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11月5日,伯克希爾公布三季報,當季營收769.34億美元,同比增長9%,去年同期為705.83億美元;第三季度歸屬于股東凈虧損26.88億美元,差于去年同期的凈利潤103.44億美元,但已經遠好于二季度437.55億美元的凈虧損。
伯克希爾凈利劇烈波動是因為投資和衍生品的收益和損失也需要計入財報,第三季度投資和衍生品凈虧損104.49億美元,第二季度曾巨虧530.38億美元。
另一方面,伯克希爾經營利潤大幅增長。第三季度經營利潤為77.61億美元,同比增長20%,包括伯克希爾旗下保險、鐵路和公用事業等眾多業務的利潤。
糟糕市場環境仍是最大拖累
隨著美聯儲緊縮風暴愈演愈烈,風險資產遭遇巨大沖擊,美國經濟衰退風險也不斷升溫,今年前三個季度美股均錄得下跌。納指第三季度跌4.11%,標普500指數跌5.28%,道指跌6.66%。伯克希爾A股第三季度也下跌0.61%,B股下跌2.20%。
投資者目前情緒謹慎。美國銀行11月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投資者正以2020年以來最快的速度逃往現金基金。截至11月2日的一周內,現金基金的資金流入高達621億美元。
更糟糕的是,美聯儲暫停加息仍遙遙無期。11月2日,美聯儲再度激進加息75個基點至3.75%-4%。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警告稱,利率距離適宜水平還有一段路,現在討論美聯儲何時可能暫停加息“為時過早”,美聯儲將轉向“更緩慢、更長時間”的加息方式,最終利率水平將高于先前預期。
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經濟學家Seth Carpenter警告稱,如果有必要,美聯儲可能準備讓經濟放緩持續到2025年左右,以將通脹率降至2%的目標水平。美聯儲轉向更漸進的緊縮政策,可能意味著它現在更傾向于在較長時間內抑制價格飆升,而不是通過引發短期但嚴重的衰退來實現這一目標。
整體而言,緊縮沖擊下美股短期內或無望迎來反彈。美銀首席投資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預計,由于通脹居高不下且勞動力市場保持韌性,美聯儲短期內不會調整政策。美聯儲只有在經濟衰退發生后才會結束緊縮政策,屆時美股的壓力可能會減輕。
三季度股神投資動作寥寥
整體而言,在市場“熊氣彌漫”的三季度,股神投資動作寥寥。
截至2022年9月30日,伯克希爾持有約1090億美元的現金和短期證券,略高于截至6月30日持有的1054億美元。回購方面,伯克希爾第三季度耗資10.5億美元回購股票,第二季度回購額為10億美元,前三個季度總回購額為52.5億美元。
押注西方石油成了巴菲特三季度為數不多的投資行動之一。在對西方石油公司的持股超過20%后,伯克希爾第三季度首次將西方石油的業績納入財報。包括認股權證在內,伯樂希爾擁有西方石油近30%的股份。
在巴菲特持續加碼買入西方石油后,投資者可以“抄作業”嗎?摩根大通分析師John Royall告誡投資者,不要僅僅因為股神的買入而跟進。“總而言之,我們認為西方石油執行力良好,資本結構轉變仍有發展空間,但在伯克希爾買進其普通股的推動下,該股表現優于大盤,由于伯克希爾的最終意圖并不明朗,我們保持場邊觀望。”Royall給予西方石油中性評級,目標價為61美元,11月4日西方石油收盤價為73.27美元。
三季度巴菲特另一項大動作是,持股14年首次減持了比亞迪。8月30日,港交所文件顯示,伯克希爾·哈撒韋在8月24日出售了133萬股比亞迪H股,平均價格277.1016港元/股,以此計算這筆減持套現近3.69億港元。在那之后,巴菲特繼續進行了一些小幅減倉。比亞迪則表示,股東減持行為系股東投資決策,不做過度解讀,目前公司經營情況健康,一切正常。
巴菲特小幅減持的同時,比亞迪的業績表現依舊亮眼,今年前三季度營收2676.88億元,同比增長84.37%,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車業務增長;歸母凈利潤93.11億元,同比增長281.13%。此外,比亞迪10月新能源汽車銷量21.78萬輛,同比增長168.9%,相當于第二名特斯拉的三倍。
整體而言,巴菲特的投資步伐依舊穩健,更看重長期價值而非短期波動。截至9月30日,伯克希爾總投資的公允價值約73%集中在蘋果(1265億美元)、美國銀行(312億美元)、雪佛龍(244億美元)、可口可樂(224億美元)、美國運通(20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