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賽」剛剛開始,300萬的年銷售規模將只是車企的入場券。”
(資料圖)
在4月16日小鵬汽車SEPA 2.0「扶搖」技術架構發布會上,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說。
這句話很快在朋友圈刷屏。此前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斌曾表示,對于高端市場,全球銷量100萬輛是一個坎,到了100萬的規模,就可以實現穩健發展,保持競爭力。
不過,在何小鵬看來,軟硬件沒有規模化,就無法活下去。下一個十年全球會進入“32進8”的格局,最終最起碼300萬(銷量)是能活下來的門檻。
300萬對于新造車勢力來說,并不是一個小數字或小目標。小鵬汽車如何才能踢進“32進8”里“8”里面?這是小鵬汽車也是當下造車新勢力都需要迫切考慮的問題。
何小鵬雖然沒有正面回答,但他認為,將來想“32進8”有三個原理:一是全新架構,能在成本、效率、體驗、全球化上做到很好的平衡;二是底層需要很強的全球化組織管理體系;三是能不能面向全球實現營銷,最后做到有規模的硬件和有規模的軟件。
而實際上,圍繞這三個方面,小鵬汽車早已在做布局,目前也初有成果。
「扶搖」直上
“扶搖直上九萬里,小鵬會成為不一樣的鯤鵬。”何小鵬在發布會上自信地說。
「扶搖」是此次發布會小鵬汽車發布的SEPA 2.0全域智能進化架構。這是小鵬汽車首次向外界傳遞其在架構層面取得的成果。
在分享「扶搖」架構之前,何小鵬分享了其對SEPA2.0“扶搖”的思考。通過過去幾年對智能電動汽車的探索,針對客戶需求,何小鵬認為,客戶對電動汽車的需求很簡單,首先是安全,其次是足夠的續航,且足夠低的擁車成本。
但這里面也有很多矛盾,比如如何平衡續航與電池成本,如何平衡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的體驗與成本。
何小鵬認為,以前做一臺車都是硬件,主要來自供應商。但當汽車開發完開始交付的時候,后面基礎的能力都是在供應商原來已經固定的能力上,但智能汽車很多的成本、能力都來自后期,來自不斷的OTA,來自不斷地變化,變化會讓客戶產生很高的興趣和滿意度,但也有巨大的不一致性跟巨大的成本。
“如何把兩者最優的匹配好?反而是將來智能汽車的重點。”何小鵬說。
很多車企采取供應商的解決方案不斷提高智能化能力,被內部笑稱為“地板能力在不斷提高”。以前是多個域、多個不同的能力實現客戶的不同需求,但在未來五年內,汽車將會跟未來的機器人一樣,有一個主算力、一個主模型、一個主框架,就可以滿足所有的客戶需求。
基于對行業發展趨勢的洞悉,小鵬汽車歷時5年,累計研發投入超過100億元,推出了今天的「扶搖」全域智能進化架構,且在未來5年里,還會有超過3倍的投入(300億)進一步推動架構平臺的研發。
“新架構會讓小鵬車型的研發周期縮短20%,通用化率最高可以達到80%,甚至成本通用化率還高過80%,并且在動力、補能、智能、智造等方面都會進一步,讓小鵬在下一個五年的趨勢里繼續領先。”何小鵬總結說。
遙遙領先
在分享「扶搖」架構主要特點及優勢的過程中,何小鵬多次用到了“領先”這個詞。而對于小鵬汽車的智能,何小鵬則認為是“遙遙領先”。
在造車新勢力當中,小鵬汽車的確有著“智能”的標簽,且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方面表現優秀。
也因此,何小鵬很有自信地說,“包括自動泊車,全場景語音,高速NGP,是小鵬的能力帶動了整個中國行業的重視跟發展。”
在何小鵬看來,下一個五年,智能化會從輔助選擇到用戶前三的決定性選擇。
