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的紅火,讓從業十幾年的李迪都頗感驚訝。
體會過上島咖啡廳風靡全國,經歷過星巴克被全民追捧的時代,李迪的十幾年從業經歷,見證了咖啡從神壇上跌落的過程。
瑞幸的到來,打破了咖啡的高端濾鏡,當市場開始逐漸接受10-20塊的咖啡時,幸運咖又來了,6塊錢的美式出現了。
(相關資料圖)
最初,大家看到幸運咖跑通了低價咖啡+下沉市場的邏輯,但無人敢輕易下手。但隨著“Cubic Coffee三立方咖啡”“干咖人”“爵渴咖啡”等品牌逐漸跑通了4、5塊錢一杯咖啡的策略,低價咖啡便開始在低線城市迅速蔓延:
頭部品牌們正在奮力廝殺,貼身肉搏。而資本則開始尋找新的增量,紛紛轉頭押注區域品牌。
據Foodaily每日食品不完全統計,2022年,咖啡賽道共融資31輪,且2022年底和2023年前兩個月,咖啡融資則接近于零。但2023年3月份則完成了10輪融資,占到了2022全年咖啡融資數量的三分之一。10輪中,8輪為咖啡連鎖品牌的融資,其中則以區域中小型連鎖品牌為主。
實際上,疫情結束之后,機構們就開始頻繁的接觸各個區域的頭部品牌。從2022年底,云南咖啡品牌四葉咖創始人李俊偉就接觸了很多主動找上門來的投資機構,并也于今年3月完成了天使輪融資。他對鈦媒體APP表示,“大家對下沉城市消費者開始喝咖啡的信心,是有所加強的”。
4、5塊錢的咖啡,賺錢嗎?
在市場行情的帶動下,李迪創立的咖啡產品供應公司薛蘊餐飲不僅實現了業務翻倍增長,更帶去了越來越多的客戶咨詢。很多人都好奇,幸運咖那么便宜,到底賺不賺錢?
如果只算一杯咖啡的成本,掙錢不算難。
咖啡機的價格雖然從幾千到幾萬,但萃取出來的咖啡液大都沒什么本質區別。大部分連鎖店選擇的都是商業豆,雖然每家用的杯子、吸管、包裝都有所不同,但仍然可以把成本控制在3元左右。
從這個角度看,不要說6塊錢一杯的幸運咖美式,就連各地涌現出4、5塊一杯的咖啡,也依然可以保證利潤。
但一個咖啡店的成本,顯然不止這點內容。
門店模型決定了一個咖啡品牌是否能真正盈利。根據四葉咖創始人李俊偉的經驗,做社區店和校園店的成本相對較低,但如果一個售價在10元以內的中小品牌,想要以燒錢的模式來搞擴張,就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做法。
“如果現在進入咖啡市場,還是很具挑戰性的?!崩羁ジ嬖V鈦媒體App,這一波咖啡創業潮實在太卷了,從層出不窮的新品到毫無水分的價格,如果沒有資本的支撐,是很難活下來的。這就像當年的奶茶價格戰,經歷了一輪6塊、7塊、8塊的激烈廝殺,10元以下價格帶,只有蜜雪冰城這一家活了下來。而10-20元的區間,則是書亦燒仙草、茶百道等幾個品牌的天下。
李俊偉估計,這一波價格戰可能要持續半年到一年,只有平衡好了顧客喜好、加盟商收益和品牌方利益,才是健康的商業模式,才能最終活下來。
“現在就像一股旋風,所有的品牌企業都被裹挾其中,但當風停下來的時候,還是要回歸商業的本質?!?/p>
下沉市場的生意如何做?
