年位居第一。
但是,宇通作為行業龍頭,對河南省汽車產業的帶動作用還不是很強。
在2021年11月份舉行的一場商用車產業鏈供需對接會上,時任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的一位相關負責人在致辭中表示,宇通在河南省內本地化零部件配套率也只有42%,從產業集群培育、產業鏈完善的角度來看,都有必要進一步提高零部件配套率。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一個普遍共識是,河南汽車行業普遍存在創新意愿不強、創新能力不足、新產品供給少、轉型發展速度慢等問題。“長此以往,我們將錯失最好的發展機遇期。”上述相關負責人表示。
如何打破這種局面,需要一條“鯰魚”。
財報顯示,2022年,比亞迪全年累計銷量達到186.9萬輛,同比增長達到152.5%,是中國品牌中首個年銷百萬新能源汽車和首個下線第 3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車企。
中汽協報告稱,2022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市占率達27%,同比增長近10個百分點,基本奠定了比亞迪的行業龍頭地位。
目前,比亞迪已經連續十年穩居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榜第一名。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比亞迪超過了特斯拉等一眾車企,位居新能源汽車行業第一。
比亞迪的到來,被寄予了厚望。
在日前舉行的鄭州比亞迪投產儀式上,河南省省長王凱一語道破:希望比亞迪加大在豫投資力度,深耕細作河南市場,加快產品迭代升級,深化雙方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的務實合作,努力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對此,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也在儀式上表態,比亞迪將把企業的技術、戰略、規模和品牌等優勢,與河南的人才、市場、產業和交通等優勢結合起來,推動落地項目快建設、早投產,助力河南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從淺層意義來看,比亞迪在鄭州新能源公交車采購項目上的“破冰”,意味著行業的競爭開始被充分激發,市場需求得到更好滿足,采購方有了更多的選擇,乘客也有了更多的使用體驗。
從更深層次看來,鄭州新能源公交車市場迎來變量的背后,或是河南汽車產業版圖新格局重塑的開始。
這也為宇通客車等本土車企,敲響了警鐘:必須居安思危,積極參與到更充分的市場競爭中去,不斷打造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模式,提升產品的技術水平,進一步增強品牌的市場競爭力。
“野心”藏不住,河南需要更多的“比亞迪”們
汽車是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產銷市場,中國新能源汽車彎道超車的戰略路徑已十分明晰。
一張藍圖繪到底,河南押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野心”同樣藏不住。
去年5月,河南省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量突破150萬輛、占全省汽車產量的比例超過40%,努力建成3000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力爭推動全省汽車整車產值達到5000億元、零部件及配套產值達到5000億元、銷售及增值服務營業收入達到5000億元。
鄭州市去年印發的《關于加快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也提出,到2025年,力爭全市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能超過100萬輛,動力及燃料電池產能達到15萬套,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體系基本構建。
要想完成上述目標,持續推動河南汽車產業做強做優做大,離不開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更離不開充分的市場競爭環境。
從這個角度上,河南還需要更多的“比亞迪”們。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