基于這樣的判斷,在未來五年,在新的「扶搖」架構里,小鵬汽車會全面提升X-EEA電子電氣架構,首先是高性能,用中央超算域控制器把通信速度先做高;其次,把整車的控制跟智能的平臺分區,實現金融級別的信息安全;第三,端跟云更好地一體化,不僅可以更安全、更適合全球化,并且還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
隨著新的電子電氣架構的應用,這將使小鵬汽車在整車方面電子電氣研發成本降低50%,體驗周期在未來可以縮短30%,OTA在當前的速度上還可以提高300%。只有這樣才能像智能手機一樣,非常快速地響應客戶體驗,同時保證后面「扶搖」平臺上的客戶體驗是一致的。
在智能化方面,關于智能駕駛,何小鵬認為最終要做好三個方面的能力:一是足夠安全;二是足夠大范圍的使用;三是足夠便宜。
具體來看,經過「扶搖」架構賦能的XNGP,可以讓最高等級的智能輔助駕駛成為「標配」。且智駕綜合研發效率提升30%,智駕車型適配成本降低70%。
XNGP的能力特點:
用何小鵬的話說,小鵬汽車全新一代智能駕駛系統,將具備全場景智能輔助駕駛能力,也是實現無人駕駛前,輔助駕駛的終極產品形態。
何小鵬堅信,小鵬汽車自動駕駛不光是引領,在最近三年,還會在中國絕大部分城市/絕大部分場景,讓大家看到可以實現低成本且比人開要安全數十倍的能力進行進化。
對于XNGP能力發展預期,何小鵬表示,2023年實現高速場景每千公里接管次數小于1次,2025年實現城市場景每百公里接管次數小于1次。
有人可能會質疑,這如何能做到?何小鵬指出,今天XNGP已經實現了中國首個且唯一量產的BEV感知——“XNet”,以視覺為主,雷達為輔,采用重感知、輕地圖的技術路線。
另外,小鵬汽車投資建設了中國最大且唯一已投產的汽車自動駕駛智算中心,全閉環自成長的AI與數據體系也將賦能XNGP每年提升一年「駕齡」。
關于智能座艙,除了我們所熟知的智能場景、智能語音,何小鵬表示小鵬汽車會帶來兩個新的引領能力,即人機共駕,以及現在正在研發的“如何將ChatGPT的能力帶到汽車里”。
何小鵬認為,在沒有GPT的情況下,原來機器里沒有大腦,小鵬一直在研發機器人體系的“機器大腦”,相信GPT的邏輯讓機器人、L4、L5的推動加快了起碼五年。
在「扶搖」架構賦能下,Xmart OS 智能座艙系統,將擁有GPT般的大腦,從全域感知、智慧決策到精細控制,不僅實現座艙軟件適配成本降低85%,語音綜合研發周期縮短50%,語音服務成本降低50%,成為更“類人”的超感知智能座艙。
標配800V
具體來看,在動力補能方面,新架構下的車型將標配全域800V高壓SiC碳化硅平臺,這是國內首個量產800V高壓SiC碳化硅平臺,實現了包括動力電池、電驅、電源、壓縮機等所有高壓部件整車全域800V。
什么是800V?可能對一些人而言比較難以理解。
何小鵬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你可以把水倒到一個池子里,原來這個水瓶子很大、口很小,現在是把這個口放大了,所以倒水的速度變快了。”
800V就是這樣一個邏輯。原來我們外面看到很多的充電樁,雖然有能力給到更快的充電速度,但電芯、整個動力體系不兼容。而今天小鵬汽車標配的800V,好處就是在任何充電樁,充電都可以更快。
同時還會標配3C電芯,相比上一代充電技術充電倍率提升50%,充電更快。可兼容4C電芯,車樁結合實現最快充電5min,續航200km,“讓充電像加油一樣方便”。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表示,這不僅適用于小鵬超充體系,且具備極強兼容性,在第三方充電樁也可獲得更快充電速度。
同時,在“扶搖”架構下,小鵬汽車全新的XPower電驅,通過高壓碳化硅技術以及電機磁場分布以及優化減速器,能夠實現電驅系統最高效率97.5%,綜合效率達到92%。
簡言之,就是同樣度數的電,如果想要跑得更遠、續航更長,就需要把綜合效率提高,把風阻、能耗降低,以及減重。對用戶來說,綜合效率每提升1個點,同等條件下續航可以提高2%。原來如果700km的續航,綜合效率增加2%,就是14km的續航。
