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14:30,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99場新聞發布會在線上舉行。上海發布了《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了8個方面、50條助企紓困新政策。
![]()
助企紓困,多管齊下為企業減負
本輪新冠疫情對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市場主體遭遇的困境也前所未遇。針對企業實際困難,方案提出從階段性緩繳“五險一金”和稅款、擴大房屋租金減免范圍、多渠道為企業減費讓利、加大退稅減稅力度、發放援企穩崗補貼等方面,綜合實施“緩免減退補”政策,多管齊下為企減負。
在緩繳方面,餐飲、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等5個特困行業以及受疫情影響經營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可緩繳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可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緩繳期限為2022年4月至12月,到期后進行補繳。職工租住市場租賃住房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支付房租的,每戶家庭(含單身家庭)最高月提取限額從2500元上調為3000元。
在減免方面,除減免房租外,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減免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對非居民用戶給予3個月應繳水費、電費、天然氣費10%的財政補貼,免收3個月單位生活垃圾處理費等。
在退稅和補貼方面,進一步加大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力度,在更多行業實施增值稅存量和增量全額留抵退稅,對餐飲、零售、旅游、交通運輸、文體娛樂、住宿、會展等困難行業企業給予一次性穩崗補貼,對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6月1日取消企業復工復產白名單制
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是當前各類企業非常關注的問題。針對復工復產卡點堵點,方案提出,取消企業復工復產復市不合理限制、擴大企業防疫和消殺補貼范圍、建立長三角產業鏈供應鏈互保機制、暢通國內國際物流運輸通道等政策措施,支持各行業領域復工復產復市,穩步提高企業達產率。值得注意的是,方案要求,6月1日起取消企業復工復產白名單制。
穩外貿、促銷費、擴投資
在拉動需求方面,方案圍繞穩外資穩外貿、促進消費加快恢復、發揮投資關鍵性作用等提出了一系列有力度的政策舉措,全面增強經濟內生動力。
在穩外資方面,方案要求,建立重點外資企業復工復產專員服務機制,啟用重大外資項目線上服務系統,提前啟動2022年上海市鼓勵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發展專項資金申報工作,進一步支持跨國公司在滬設立地區總部和外資研發中心,著力穩定外資企業預期和信心。
在穩外貿方面,加大出口退稅、出口信用保險等支持力度,鼓勵港航企業減免貨物堆存費和滯箱費,助力外貿企業履約訂單。
在促消費方面,以大宗消費為抓手,年內新增非營業性客車牌照額度4萬個,按照國家政策要求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對置換純電動汽車的個人消費者給予一次性10000元補貼;支持大型商貿企業和電商平臺發放消費優惠券,支持文創、旅游、體育產業發展,大力促進消費加快恢復;實施家電以舊換新計劃,對綠色智能家電、綠色建材、節能產品等消費按規定予以適當補貼,支持大型商場、電商平臺等企業以打折、補貼等方式開展家電以舊換新、綠色智能家電和電子消費產品促銷等活動。
在擴投資方面,加強城市更新規劃編制、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年內完成中心城區成片舊區改造,全面提速零星舊區改造,年內新啟動8個以上城中村改造項目。全力推動在建項目復工復產和新項目開工建設,支持擴大企業債券申報和發行規模,將新型基礎設施等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范圍,進一步發揮基礎設施REITs作用,充分引導和激發社會投資。
保企業、保民生
此外,方案圍繞資金、土地、人才、營商環境等方面提出了一批支撐保障性的政策措施。
比如,在保障企業方面,要加快涉企專項財政資金撥付和執行進度,完善專項資金使用和評價方式,統籌用于對經營困難的企業給予房租、貸款利息、擔保費、穩崗就業等補貼。支持中小微企業無縫續貸,深入實施“浦江之光”行動;按照國家政策要求,將商業匯票承兌期限由1年縮短至6個月,對民營企業債券融資交易費用能免盡免;降低市區兩級政策性融資擔保費率,實行貼息貼費政策。
在保障民生方面,多渠道穩定和擴大就業,加大培訓補貼力度,落實高校畢業生見習補貼、求職創業補貼等各項支持政策。優化人才直接落戶、居轉戶、購房等條件,吸引和留住各類人才。通過發放一次性補貼、愛心禮包等形式,保障困難群眾生活。
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持續開展各層各級領導干部“防疫情、穩經濟、保安全”大走訪、大排查,建立企業訴求快速回應和解決問題的服務機制,實施市場主體紓困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計劃,提高“一網通辦”全程網辦率,完善信用修復機制,加大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力度,穩定平臺企業及其共生中小微企業的發展預期。
在土地要素供給方面,方案要求盡快啟動土地市場交易,增加年度建設用地計劃。
上述一系列措施是市政府在評估了3月底已出臺的抗疫助企“21條”政策實施情況,并廣泛聽取各類市場主體的訴求和建議后,從實際出發制訂形成。
