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Google科學家、出門問問創始人兼CEO李志飛(來源:出門問問)
隨著人工智能(AI)競賽加劇,最近兩年極少公開露面的李志飛,這次也要加入到國內 AI 大模型浪潮中。
鈦媒體App獲悉,4月20日出門問問舉行的2023 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戰略發布會上,前Google(谷歌)科學家、出門問問創始人兼CEO李志飛宣布推出出門問問版GPT、AI 大模型“序列猴子”,并開啟內測探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同時,出門問問還介紹多款面向創作者的CoPilot(創作助理)產品——AI寫作平臺“奇妙文”、AI繪畫平臺“言之畫”、AI配音平臺“魔音工坊”、數字人視頻與直播平臺“奇妙元”、升級版語音助手魔法小問,以及企業(To B)端專屬大模型,不僅提供通用能力支持服務和數字人形象定制服務,還將開放自身角色能力,持續迭代數據接口。
李志飛對鈦媒體App表示,相比OpenAI研發的GPT-3大約1750億個參數,“序列猴子”模型參數量約為幾百億個。盡管GPT-4的100分滿分相比,“序列猴子”分數是50分,但李志飛認為目前該模型效果確實超出了他的預期,他十分滿意。
李志飛強調,中國OpenAI不是出門問問的目標。同時,出門問問近期不考慮融資,不需要外部融資也能支撐研發投入。
“目前公司商業化做得不錯,除大模型外,公司其他業務并不太燒錢。此外,出門問問之前的融資也較充足,我們過去還是融了不少錢,所以賬上還有不少錢。”李志飛對鈦媒體App表示,“可能就是我最后一次All in干的一件事情”。
據悉,成立于2012年的出門問問,是一家以語音交互和軟硬結合為核心的 AI 公司,為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企業提供 AI 產品和服務。其中包括智能手表TicWatch系列、AI 真無線智能耳機TicPods系列等,以及物聯網、金融、車載等場景提供服務,推出的“魔音工坊配音助手”用戶近200萬。創立出門問問之前,李志飛博士畢業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計算機系,曾任谷歌總部科學家。
截至2017年4月,出門問問共完成六輪融資,總額超2.55億美元,投資方包括紅杉資本、真格基金、谷歌、大眾汽車等。
2021年6月,出門問問推出大模型UCLAI,效果不佳。2022年10月,出門問問重拾大模型的研發。李志飛坦陳,研發過程壓力很大,因為研發很燒錢,而且不知道最終結果如何,直到兩三周前的一天才發現“序列猴子”的表現不錯。
據李志飛介紹,“序列猴子”這個名字的靈感,來源于數學家埃米爾·波雷爾在20世紀初提出了“無限猴子”定理,即只要給予無限時間,一只猴子幾乎必然能夠打出任何文字,比如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而如果喂給機器猴子海量的文本序列,通過大規模算力去訓練它,就能練就有智能的“序列猴子”,而大模型是一個序列模型。目前,“序列猴子”大模型主要是文本形式,未來則會向多模態的方向發展。
C端方面,在發布會現場,出門問問團隊進行了多輪Demo演示,比如,回答“湖南和湖北哪一個省會的人口更多?廣東和新疆呢?”等問題,也從一眾菜品中為不吃辣、喜歡吃蝦的客人推薦了合理的菜品;而回答“天貓背后的公司的創始人本科畢業于嘟個學校?”問題時,也能輕松輸出馬云本科畢業于浙江師范學院(現浙江師范大學)。
出門問問大模型現場Demo演示(圖片來源:鈦媒體App編輯拍攝)
不過,有些問題依然會出現和其他GPT大模型一樣的反復胡謅、文生圖對不上等情況,比如現場讓“畫一只賽博朋克風格的貓”,結果生成的是一位打扮好的二次元人物。李志飛提到,“序列猴子”大模型的語料也來自于互聯網中,“我們需要不斷調整它(大模型)的一些對話策略,各種各樣的能力輸出。”
李志飛指出,在中國做大模型的公司,不論是33分,還是50分以上,都不要焦慮,應該意識到現在的大模型不再像上一代的AI能力有限,它已具備基本的邏輯推理能力,每次都能給人驚喜, “序列猴子”大模型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然語言理解、知識、邏輯以及推理等能力。他強調,大模型的訓練要循序漸進,不要一上來就搞“應試教育“,大模型的能力可能很快能提升到80分,但是要從80分做到90分以上,仍然會是非常難的事情。
而在B端,李志飛現場透露,“序列猴子”企業專屬大模型已在首批汽車、教育、律所、金融、運營商、旅行、傳媒、設計、智能硬件、醫療十大行業內測探索伙伴,企業方包括中國移動、中國工商銀行、中國一汽紅旗、春秋航空、VIPKID等。
李志飛強調,大模型商業化落地首先是創作者,然后是B端,然后才是C端。他透露,在創作者方面,出門問問提供付費服務,B端主要提供定制大模型服務,提供個性化答案,例如把功能嵌入至企業微信里面等。
當被問及中國大模型和美國距離多遠時,李志飛認為是16個月。他解釋稱,2022年1月谷歌發布指令學習大模型FLAN,之后的2022年10月ChatGPT發布,2023年3月GPT-4發布。中國企業目前發布的一批大模型與FLAN水平相近,如此推算,中美大模型的差距為16個月——這與百度CEO李彥宏和搜狗創始人王小川說法都不一致,此前李彥宏認為文心一言和ChatGPT差距只有兩個月,王小川認為國內和GPT-4有兩、三年的差距。
李志飛稱,目前大模型燒錢很厲害,算力是當前重要挑戰之一。他提到,現在“序列猴子”模型比較大,沒有做太多優化,所以顯卡要求比較高,因此算力對于出門問問來說是一個現實的問題,他認為后面應該會慢慢的解決算力需求挑戰。
李志飛向鈦媒體App透露,現階段出門問問不需要融資。據悉,自2017年至今的過去七年,出門問問沒有公開過最新融資消息。
李志飛強調,中國不會有下一個OpenAI,主要原因是中美創業環境不太一樣,不太可能是去重復OpenAI這樣的發展道路,國內大部分人還是在思考中國競爭太激烈、商業化如何競爭。
“中國版OpenAI不是我們的目標。我的初心就是要‘造大模型’,理解大模型,再把大模型用起來。”李志飛告訴鈦媒體App。(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林志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