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玟生前控訴《中國好聲音》”事件持續發酵。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最近幾天,有越來越多的明星藝人站出來為李玟聲援,《中國好聲音》節目組的口碑及評分直線下滑,浙江廣電亦出面回應。
受此事件影響,8月21日港股開盤后,《中國好聲音》背后的上市公司星空華文(06698.HK)股價繼續大跳水,截止發稿(13:20),公司股價報65.0港元,跌31.33%,當前公司總市值約260億港元,較上一個交易日又跌近百億港元,兩個交易日,已蒸發超200億港元。
好聲音成眾矢之的
8月17日晚間,一段長達9分鐘的錄音被網友分為三段公開,內容涉及李玟及《中國好聲音》節目組。網傳錄音指出,李玟在參加《中國好聲音》時已經患上乳腺癌,并曾多次向節目組反映賽制問題。
當天晚上,《中國好聲音》節目組在微博發布聲明進行回應,稱當前在網絡平臺散布的錄音為“自媒體賬號惡意剪輯”,并提到在與李玟合作期間曾經有過的誤會,但當時已經溝通并消除誤會,“出于對逝者的尊重,我們不再對此事過多解釋,永遠銘記她對節目的真情付出。”
但顯然,《中國好聲音》的回應并沒有得到廣大網友及粉絲的認同,自8月18日開始,越來越多的明星藝人站出來為李玟發聲,更有網友表示“抵制浙江衛視”。
據鈦媒體APP不完全統計,包括金星、甄妮、韓紅、張倫碩、徐海星、好聲音學員李嘉捷、好聲音學員王澤鵬、好聲音學員周菲戈、好聲音學員楊燦等多位明星藝人先后為李玟聲援,同時長春廣播電臺宣布永不合作好聲音。
8月20日晚間,浙江廣電集團發布致《中國好聲音》觀眾和網友表示,將督促節目制作方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認真聽取大家意見,在節目制作中切實維護公平公正,讓每一位參與者都得到尊重。針對大家關心的問題,浙江廣電集團將以負責任的態度進一步調查核實,并真誠歡迎廣大觀眾和網友監督。
值得一提的是,在浙江廣電集團發布上述聲明之前,好聲音學員王澤鵬、周菲戈均在其個人微博上曬出聊天記錄還原參賽時的細節,并進一步證實此前“李玟錄音”中的說法。
據王澤鵬曬出的聊天記錄,印證了此前李玟對節目組的控訴:李玟因腿傷而提出要王澤鵬站在身邊扶著自己,但節目組并沒實現這個安排;李玟在演出過程中摔倒,節目組卻不喊停。
王澤鵬在長文里說,沒有第一時間站出來,是因為怯懦。但這段時間反復聽著李玟一條條長語音,一聲聲加油打氣,他決定“放下怯懦,去面對一切,有勇氣陳述事實,為他敬愛的CoCo老師,也為自己”。
周菲戈在好聲音節目中曾屬李玟戰隊,其表示,在11進4那一輪,他們當天下午才知道賽制,“那一輪的情形是別的戰隊有三個人,但當時我們戰隊只剩兩個人。賽制規定,每組的第一名晉級,剩下的人待定參加第二天的晉級賽。我們戰隊只剩下兩個人,失去待定資格。比賽結果,我當時是88.3分,輸給了王澤鵬,被淘汰。之后就發生了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周菲戈回憶,李玟非常用心地對待學員,第一次見面時,已經做好功課,聽完周菲戈所有的demo,手上拿著十幾頁筆記。“說到我時,翻開寫著我的內容的筆記跟我交流”。他坦言自己在過去一年里非常自責:“我時常會想,其實這一切的起因是不是都是因為我,老師是因為我才發生的一切。”
另有消息指出,周華健將退出《中國好聲音2023》的節目錄制。8月20日,周華健經紀人否認對該消息予以否認,并表示會繼續擔任節目導師。
是誰締造了星空華文
星空華文最早的雛形是香港富豪李嘉誠的二兒子李澤楷創辦的星空傳媒。
1991年,香港開始發放衛星電視牌照,李澤楷用4億美元創立了星空傳媒Star TV。
1993年,傳媒大亨默多克兩次出資總計9.5億美元,從李澤楷手里買下了星空傳媒Star TV的全部股份。但默多克接手后,星空傳媒連年虧損,原因是受衛視落地等因素影響。
2006年,默多克旗下的News Corporation (Asia) Ltd.在中國成立了燦星文化,主要從事電視節目及廣播業務以及亞洲電影IP庫的運營及授權業務。不過,成立之初的燦星文化并沒有爆款IP誕生,使得這家公司在很長一段時間都默默無名。