市政府表示,雖然疫情給上海經濟社會造成巨大影響,但是上海經濟發展的基本盤沒有改變,上海經濟長期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當前上海正處于經濟恢復發展的關鍵時期,當務之急就是要全力落實中央部署,保企業、保就業,努力穩住經濟基本盤。
6月1日起,上海進入公共場所和搭乘公交須持72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
5月29日10:00,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98場新聞發布會。
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尹欣通報:當前,本市疫情形勢持續向穩向好,全市疫情防控正處在向常態化防控轉換的關鍵時期。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現就調整和優化核酸檢測時間要求等事宜通知如下。
一、自6月1日零時起,進入有明確防疫要求的公共場所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員,須持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二、離滬人員仍需提供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24小時內抗原檢測陰性證明(持有24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可免除抗原檢測證明)來滬返滬人員需提供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三、對于機場港口、醫療機構、集中隔離、冷鏈物流等需定期核酸篩查的相關行業或崗位的從業人員,以及配送寄遞、城市保障等流動人員,按照國家和本市相關核酸檢測要求執行。
四、以上措施,后續將根據疫情防控形勢進行動態調整。特此通知
浦東一地列為中風險地區
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趙丹丹介紹:5月28日,我市新增29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和93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在29例本土確診病例中,10例在閉環隔離管控中發現,1例在相關風險人群篩查中發現,18例為無癥狀感染者轉歸確診病例。93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均在閉環隔離管控中發現。
昨天,浦東新區新報告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輕型),市、區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機制立即響應,全面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相關人員排查、采樣檢測和防控管理,落實相關場所及環境終末消毒等防疫措施。這例確診病例已轉運至定點醫療機構隔離治療。
截至5月29日8時,共排查到該病例在滬密切接觸者10人,均被集中隔離,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累計排查到密接的密接14人,均被落實管控,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累計排查篩查人員3168人,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累計排查相關場所的物品和環境樣本71件,其中2件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為陽性感染者的居家環境樣本),其余均為陰性。
根據本市目前疫情形勢和相關規定,經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研究決定,將浦東新區花木街道丁香路910弄列為中風險地區,上海市其他區域風險等級不變。
截至5月28日24時,在定點醫療機構接受治療的重型患者96例、危重型29例。5月28日,本市無新增本土死亡病例。截至5月29日9時:這次疫情全市已累計排查到在滬密切接觸者965174人,均已落實管控。
昨天,全市本土確診病例出院114例,無癥狀感染者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324例,他們將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監測,請社區妥善做好接返工作。
近階段,我們持續開展了基于三區劃分的“抗原+核酸”組合篩查。根據篩查結果,5月28日全市共劃分封控區816個,涉及人口數約25萬人;管控區6436個,涉及人口數約78萬人;防范區62928個,涉及人口數約2214萬人。
出院、出艙人員居家健康監測后3個月內,不納入社區篩查,如需核酸檢測,請憑紙質版或電子版《解除醫學隔離證明》,代替原有核酸碼,自行前往常態化核酸檢測點進行檢測。同時,請務必采用單人單管檢測。
浦東新區陽性感染者14天內未離開過居住地
浦東新區副區長晏波介紹:5月28日,浦東新區新增一例在社區篩查中發現的陽性感染者,我們隨即啟動了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機制,落實了相關防控措施,具體情況如下:
這位陽性感染者是一位男士,29歲,居住于浦東新區花木街道丁香路910弄。目前,該陽性感染者已轉運至浦東醫院隔離治療,臨床檢查有發熱、咳嗽、咽痛等癥狀,肺部CT無新冠肺炎影像學特征,被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輕型)。經查,該陽性感染者已完成新冠病毒疫苗2劑次接種。
針對該陽性感染者,我們已開展了流行病學調查、風險人員排查、核酸采樣檢測和社區管控消毒等相關處置工作。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該陽性感染者14天內未離開過居住地,活動軌跡僅限于居住小區內。目前,我們對花木街道丁香路910弄已落實封閉管理和環境終末消毒等防控措施;對排查到的密接和次密接,均已落實相應隔離管控措施。
社會面有零星新增陽性感染者流調溯源工作如何開展?
