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興業股份(603928.SH)發布募資公告,擬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募資總額不超7.5億元,投資于特種樹脂新型材料項目(一期),項目建成后,公司將形成年產特種酚醛樹脂20萬噸、呋喃型3D打印及先進合金材料成型用樹脂4萬噸、對甲苯磺酸1萬噸、磺酸固化劑3萬噸、氨基樹脂1.5萬噸的生產能力。
公開資料顯示,興業股份主營以鑄造用粘結劑為主的鑄造造型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相關技術服務,產品廣泛應用于裝備制造業、建筑業、航天航空等行業中高端鑄件、摩擦件、保溫件、耐高溫和抗腐件等零部件的生產,是下游裝備制造業中必須的重要基礎材料。
財務數據顯示,興業股份目前的賬上資金并不充裕。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的貨幣資金為1.41億元,現金流凈額0.98億元。此外,公司流動負債也在逐年增多,2020年-2022年,其流動負債分別為2.25億元、3.50億元、4.98億元。今年第一季度有所回落,但仍有4.45億元。
(相關資料圖)
鈦媒體APP了解到,興業股份此次擴產計劃最早可以追溯至2021年,當年5月20日,公司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擬簽署投資協議的議案》,擬在江蘇省泰興經濟開發區投資建設年產20萬噸特種酚醛樹脂等項目。項目總投資金額為30億元,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或自籌資金。
但矛盾的是,公司的項目計劃尚未開始投建,興業股份卻先進行了大筆分紅。根據公告,2022年7月11日,興業股份將實施2021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發放現金紅利。根據方案,本次利潤分配以方案實施前的公司總股本約2.02億股為基數,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元(含稅),共計派發現金紅利約為2.02億元。
但年報顯示,2021年興業股份的凈利潤為1.30億元,而此次派發的現金紅利占當年凈利潤的155.47%,幾乎分掉了快兩年凈利潤。
鈦媒體APP注意到,興業股份是一家十分典型的家族企業。王進興、曹連英夫婦和王泉興、沈根珍夫婦為公司的共同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王進興、王泉興為兄弟關系,目前,王進興出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王泉興擔任公司副董事長。
在分紅之前,王進興家族合計持有興業股份68.87%股權。也就是說,2021年度,興業股份派發的現金紅利2.02億元,王進興家族將分走1.39億元。而據統計,自2016年上市以來,公司派發的紅利累計約為4億元,王氏家族合計分走約2.75億元。
在面臨高達30億元的擴產資金尚無著落的情況下,興業股份卻如此大方分紅,于是今年,公司只能發布募資預案籌措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興業股份的業績正在下滑。數據顯示,公司2022年營業收入17.87億元,同比減少9.38%;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16億元,同比減少10.36%。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報告期內營業收入3.65億元,同比減少29.0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95.89萬元,同比減少48.31%;公司的業績進一步下滑。
而從營收構成上看,此次募資擴產的酚醛樹脂業務近年營收也有所波動。2020年,酚醛樹脂營收1.10億元,營收占比為7.54%,2021年以及2022年,其營收分別為1.82億元、1.49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9.24%和8.33%。
與此同時,根據2022年年報顯示,興業股份的產能利用率尚未飽和,其鑄造用樹脂粘結劑及配套固化劑的產能利用率只有70.57%,而酚醛樹脂和鑄造涂料的產能利用率還不足50%。這不禁讓人懷疑,公司在產能利用率尚未飽和且業務營收波動較大的情況下擴產,是否具有合理性。
此外,在興業股份《募集資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報告》中提到“豐富的客戶資源是項目產能消化的重要基礎”,并稱,公司產品已成功進入了世界500強在華合資公司和中國鑄造100強生產企業,包括一汽鑄造、濰柴動力、東風汽車、廣西柳工、廣西玉柴、中船海洋、吉鑫科技、日月股份、大阪涂科等。公司與上述客戶建立了良好的業務關系,并被多家客戶評為優秀供應商、最佳戰略合作商等稱號。
但鈦媒體APP發現,興業股份向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額以及銷售占比正在減少。2020年,其向前五大客戶銷售額為2.7億元,銷售占比為15.55%,而到了2022年,該數字下降到1.4億元,銷售占比降至7.95%。(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于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