2010年,News Corporation (Asia) Ltd.旗下的CMC Asia公司被華人文化聯合三名獨立第三方金融投資者收購了50.1%股權,燦星文化正式易主,并由此出現轉機。
2011年,華人文化將田明、金磊和徐向東等人收入麾下,以求為燦星文化帶來了頂級內容制作能力。據悉,田明曾擔任東方衛視總監、總經理,金磊是SMG綜藝部副總監,導演徐向東也是SMG的核心人物之一,三人均有不俗實力。
2012年,《中國好聲音》橫空出世,成為當年的爆款綜藝。有數據顯示,在節目投入1億元的情況下,播出后僅廣告收入就高達3.5億元,《中國好聲音》無疑成為燦星文化的“致命法寶”,田明也因此被稱為“中國好聲音之父”。
此后燦星文化陸續制作了《這!就是街舞》、《蒙面唱將猜猜猜》、《蒙面舞王》、《追光吧!哥哥》等知名節目,公司知名度逐漸打響。
進入2013年,燦星文化先后發生了一系列股權變更,據公司2022年報數據顯示,燦星文化實際控制人為華人文化、田明、金磊、徐向東,合計持有公司79.42%的股權。
另據天眼查信息顯示,在經過多層股權穿透后,當前燦星文化背后的實控人直指田明。
在公司股權發生變化之后,燦星文化也開啟了IPO之路。2014年,燦星文化曾隨母公司星空傳媒赴港上市,但因星空傳媒股權生變,隨之擱置了上市計劃。
2018年和2020年,燦星文化又兩度向證監會遞交申請,擬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均被否決。最后一次被否決的原因主要為證監會認為燦星文化的股權架構設計復雜,難以認定實際控制人,以及未對子公司夢響強音產生的商譽減值情況作出真實反映。而后,公司再度赴港IPO,但結果依然是敗北。
2022年,第五次沖擊IPO的星空華文(燦星文化是星空華文的實體公司),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終于在當年12月29日成功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鈦媒體APP注意到,上市當日,星空華文的發行價為26.5港元,到了今年2月初已實現累計漲幅近240%,并在6月一度漲至132港元的高點,市值突破520億港元,但隨后公司股價開始不斷下跌。
節目贊助商被喊話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好聲音》播出十季后,該節目創下中國季播持續時間最長的綜藝節目的記錄。
而隨著《中國好聲音》的影響力和收視率持續攀升,贊助商們紛紛瞄準了這個具有“撈金能力”的節目。同時,廣告收入為星空華文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2012年至2015年,《中國好聲音》的冠名商加多寶分別以6000萬元、2億元、2.5億元、3億元的價格,連續打破國內綜藝節目冠名費最高紀錄。
2016年,因燦星文化和《中國好聲音》版權方Talpa、唐德影視三方的版權糾紛,《中國好聲音》更名為《中國新歌聲》,節目冠名商也由加多寶變為法蘭琳卡。據當時媒體公開報道,法蘭琳卡的獨家冠名費超過4億元。
2017年,《中國好聲音》冠名商再度易主OPPO。公開信息顯示,2017年至2018年,OPPO均以5億元的價格拿下《中國好聲音》第六季、第七季的冠名。而后《中國好聲音》冠名商又再度變更為金典、安慕希、康師傅,但均未在公開渠道披露過冠名費用。
目前,《2023中國好聲音》正在熱播中。根據公開信息,中國好聲音的獨家冠名贊助商是康師傅,獨家特約贊助商是京都念慈菴,戰略合作伙伴是君樂寶,首席合作伙伴是上海貴酒。
受近段時間的負面風波影響,除《中國好聲音》節目外,上述多家贊助商均遭到網友“抵制”。另有網友吐槽:“看《中國好聲音2023》就像在看廣告專輯,節目還沒開始就有一分半鐘的廣告。”(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 ,作者| 陳偉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