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多個“保險+期貨”項目加速落地,在積極規避農產品價格波動的同時,為廣大農戶帶來了產量和收益雙豐收。一些項目引入了養殖利潤指數保險內容,還有的項目積極探索“保險+期貨+銀行”新合作模式。經過多年創新發展的“保險+期貨”模式已在全國多個地區落地生根、碩果累累。
保“價”又保“量”
“去年我種了500多畝玉米,我們村里的種植大戶都購買了保險,價格和產量方面都有了保障。大家心里更有底了,我們非常感謝政府的宣傳與支持。”剛剛拿到“保險+期貨”賠付款的山東武城縣種糧大戶邱中輝欣喜地說。
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9月份以來,華泰期貨、五礦期貨、南華期貨、徽商期貨和大有期貨等多家期貨公司宣布“保險+期貨”項目順利完結,涉及的品種包括生豬、大豆、雞蛋、玉米、尿素和蘋果等多個期貨品種。這些項目幫助涉農主體有效規避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實現了穩健、可持續經營。
以蛋雞養殖領域為例,其具有明顯的周期性。在養殖利潤較高的階段,養殖戶會著力擴充產能,隨之蛋雞存欄量上升,未來蛋雞價格下行的壓力不斷累積,使得整個蛋雞養殖業面臨較大的價格風險。由于中小養殖戶對于市場宏觀走勢的判斷方面有一定局限性,不少期貨公司聯手保險公司開展了雞蛋“保險+期貨”項目,助力蛋雞養殖戶抵御市場價格風險,力求穩產保供。
例如,由華泰期貨聯合中華財險廣東分公司開展的肇慶市雞蛋“保險+期貨”分散養殖項目近日順利啟動。該項目為當地的蛋雞養殖戶3006噸雞蛋提供了約2687萬元價格風險保障。
生豬作為我國規模最大的農副產品,市場規模近萬億元。近年來,受非洲豬瘟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生豬價格波動,加大了養殖企業及養殖戶生產經營的不確定性。通過生豬“保險+期貨”項目,養殖戶可以間接將生豬價格波動風險有效分散到期貨市場,鎖定育肥豬售價,保障養殖收益。
2022年5月,金瑞期貨聯合人保財險贛州分公司借力“大商所農保計劃”的支持,與地方農業農村局、金融服務中心達成豬飼料“保險+期貨”試點項目合作意向。該項目優先服務江西省贛縣區已脫貧建檔立卡戶,兼顧其他本土養殖戶,總計承保玉米約7500噸、豆粕約2200噸。同期入場的安定區項目,服務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養殖戶約1200戶,承保玉米約14000噸、豆粕約3500噸,同樣為養殖戶飼料端成本提供保障。借助豬飼料“保險+期貨”的實施,可以降低生豬養殖成本上漲對養殖戶的沖擊,保障養殖戶養殖成本,引導產業平穩健康發展。
繼糧食、蔬菜之后,目前蘋果產業已成為我國第三大農業種植產業,也是我國目前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農業產業。近年來,蘋果價格波動頻繁,“果賤傷農”“增產不增收”等問題浮出水面。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由華泰期貨、五礦期貨主導的山東省平度市“保險+期貨”項目于2022年10月27日圓滿結束。此次項目覆蓋1家涉農企業、3家農業合作社以及35家農戶,總計3800噸蘋果。在項目開展前期,經過多月的實地考察和討論,華泰長城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結合當地蘋果種植及銷售情況,建議選擇采用增強型亞式看跌期權結構,為當地農戶對沖市場價格波動風險。最終該蘋果“保險+期貨”項目周期定于蘋果收獲期——2022年9月27日至10月27日。一個月的保險期內就已順利賠付72.82萬元,每噸蘋果可獲賠191.63元。該項目的實施使得“果賤傷農”“增產不增收”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解決,同時也促進了當地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
自2016年“保險+期貨”被首次寫入“中央一號文件”以來,試點范圍不斷擴大,涉及農產品種類不斷豐富,有效幫助農戶規避農產品價格波動所帶來的市場風險。期貨機構也持續推進業務模式創新升級,同時積極聯合金融機構實施項目,擴大試點覆蓋面和惠及主體。中國期貨業協會10月27日發布的最新一期期貨行業鄉村振興工作信息顯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在結對幫扶工作方面,已有127家期貨經營機構與519個脫貧縣(鄉、村)簽署了1029份結對幫扶協議。在資金投入方面,行業累計投入幫扶資金達14.63億元。
探索價格保險新模式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期貨交易所、保險公司、期貨公司等多方參與主體的不斷探索下,經過多年創新發展的“保險+期貨”模式已在全國多個地區落地生根、碩果累累。項目模式也從單一的價格保險,發展成為保障程度更為深入的收入保險。項目參與主體也不再局限于期貨公司和保險公司,而是拓展到包括銀行、農資農具供應商,收購企業等更加多元的角色。
據南華期貨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7月,公司聯合中華聯合財產保險江蘇分公司開展的江蘇首單政策性生豬養殖利潤指數保險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為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2000頭生豬提供了逾303萬元養殖利潤風險保障,如東縣政府補貼50%項目保費,農戶自繳50%項目保費。該試點模式為“保險+期貨”價格保險的新模式,養殖戶投保后,一旦受到生豬、飼料任一期貨價格因素的影響導致生豬養殖利潤指數結算值低于承保約定的生豬養殖利潤目標值時,即可享受理賠。生豬養殖利潤指數保險為養殖戶兜底了生豬養殖利潤,彌補了由于生豬價格下跌及飼料價格上漲造成的損失,增強了養殖戶生豬養殖的信心,助力生豬市場穩產保供。
此外,今年由部分期貨公司、北大荒集團和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共同實施的“2022年大商所農保計劃大豆振興項目”開始入場交易,標志著該系列項目期貨端正式啟動。該系列項目涵蓋北大荒集團北安分公司、九三分公司、牡丹江分公司等三大墾區大豆共56.2萬畝、9.05萬噸。試點項目的實施,充分保障了北大荒墾區豆農的種植效益,有效銜接了政策性種植成本保險,有利于落實國家大豆擴種增產的政策要求。同時,項目引入建設銀行、農業銀行、農商銀行參與,積極探索“保險+期貨+銀行”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