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交出了一份多項指標超預期的季度財報。
2023年Q1,快手總營收252.17億元,同比增長19.7%,超出市場預期的16.3%。不僅如此,快手這一季已經是連續第二個季度營收增長提速,去年Q3和Q4的增速分別為12.9%和15.8%。
(資料圖片)
更關鍵的,對于何時盈利的老問題,快手終于給出答案。今年Q1,快手實現經調整凈利潤4200萬元,集團層面首次實現盈利,表現遠好于市場預期的虧損4.57億元。
對于程一笑來說,快手這份季度財報似乎可以讓他稍作喘息。
2021年10月29日起,快手兩位聯合創始人調整分工,宿華卸任CEO,只任董事長,程一笑出任CEO。
彼時,程一笑接手的是一個被外界看起來處境悲觀的快手:營收增速放緩,虧損居高不下,市值蒸發超萬億;同時它還面臨抖音和視頻號的夾擊。
去年9月,程一笑又親自下場,擔任快手電商第一負責人。這個動作被外界視為“救火”,盡管程一笑本人堅決予以否認。
但不可否認的是,那時快手電商正處于低谷——2022年Q2,快手電商營收同比增長7.1%,增速首次跌破兩位數;當季電商GMV為1911.74億元,同比增幅放緩至31.5%。
從今年Q1財報看,快手重回增長且增速在加快;虧損不斷收窄至首次實現盈利。這背后,程一笑的主要靠什么實現的?更關鍵的是,這個路徑是否可持續支撐快手后續的增長與盈利?
廣告疲軟,電商撐場
擔任快手電商第一負責人以來,程一笑不止一次對外強調,電商被快手視為未來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也是快手整個商業生態的中心。
從財報來看,這已經變成現實。
快手營收主要有三大來源:廣告、直播、“電商及其它”。
從收入占比看,今年Q1,廣告、直播、電商及其它在快手總營收中的占比分別為51.8%、37%和11.2%。
相比去年同期,一個明顯的變化是:廣告雖然還是第一大營收來源,但營收占比在下滑,第三大收入來源——“電商及其它”營收占比在上升。
從增速看,2022年Q3—2023年Q1,“電商及其它”一直是快手三大業務中增長最快的一個。今年Q1,“電商及其它”實現營收28.34億元,同比增長51.3%;增速排名第二的是直播,Q1營收93.19億元,同比增長18.8%。
今年Q1,快手電商GMV為2248億元,同比增長28%;同期國內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2.78萬億元,同比增長7.3%。
快手電商增速遠超行業大盤。背后,除了直播電商的紅利,消費降級的紅利等,快手還在Q1開始從達人分銷中獲得傭金收入,這一季通過達人分銷的商品交易總額同比增長超50%。
快手的廣告業務包括外循環廣告和內循環廣告。快手電商業務有兩大收入來源——廣告+傭金,這里的廣告主要指商家和主主播在直播時為獲取流量而投放的廣告。這部分廣告收入被計入到了快手整體廣告業務中,就是內循環廣告。
Q1,快手廣告業務總收入130億元,同比增長15%。由于電商內循環廣告與GMV增速基本一致。這意味著,快手廣告業務整體收入增速低于內循環廣告。
快手在去年Q3財報后的電話會上曾披露:當前內循環廣告占40%左右。據海豚投研測算,快手Q1外循環廣告可能是“個位數負增長”。
過去5個季度以來,快手廣告業務持續疲軟,增速都低于其電商GMV增速。從已經發布財報的騰訊、百度、愛奇藝看,受益于經濟回暖,他們Q1的廣告業務在明顯回暖。相比之下,快手外循環廣告表現弱于同行。
外循環廣告,也就是信息流廣告,與快手的用戶活躍度、粘性以及用戶在線時長都有密切關聯。
今年Q1,快手的DAU和MAU分別達到3.74億和6.54億,均不同程度地好于市場預期。
不過,快手DAU和MAU同比增速在放緩。Q1,其DAU和MAU同比分別增長了8.3%、9.4%,無論較去年同期還是上個季度都有下滑。
隨著線下休閑、娛樂、旅游等的復蘇,線上APP的用戶表現會受到分流。快手Q1的用戶粘性(DAU/MAU)為57.2%,較去年同期略微下滑。Q1日均用戶時長126.8分鐘,同比降1%,為上市以來首次同比下降。
當用戶增速放緩、用戶在線時長縮短,信息流廣告的增速自然會受到影響。
總的來看,電商業務是快手Q1營收增長的核心引擎,它稀釋了廣告增速下滑帶來的負面影響,讓快手最終收獲一個超預期的增長。
首次盈利,靠什么?
