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28日,A股共150家上市公司的2022年財報被審計機構出具了“非標”意見,其中有74家為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國聯股份(603613.SH)便是其中之一。
經過一次延期后,4月27日晚間,產業互聯網行業龍頭國聯股份終于發布了2022年年度報告。2022年,公司實現營收402.69億元,同比增長8.1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26億元,同比增長94.6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10.54億元,同比增長98.49%。同時,公司還發布業績更正公告,修正了此前在業績預告中披露的營收數據。
業績表現雖然亮眼,但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為其出具的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還是引發了眾多投資者的不安,當晚上交所也火速發來問詢函。
(資料圖片)
事實上,自去年11月公司經歷了財務造假風波后,投資者對國聯股份一直未恢復信心,公司股價也遭受重創。上交所此次問詢函的核心也是關注國聯股份是否存在刷單行為、是否與上下游關聯方存在利益輸送或資金占用。而在這份“不完美”的年報發布后,國聯股份股價28日低開,收盤報60.13元/股,較去年11月22日高點131.75元/股已跌超五成。
延期披露年報,市場未重拾信心
國聯股份原定于今年4月19日披露年報,然而中途表示延期至4月28日披露,此舉引發了市場的各種猜測,甚至有部分投資者對公司業績真實性提出了質疑。
4月11日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詢問年報披露進度表示,“有市場傳言說公司年報會推遲發布,公司會如期發布2022年的年報嗎?若推遲發布,公司認為是什么原因?是因為業績真實性原因,還是因為審計機構的審計工作量原因?”
對此國聯股份董秘回復稱,“審計工作一切正常有序推進中,年報延遲是由于審計工作工作量較去年更大,加之原定年報時間較早情形下,公司在規則范圍內的正常延期。”
同時,還有市場觀點認為,延期披露年報背后或暗藏黑天鵝,畢竟對于絕大部分公司而言,確定年報發布的預期時間都較為慎重,一般較少有更改。部分延遲發布年報的公司背后或隱藏利空。
為安撫投資者,4月26日國聯股份發布了《關于公司審計進程的公告》,強調公司審計工作在正常進行,雖尚未獲得審計機構最終確認的審計報告但年報將于預約時間28日正常發布。
事實上,投資者對國聯股份信任度不佳,或與之前公司財務造假傳聞有關,投資者普遍擔心公司因造假而“爆雷”。
去年11月24日,有媒體發布報道對公司通過融資性貿易助推業績、人均創收巨大、資金充足卻不斷募資及預收付款項持續增加等方面提出質疑。次日公司便遭到上交所問詢,隨后國聯股份股價在接下來2個交易日連續跌停。
雖然公司在對問詢函的回函中,對關于財務造假的指控全盤否認,還不斷增持公司股份,但市場仍不“買賬”。目前來看,國聯股份自去年11月22日的高點131.75元/股跌至4月28日收盤的60.13元/股,股價已經“腰斬”。顯然投資者的疑慮尚未徹底打消。
年報被出具“非標”審計意見,遭上交所問詢
國聯股份的年報雖如期發布,但被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帶有強調事項段、持續經營重大不確定性段落、其他信息段落中包含其他信息未更正重大錯報說明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雖然無保留意見顯示公司財務數據還有一定可信度,然而還是有不少投資者認為無法完全排除財務造假風險,將此次財報看作是利空“實錘”。年報披露后,28日國聯股份股價低開57.64元/股,隨后盤中拉升,截至收盤報60.13元/股。
從審計視角來看,立信對公司的“強調事項”意見如下:其一,國聯股份2022年度部分交易僅保存客戶簽收單,缺乏有效證明國聯股份取得或擁有商品控制權的相關單據,國聯股份對這些交易調整為以凈額法確認收入,交易單據保存相關的內部控制存在缺陷。其二,國聯股份部分信息技術相關控制(如數據審核和授權制度、生產系統訪問和變更權限等)存在缺陷和不足。
也就是說,國聯股份無法提供部分交易與相關商品控制權的直接依據,只好將這部分收入歸為撮合式業務,調整為采用凈額法確認。該部分涉及交易金額為336.95億元,按照凈額法確認的營業收入為5.77億元。也正因此,年報發布的同時,公司也發布業績更正公告,修正了此前業績預告中因全部用總額法確認而被高估的營收。更正后,公司2022年營業收入為402.69億元,同比增8.16%,與前期業績預告顯示的全年收入726.5億元至734億元、同比增95.14%至97.15%存在較大差異。
而由于上述原因,國聯股份年報披露當晚就收到上交所下發的年報問詢函,要求公司補充披露實際收入與預告值差異較大是否系因部分交易由總額法調整為凈額法,自查近三年是否存在其他未取得或擁有與相關交易商品控制權直接依據的交易。并說明更正后的財務數據是否仍然存在錯用總額法、凈額法的情形。
另外,問詢函中還提出關于公司線上收入確認模式、利潤分配、貨幣資金、應收賬款及預付款項對手方情況等問題,并要求公司披露前十大客戶及供應商。這些問題看似不同,但核心均是關心國聯股份是否存在刷單行為、是否與上下游關聯方存在利益輸送或資金占用。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還存在“存貸雙高”的情況。2022年末公司貨幣資金為58.56億元,其中銀行存款29.78億元、其他貨幣資金28.78億元。同時,公司存在短期借款13.40億元。
事實上,公司的貨幣資金、有息負債已連續三年高增。近三年,貨幣資金分別較期初增長278.38%、23.52%、58.40%,短期借款分別較期初增長61.38%、132.24%和45.34%。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翟碧月 )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