有記者提問,本市社會面有零星新增陽性感染者,相關流調和溯源工作目前開展如何?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吳寰宇介紹:近期,我市社會面零星新增報告幾例陽性感染者。疫情發生后,在市防控辦應急處置工作專班的協調指揮下,市、區兩級疾控中心按照常態化疫情防控“2+4+24”要求,依托三公(工)集中辦公和現場協同的流調溯源工作機制,衛生健康、公安、工信、通管、大數據中心等部門利用大數據等手段匯聚多源數據,支持風險場所判定和管控、風險人員判定、落位、追蹤和管控等工作,力爭第一時間控制疫情傳播和擴散。
以青浦區徐涇鎮迮庵村(楊巷西區)流調工作為例:市應急處置專班接報后,立即開展流調排查和應急處置工作,落實相關人員管控。目前已連續開展多輪核酸篩查,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對涉及軌跡環境檢測結果顯示,除病例居住樓棟外,其他均為陰性。綜合實驗室基因測序、流調軌跡排查等結果顯示,該起疫情可能與該鎮轄區內一工地疫情外溢高度關聯,社區傳播可能性小,風險基本可控。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快、隱匿性強,感染后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鎖定感染源頭的難度。
目前,市、區應急處置專班正在抓緊開展其他本土疫情的流調溯源工作。
浦東新增中風險地區是否影響區內復工復產?
有記者提問,浦東新區新增了中風險地區,是否影響區內復工復產?目前復工復產的總進展如何?哪些行業復工率比較高?
浦東新區副區長晏波介紹:近階段,浦東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基礎上,圍繞重點產業領域和重要功能性機構,正在分階段、分類型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保障產業鏈供應鏈有序運轉、生產生活有序恢復。截至5月28日,全區近1700家生產型重點企業復工復產,450家重點金融機構、580家重點外貿企業保持或恢復經營。同時,以點代鏈,推動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協同復工達產。
為保障市民基本生活,我區累計開業商超便利店660家,恢復菜市場營業41家。目前,購物中心正在分批開放,前灘太古里、八佰伴等地標商業已開門迎客。電商網點持續開放,電商前置倉開業率達88%。
為服務市民公交出行,特別是為滿足市民前往火車站、醫院和商超等出行需求,以及陸家嘴(600663,診股)金融城、張江科學城等重點區域復工復產出行需求,從5月22日起,我區陸續恢復了163條公交線路,明天還將恢復151條線路,實現公交除跨區線路外全部恢復。
為做好行政服務工作,企業服務中心已恢復線下業務,實行“5+2”全天候接待,實現午休不打烊、服務不停歇。明天,全區社區事務受理中心也將全面恢復服務。
關鍵詞: 上海推出八方面50條政策措施 經濟恢復 上海復工復產 助企紓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