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4月16日,河南澠淅高速淅川至豫鄂省界段丹江小三峽特大橋主墩承臺澆筑完成,標志著該大橋轉入主塔施工階段。
丹江小三峽特大橋為國內最大跨徑的跨峽谷分離式混合梁斜拉橋,全長919米,主跨536米,主塔高度最大206米,同時也是河南省跨徑第一的斜拉橋。
該大橋位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庫庫區內,除環保要求極高外,還面臨著山嶺陡坡、硬巖地質條件等困難。中交二航局建設團隊研發并應用了首臺2.5米大直徑集束式氣動潛孔錘等新型施工設備,首次實現生態庫區超厚硬巖橋梁大直徑長樁一次性成孔,大幅度提升施工效率,減少施工過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最大限度保護丹江口水庫水質。
建設期間,除需保護丹江口庫區水質外,二航局項目部還需保護沿線多處喀斯特地貌自然景觀。其中,八仙隧道距離八仙洞風景區最近距離僅有170米,該景區為地下溶洞景區,脆弱的鐘乳石無法抵抗超近距離大規模施工產生的震動。為此,建設團隊舍棄傳統爆破施工方案,采取“冷挖工藝”,使用經過針對性改裝的挖機對圍巖掌子面進行破碎,施工過程中無明顯震感,可以妥善保護溶洞景區的自然景觀。
據悉,澠淅高速淅川至豫鄂省界段北起河南淅川,南至豫鄂省界,與湖北境內十淅高速公路相接。該高速公路項目建成后可將河南淅川到湖北丹江口的通行時間壓縮1小時以上,大大緩解沿線丹江口水庫庫區三百萬居民的出行困難,開辟陜西、河南、湖北三省之間產業發展、人流物流新通道。
(中交二航局供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