雖然低價策略是否能讓品牌盈利,還有待驗證,但是下沉市場消費者對咖啡的認可度,已無需多言。
“啡嘗給力”是李迪的客戶之一,這家成立于成都的咖啡連鎖品牌正在四川省內快速擴張。簡陽的門店開在大學周邊,5.9一杯的美式,對學生們有著非凡的吸引力。
星巴克不可能到這么下沉的地方,學生群體也不是瑞幸的關注重點。對于專注于下沉渠道的品牌來說,城市是否發達已經不是主要的考慮因素,人流量、房租才是一個咖啡店盈利的關鍵,位于郊區的大學周邊,是最好不過的地點了。
《2022中國現制咖啡品類發展報告》顯示,目前現制咖啡主流消費群體為90后女性。現制咖啡消費群體的男女比例為3比7,90后為現制咖啡核心用戶,占比為50%。
新一代消費者對咖啡有著天然的接受度,李迪公司里的00后,出去跑一天業務,能夠自掏腰包喝2-3杯咖啡。
在這種消費習慣的驅動下,從2022年開始,整個咖啡行業就呈現出極其火熱的狀態。從餐飲企業,到奶茶品牌,李迪對鈦媒體APP表示,“很多人都在想往這上面轉。”
有的店投資幾十萬,花費100萬做一個店也不稀奇,甚至咖啡機都能燒個十幾萬。鋪面的租金更是千差萬別,有些地段一兩千就能拿下,而有些店面光轉手費就要花上幾十萬。
但李俊偉仍然覺得,眼下的行情比過去幾年做奶茶店的投入低多了。目前,四葉咖一個小型門店的成本為24萬(不算房租),回本周期普遍在10-12個月。
但加盟的門檻不僅僅在于投入,還要通過品牌的審核面試。目前,該品牌已經開始向貴州、四川、重慶、安徽、陜西等地擴張,現在的總門店數量超過50家。
相比之下,被行業內稱為“街頭咖啡”的啡嘗給力則跑得更快。據窄門餐眼數據顯示,這個成立于2022年11月的品牌,以9.9萬元開店為噱頭,現已經進入了四川、重慶、江蘇、福建、河南、陜西、河北、甘肅、廣州、江西等地。根據其官方抖音賬號4月13日發布的信息,其簽約門店數量已超過200家。
據悉,啡嘗給力的第一家直營門店春熙路店,高峰期日銷量可以達到400杯。
面對競爭對手們的跑馬圈地,在下沉市場中想保持精品咖啡定位越來越難。
“我們的原材料標準非常高,因此成本也高。”雖然新品牌層出不窮,而且價格一個比一個卷,但李俊偉總覺得這種行情維持不了太久。如今,咖啡已經是一個成本非常透明的行業。僅僅拼低價,對于品牌方和加盟商都是一種傷害。
既然不想降價,想籠絡更多的用戶,李俊偉不得不嘗試在咖啡口味上做出改變。味道更甜一點,再加入一些云南本地鮮花鮮果的元素,“在低線區域市場,奶茶的受眾目前一定是多過咖啡的,畢竟糖分才是最上癮的。”
僅有讓人上癮的糖分還不夠,大家還熱衷于各式新鮮獵奇的玩。
李迪不時就會接到稀奇的采購需求,以前是干冰,現在是竹筒。還有人往咖啡里放皮蛋、小龍蝦,甚至是臭豆腐,但流行風向幾天一變,但熱鬧總是短暫的,一下就過去了。
相比起來,果咖看上去是個更加確定且可持久的產品趨勢。但這需要跟隨應季水果的變化而更迭?,F在正是草莓批量上市的季節,因此各大品牌都紛紛推出草莓果咖產品,等到過兩天橙子上市了,就又會有橙子味的新產品冒出來。
除了果咖,還有一些出人意料的搭配。四葉咖開發的高原玫瑰拿鐵和高原茉莉拿鐵都是熱門品類,另辟蹊徑的季節性產品“黑松露厚乳冷萃”也有著獨特的吸引力;而熱乎乎、不含酒精的醪糟就跟咖啡很配,是在冬天非常受歡迎的品類……
這是一場日趨白熱化的咖啡混戰,傳統的邏輯早已不再適用,這是一套生長于中國市場的新玩法。
加盟評論首席分析師龍真對鈦媒體APP表示,在中國做咖啡,不要講豆子,不要講烘培,不要講香氣,中國人與歐美人眼中的咖啡,不是一個東西。中國人口味變化太快了,星巴克的產品和價格都太老舊了,仿佛是上個時代的事情了?!霸谥袊袌?,咖啡就是奶茶原料中的一種,跟著奶茶一起崛起就行了?!?/p>
(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謝璇,李迪為化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