何小鵬認為,將來不需要很高續航的電池,因為隨著續航的扎實以及無人駕駛的出現,續航在五到十年里會逐步形成一個中等續航或中低續航的情況,長續航的比拼(比如1000km,甚至更高)會逐步越來越少人提。
同時,XPower電驅還能增加空間利用率,使座艙空間更大,以及提升整車NVH靜謐性表現。
對于充電補能網絡,小鵬汽車的規劃是“讓超快充從領先變成普及”。小鵬汽車的補能體系包括7KW和11KW家充樁、20KW直流快充樁、S2 180KW直流超充樁、S4 480KW直流超快充樁等。
據何小鵬透露,2023年內,小鵬汽車計劃建成約500個具備S4超快充能力的站點,核心城市車主的3公里補能生活圈覆蓋率85%,全國車主的3公里補能生活圈覆蓋率80%。
具體來說,新的電子電氣架構的應用,將使小鵬在整車方面電子電氣研發成本降低50%,體驗周期在未來可以縮短30%,OTA在當前的速度上還可以提高300%。只有這樣才能像智能手機一樣,非常快速地響應客戶體驗,而且保證后面“扶搖”平臺上的客戶體驗是一致的。
兼容降本
不管是動力、智能,作為一臺車,永遠最重要的是“車”。“在「扶搖」架構賦能之下,小鵬汽車在智能制造方面會同樣領先。”何小鵬說。
在整車制造方面,小鵬汽車國內唯一量產的前后一體式鋁壓鑄車身,最大壓鑄力達12,000噸,一次壓鑄成型,打造了革命化的創新車身結構,減少零件數量、提高整車剛度、優化車身輕量化。
從「扶搖」架構開始,除了前后一體式鋁壓鑄車身,小鵬汽車還采用了CIB(Cell Integrated Body)電池車身一體化,更小、更緊湊、更安全且更輕,兼容多種組合的懸架架構。
前、后一體的鋁壓鑄車身最大的好處,就是整個車開起來沒有異響,扭轉剛度達到了42000,相比傳統車身提高了83%,而且安全也大大提高。集成零件數161個,讓車身減重了17%。
大家知道,一款電動汽車續航是最重要的,當車重下降、車身更緊湊,意味著對重量跟風阻都有好處,會導致整車能力更進一步提高。
前后一體式鋁壓鑄車身也能使小鵬的焊裝生產面積,跟零部件生產流程的節拍可以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相比于原來傳統焊接的工藝,提升了接近60倍。
同時,「扶搖」架構引入了CIB電池車身一體化體系,且符合中國、北美、歐洲三大市場全部最高的安全標準。電池包按IP68防水防塵設計,車身可以承受80噸的側撞抗壓能力,使電池安全再次升級。
同時,CIB節約了5%左右的車內垂直空間,且能兼容多種懸架系統。
何小鵬在發布會上也提到,在小鵬汽車過去的車型平臺上,沒有考慮到兼容不同車型的架構,所以導致小鵬前面每一年出一款車,現在國內很多造車企業都有這個問題。
但有了「扶搖」架構,即便一年出幾款車,成本也并不會提高。這是因為「扶搖」架構可兼容多個研發平臺, 軸距帶寬1,800mm~3,200mm,并可拓展三廂轎車、兩廂車、運動轎跑、休旅車、SUV、MPV、皮卡等多品類車型。
到2025年, 小鵬汽車將自有包括肇慶、廣州及未來規劃中的多座工廠,將逐步通過技改、升級,最終全面適應「扶搖」架構。
整體而言,在「扶搖」架構的賦能下,小鵬汽車的新車型研發周期將縮短20%,基于架構部分的車型研發通用率高達80%。
目前小鵬已完成技術研發、工廠智造體系、充電網絡等投資,加上扶搖架構的集成,未來即可實現低成本高效率將頂尖技術快速復制到不同功能類型的車型上,實現體系化造車。
總之,扶搖架構的出現,對于小鵬汽車自身而言,或許將會使其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轉折點,產品規劃將愈發清晰,體系化造車成本將會逐漸降低;同時也或能引發制造業變革(科技普惠),加速智能汽車的發展與滲透。
通過全新的架構、全新的組織調整以及全球化的營銷的整合,小鵬汽車在變革的路上,想要「扶搖」直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