這一季度,程一笑終于帶領快手實現集團層面的“經調整凈利潤”為正:Q1經調整凈利潤為4200萬元。
程一笑出任快手CEO以來,收縮經調整虧損額,降低虧損率是其中一條主線。這個指標持續向好直至盈利轉正背后,程一笑做了什么?
這背后有兩個抓手很重要:一手提毛利;一手控成本。
Q1,快手實現毛利117.12億元,毛利率達到46.4%。程一笑出任快手CEO以來,持續通過多種手段提升公司毛利率。過去5個季度里,快手連續4個季度毛利率在45%以上,明顯高于2022年Q1及之前的水平。
電商是快手相對高毛利的業務,隨著電商業務規模增長,快手收入結構逐漸發生變化,助力公司整體毛利率提升。
除了提升毛利率,程一笑另一個抓手是不斷控成本,降費用。
今年Q1,快手的銷售費用87.2億元,銷售費用率34.6%,銷售費用額環比、同比均出現明顯下降。
快手也在通過裁員等手段壓縮研發費用。Q1的研發費用為29.2億元,研發費用率11.6%,較市場預期低10個百分點。從去年Q1以來,快手份研發費用率基本上呈持續下降態勢。
另外,快手海外業務在不斷減虧。2023年Q1,快手海外業務經營虧損8.23億元,同比降55.4%。所以,少虧對于快手最終實現盈利也有一份責任。
如何持續增長和盈利?
經過五年發展,快手電商GMV在2022年逼近萬億大關,同比增長32.5%至9012億元。
快手電商一路狂飆,增速遠超電商行業大盤。程一笑將快手電商的成績部分歸功于時代紅利,部分歸功于快手及其合作伙伴的努力。
程一笑對快手電商下一步的增長表示樂觀。他最近在電話會上說,“電商行業規模還在不斷增長。快手作為后起之秀,又處在直播電商的優勢賽道位置,目前還在高速發展階段,我們對未來持續取得電商市場份額充滿信心。”
據媒體報道,2023年,快手電商GMV目標是1.2萬億元。交銀國際將快手電商2023年的GMV預期維持1.15萬億。照此計算,快手電商2023年的GMV增長目標約為28%-33%,與2022年相差不大。
2023甚至未來5年快手電商怎么打?
程一笑給出的核心關鍵詞是“信任”。他為商家和達人提煉出三大經營風向標:低價好物、優質內容、貼心服務。對于快手平臺而言,今年不僅要大力推進商城、搜索等泛貨架電商,還要拿出史無前例的流量規模支持商家借助達人做分銷。
實際上,價格力、內容力、服務力、全域經營,這些手段幾乎成為今年各大電商平臺的標配,此外,他們都表示要拿出“史上最大規模”的投入來打今年的電商戰。
可以說,面對行業增速一步一步放緩的現實,2023年國內電商行業陷入史無前例的內卷,火藥味濃厚。
對于快手而言,2023年電商GMV能否實現30%左右的增長,是存在挑戰的。
隨著行業競爭加劇,快手要提升電商以及總體營收規模,勢必在銷售、研發等方面增加投入,相關費用率提升進而會影響整體利潤表現。
快手CFO羅戎說,降本增效的本質是提質增效,是公司的長效戰略機制,公司在未來每一個戰略決策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都會包含相關的考量。
目前來看,快手在增長和盈利方面還沒到勝利的時候,程一笑還要帶領快手再接再厲,繼續卷下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