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兩年多,金宏氣體(688106.SH)再推10億元可轉債,引發市場關注。5月28日晚間,金宏氣體發布了募集說明書(注冊稿)等一系列文件,可轉債發行正式進入注冊階段。
此次募投項目主要圍繞電子氣體展開,金宏氣體本次投入在設備購置與建筑工程上的費用占募資總額的七成,項目投資回收期普遍超5年,氣體行業重資產的特點不免帶來大額資產折舊的煩惱。此外,公司主要自產氣體近年來產能利用率均有不同程度波動,2022年普遍呈下滑態勢。
鈦媒體APP發現,金宏氣體首發超募約7億元,但中途募投項目多次遭遇變更。截至2022年末,有超4億元募資“閑置”在銀行賬戶。公司方面稱“專款專用,不會用于二次募投項目。”
(資料圖)
項目投資回收期普遍超5年,資產折舊存風險
金宏氣體是一家專業從事氣體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環保集約型綜合氣體供應商。公司目前已初步建立品類完備、布局合理、配送可靠的氣體供應和服務網絡,能夠為眾多客戶提供特種氣體、大宗氣體和燃氣三大類100多個氣體品種。
根據募集說明書(注冊稿),金宏氣體本次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0.16億元,將分別投入“新建高端電子專用材料項目”、“新建電子級氮氣、電子級液氮、電子級液氧、電子級液氬項目”、“碳捕集綜合利用項目”、“制氫儲氫設施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五個項目。
鈦媒體APP關注到,金宏氣體此次募投項目的投資回收期普遍在5年以上。“新建電子級氮氣、電子級液氮、電子級液氧、電子級液氬項目”、“碳捕集綜合利用項目”、“制氫儲氫設施建設項目”建設周期為1.5年,但項目投資回收期分別為7.4年、6.68年、8.31年(所得稅后,含建設期),財務內部收益率(所得稅后)為11.60%、15.77%、10.48%。
“新建高端電子專用材料項目”建設周期為2年,項目投資回收期為6.16年(所得稅后,含建設期)。財務內部收益率(所得稅后)為22.62%,建成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1.4億元、凈利潤2.13億元。
工業氣體行業生產設施要求較大規模的固定資產投入,同時為了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需要采用大量精密監測和控制設備,還需要有專業的運輸設備和特種運輸車輛,導致工業氣體行業具有重資產的特點。
金宏氣體工作人員對鈦媒體APP表示,氣體項目比較特殊,涉及到銷售方面還需要客戶對工廠、產品進行一系列認證,加之銷量也有爬坡期,所以整體時間周期相對比較長。不過公司項目投資回收期在氣體行業中處于正常水平。
但重資產特性下,金宏氣體也面臨著不小的資產折舊壓力。上市以來,金宏氣體累計折舊金額從2020年的6.83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10.5億元。其中,機器設備、房屋及建筑物、運輸設備是主要折舊內容。此次募集資金中,募投項目設備購置費合計4.83億元,建筑工程費合計2.36億元,上述兩項支出占募資總額的七成。
金宏氣體也坦言,募集資金到位后公司凈資產將有一定幅度的增長,而在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設和運營初期,業績短期之內不能完全體現,固定資產折舊、人工等費用則有所上升,公司短期經營業績、凈資產收益率存在下降的風險。
產能利用率存波動風險
募集說明書顯示,本次募投項目建成達產后,公司將每年新增電子特種氣體1050噸、大宗氣體80794噸、二氧化碳12萬噸、氫氣1440萬標立方米的產能。金宏氣體表示,募投項目對應的產品均為公司現有產品,屬于現有優勢產品產能的擴大。
金宏氣體主營業務收入以特種氣體和大宗氣體為主,燃氣為輔。2022年上述三類氣體營收占比分別為42.33%、45.08%、12.59%。公司在募集說明書中坦言,主要氣體產品受下游需求、上游供應商檢修的影響,產能利用率存在波動。
金宏氣體主要自產氣體產品為超純氨、氫氣、氮氣、氧氣、二氧化碳、天然氣。數據顯示,除二氧化碳每年有略微降幅外,其他氣體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均有不同程度波動。
具體來看,氫氣產能利用率波動幅度最大。2020年至2022年,其產能利用率分別為57.97%、74.16%、53.83%。2022年大幅下降的原因主要為張家港金宏年提純2400萬標立方米高純氫氣項目投產,氫氣產能大幅增加,由于產能消化需要一定的周期且當期尾氣供應商設施檢修停車,導致當期產能利用率較低。同期超純氨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4.52%、98.13%、92.39% 。金宏氣體表示2020年產能利用率較低是受下游需求波動的影響。
氮氣與氧氣產能利用率也有一定程度波動,2022年分別小幅下滑至95.5%、85.63%。目前自產氣體產品中,僅二氧化碳常年保持在99%以上的產能利用率。不難看出,金宏氣體的主要產品多項類別尚有波動,且產能利用率普遍未飽和。
中途變更募投項目,4億用于銀行理財
2020年,金宏氣體首發募集資金總額18.74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募集資金凈額為17.6億元,最終募集資金凈額較原計劃多7.62億元。超募資金中,金宏氣體使用2.28億元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用于主營業務相關支出及償還銀行貸款。
前次募集資金主要投向“張家港金宏氣體有限公司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用高純氣體項目”、“蘇州金宏氣體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項目”、“年充裝392.2萬瓶工業氣體項目”、“年充裝125萬瓶工業氣體項目”、“智能化運營項目”和“發展與科技儲備資金”,目前上述在建項目均已投入使用。
不過,部分募投項目中途遭遇變更,金宏氣體后續再推四個新項目。“張家港金宏氣體有限公司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用高純氣體項目”計劃投入2.06億元,實際投入4378.67萬元,剩余1.68億元投向了“新項目眉山金宏電子材料有限公司高端電子專用材料項目”。2022年7月,金宏氣體將“發展與科技儲備資金”中尚未使用的3.42億元投向“全椒金宏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半導體電子材料項目、北方集成電路技術創新中心大宗氣站項目及廣東芯粵能半導體有限公司電子大宗氣站項目”。
根據募集說明書,變更用途的募集資金總額為5.26億元。除“全椒金宏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半導體電子材料項目”于2024年12月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外,其余三項預計日期均為2023年12月。
截至2022年末,前次募集資金中有4.35億元用于銀行理財,但目前均已到期。上述工作人員稱,“募投項目的資金是專款專用,前次募集資金不會用在新的募投項目上,后續新增項目還是會用到這筆資金。新的募投項目前期支出都是公司自有資金。”
募投項目能否按計劃順利完工投產?未來新增產能又能否及時消化?相關進展情況,鈦媒體APP將持續關注。(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陸雯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