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網絡董事長兼CEO王文京近日在“2023全球商業創新大會”上表示,新時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路徑之一,就是要推進數智化轉型,成為數智企業。
(資料圖)
如何理解數智企業?將具備“數據驅動”和“智能運營”兩大特征,其中,數據驅動,即2種形態+5級寶塔,包括DaaS(數據作為服務)和dSaaS(數據應用服務)兩種形態,以及展現級(如報表報告)、分析級(如經營分析)、控制級(如風險預警)、決策級(如智能定價)和創新級(如產品優化)的五級數據服務。智能運營,包括智能化的業務運營(基于AI的流程挖掘和再造)、自然化的人機交互(從圖形界面交互到自然語言交互)、智慧化的知識生成(知識便捷賦能組織與生態)和語義化的應用生成(從云原生到AI原生)等4個方向。
2022年8月發布BIP 3,經過一年研發投入,用友面向數據服務和智能服務進行了新的升級,包括3項新技術突破(包括企業級大模型YonGPT),2項應用架構升級,99個新增服務。同時,用友還在今年推出了面向全球的2.0版本,以及針對大型企業的Fast by BIP和Deep On BIP(私有云部署)服務。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原廠+ISV”的生態合作策略,用友BIP一年內新增ISV伙伴1056個,參與眾多項目交付。
從用友公布的數據來看,用友BIP自發布以來已累計簽約一級央企27家,這些簽約中也包括將國外ERP替換為用友BIP。
用友是國內企業級軟件賽道過去35年的重要參與者,結合其市場動作能夠看出,其在過去一年多的研發、銷售、業務組織等方面投入和調整力度非常大,包括整合全國客戶成功體系、深耕垂類行業解決方案、推出大模型等非常具體的戰略動作。近期半年報也顯示,報告期內公司人員規模較去年同期也增加了2111人,營業成本和銷售、研發及管理費用之和較去年同期增加4.6億。
那么目前這個發展路徑的時間節點對用友而言意味著什么?這些投入之后在業務收入或客戶規模上將帶來哪些比較明顯的變化?接下來整體的戰略是什么?
會后,用友網絡董事長兼CEO王文京、用友網絡執行副總裁兼CTO樊冠軍、用友網絡高級副總裁兼LBG總裁何強、用友網絡高級副總裁兼EBG總裁徐洋、暢捷通總裁楊雨春同鈦媒體等進行了深入交流。
技術投在了哪兒?
7月,用友正式面向企業級場景的大模型YonGPT,包括L0、L1、L2三層架構。在L0層,采用了智譜ChatGLM、百度文心一言、智源悟道天鷹、LLaMA、ChatGPT等基礎大模型進行跨模型開發,在L1層則是YonGPT模型訓練過程中核心使用的開發套件和工具組件,如面向財稅領域的知識集,面向人力領域的知識集等;在L2層面向特定領域/行業的模型精調服務,如針對企業服務場景的人力云、財務云,也有政務、醫療、制造等行業。
樊冠軍指出,在大模型出現之前用友在智能化(自動化)方面已經有多年鋪墊,如RPA、智能大搜、知識圖譜等技術應用。
YonGPT推向市場的基本邏輯是,跟隨中國和海外客戶數智化建設進程,提供各種基于大模型的智能化場景應用。例如針對于成長型企業而言,基于大模型的應用更有價值或吸引力的,是能夠提高企業業務運營效率等方面的智能分析、智能營銷、智能客服等。
樊冠軍還透露,用友過去一年在產品穩定性、安全性、支持信創、功能補強、標準成本等方面作了重點投入。在自主可控性上,并不是說走閉源路線,未來用友會進一步對開源(使用)降低,比如對MySQL等開源數據庫的使用,現在都會替換為國內友商數據庫或用友自研的部分。
全方位客戶市場的差異打法
不過,大模型當前階段并不能代表企業數智化的全過程,從國央企到小微企業客戶也會存在對數智化差異性的業務需求。
徐洋對成長型企業客戶市場的看法是,更多的企業/行業生存下來了反而得到快速增長,或者具有一定的危機意識。比如這些企業會重視一體化、端到端的應用,將數據打通和數據應用;在項目核算、管控方面會使用標準成本;重視商業模式創新和全球化經營等等。
小微企業的轉型過程,楊雨春指出,每個企業根據自己行業的特征以及領域的需求先相對小規模的先用上、跑起來,要求立即見效,同時在應用側會更加輕量和標準化。這個過程伴隨國家政策層面的持續扶持和推動,小微企業自身也具備一定的內驅力。不過,他還指出,小微企業受限于資金、人才等方面因素,依然存在新的難題:如對數智化的理解仍然停留在簡單的工具層面,對各個業務場景和技術的深度融合能力還需提升;并且在應用數字化產品后,如何實現價值變現等等。
相較之下,近些年國央企在數智化轉型力度上非常高調,尤其在組織上建立了類似于數科公司的組織架構,專門服務于整個集團的數字化轉型,在集團核心業務系統里做創新、發展,供應商的選擇和管理,同時還會進一步支撐對外服務。
在服務國央企實現轉型時,用友的策略是“價值化的國產替代”。“就是要將新一代產品BIP和信創國產化結合起來,不是說用上一代產品,上一代的國產ERP去替代原來的國際廠商的產品。”王文京指出,“國央企的體量、管理水準等會有很多相近之處,在政府管理部門的要求下,也會存在諸多數智化的共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針對中大型高端企業數智化建設與發展需求的改變,用友聚焦23個行進行業務組織調整。從目前成效來看,按照行業為大型客戶提供、解決方案和服務,以及發展相應的生態伙伴的調整,已經得到了用友部分客戶的認可。另外,在信創國產化,用友BIP已經全棧適配了國產主流技術棧,從芯片到操作系統、服務器、數據庫、安全系統、辦公系統等等。
海外突破的挑戰
王文京指出,用友從20年前就開始在中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拓展其核心ERP產品,1.0時代主要聚焦在亞太市場,也是國產ERP在海外銷量和客戶量最大的服務商。
如今,全球化戰略升級到2.0階段,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其所服務的客戶地區,已經從原來的東南亞等亞太地區擴展到全球,重點包括歐洲、北美、中東、日本;二是用友BIP產品的持續升級,將進一步提升全球化能力。
“目標要用三年時間,把我們的交付服務能力從40多個國家和地區拓展到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王文京表示。
目前用友在海外市場主要服務兩類客群:一類是中企出海,二是本土化海外企業。王文京認為,在服務中企出海方面存在競爭力,但在面對與本土化市場的拓展中,勢必會遇到與國際上其他企業軟件廠商的競爭。進入到3.0企業數智化階段,中國企業軟件廠商的產品和服務在全球海外市場已經具備了競爭力。“我們現在海外有些客戶項目就是直接跟國際主流的廠商PK、競爭。”
另外,何強補充認為,早年間拓展海外市場時由于國內外軟件市場差異大,作為一套管理軟件輸出的不只是“軟件”,這導致拓展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但在發展一段時間后,國內的商業創新如零售,中國制造業、供應鏈企業的快速發展等,這些都讓海外企業非常歡迎和學習國內的做法。“比如海外本地的一些知名企業也開始替換其核心系統。”
全球化已經到了新的時代,不僅是管理輸出,也在技術輸出,以及價值輸出。
(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 | 楊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