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業績持續高增長,中長期成長邏輯清晰。公司Q3 實現銷售收入 632.91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92.58%; 實現歸母凈利潤 26.16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63.47%;實現扣非凈利潤 25.87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75.73%。公司預計2022 年全年實現凈利潤95.45 億元–98.99 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5%-40%。在消費類電子系統級整機新產品表現優異,老產品端持續保持領先市場地位,結構件整合順利,規模優勢凸顯。在汽車板塊,公司進一步明確 Tier1 核心零部件的戰略目標,與奇瑞集團搭建 ODM 共同造車平臺,為公司核心零部件業務提供 0-1、1-10 的重大發展機遇。通訊板塊在原有高速互聯及射頻產品基礎上,著力發展散熱及服務器等新產品領域,進一步垂直整合。 手機組裝與結構件爬坡順利,手表份額有望繼續提升。公司系統級手機組裝以及結構件業務進展順利,后續有望貢獻明顯凈利潤增量。可穿戴業務份額有望繼續提升,我們預期手機組裝新案子在客戶持續推進,長期向好。公司始終專注于精密制造本業,為客戶提供完整的綜合解決方案。隨著手表組裝以及SIP 等產品份額逐漸提升,以及大客戶的產品不斷升級,公司消費電子業務有望持續增長。多年來的前瞻布局與深耕細作,實現了公司業績的持續高速成長。公司堅持與大客戶全面合作,將高度關注及參與大客戶的其他重要產品線。 緊握汽車電子發展黃金機遇,產品布局廣泛。立訊從2011 年開始布局汽車電子業務,公司針對汽車板塊進行了長期性規劃,目前,公司已形成汽車線束(整車線束、特種線束、充電槍等)、連接器(高壓、低壓、高速、Busbar 等)、智能新能源(PDU、BDU、逆變器、儲能等)、智能網聯(路測單元、車載通訊單元等)、智能駕艙/控制(域控制器、信息娛樂系統、多媒體儀表)等主力產品線,發揮國內外資源協同效應,從零件、模塊、次系統到整系統方案均已實現核心產品的完整布局,為客戶持續提供技術和商務雙指標全球化競爭力的產品和方案。伴隨著消費電子在汽車應用上的普及,公司在消費電子深耕多年的技術經驗積累和客戶資源將可以讓現有的汽車板塊更好地把握住趨勢,進行更深入的產品開發以及客戶擴展。公司與奇瑞成立合資公司,加速Tier one 布局,我們預期在明后年將開始為公司貢獻增量,為公司在未來三個五年內實現成為全球汽車零部件Tier 1 領導廠商的中長期目標打下了良好基礎。 盈利預測與估值建議:公司在消費電子領域不斷擴大產品線以及提升自身的市場份額,通信、數據中心、工業及汽車電子也成為公司發展和業績貢獻新動力。我們預計2022E/2023E/2024E 年實現營收2155.25/2694.06/3367.57 億元,同比增長40.0%/25.0%/25.0% , 歸母凈利潤98.57/130.80/171.10 億元, 同比增長39.4%/32.7%/30.8%,目前股價對應的PE 為23.3/17.6/13.4x,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預期,汽車電子業務導入不及預期。【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關鍵詞:
002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