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李愿 北京報道
【資料圖】
“上周五不少銀行給我發短信,提醒開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看了相關新聞后,覺得個人養老金制度挺好的,馬上就在我最看好的一家銀行開了一個,但是今天準備投資發現,只能買基金,儲蓄、理財、保險都買不了。”11月28日,一位在北京工作多年的王女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11月25日,人社部宣布我國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進入實施階段,同時多家銀行宣布該行個人養老金業務可開始辦理。據銀保監會發布的首批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機構名單顯示,共計23家銀行可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6大行、12家股份行、5家城商行。
不過,并非所有銀行在11月25日即可辦理個人養老金業務,且開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后,也并非即刻就可以投資符合規定的儲蓄、理財、基金、保險等產品。
23家銀行開戶業務未同步落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在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http://si.zwfw.mohrss.gov.cn/index.jhtml)網站首頁,有“個人養老金”欄目。在欄目中,可以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也可在銀行開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時同步開立),查詢打印繳費憑證,還可以查詢個人養老金產品目錄、商業銀行個人養老金業務開辦情況。
2022年11月28日截圖
在商業銀行個人養老金業務開辦顯示,目前23家銀行有辦理商業銀行個人養老金業務的資格,但實際上仍有多家銀行不可辦理個人養老金業務,如中國銀行(601988)、華夏銀行(600015)、渤海銀行、恒豐銀行、上海銀行(601229)、江蘇銀行(600919)、南京銀行(601009)。
11月25日,有多家銀行公告稱,即刻其可以開立個人養老金業務,但上述銀行未發布相關信息。不過,也有銀行表示,可以預約開戶。如,11月26日一位中國銀行客戶經理在朋友圈宣傳稱,“中國銀行開放預約個人養老金,最高贈50元好禮。”
與之類似的還有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證監會發布的名單顯示,有16家銀行入選,包括6家大行、8家股份行和2家城商行,但目前僅有11家在銷售個人養老金基金,包括農業銀行(601288)、中國銀行、光大銀行(601818)、廣發銀行、北京銀行(601169)5家暫不可銷售。
不過,11月25日,農業銀行表示,該行現已全面開放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開立、繳存、領取、公募基金購買等服務,并將陸續提供個人養老儲蓄、理財產品、保險產品的交易、咨詢等服務。
“根據證監會公布的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郵儲銀行已優選上線多只績優養老金基金產品,涵蓋養老目標日期基金及養老目標風險基金兩大類,便于投資者根據退休日期、風險偏好等匹配相應產品,同時調降養老金基金管理費、托管費等,讓利于民,更好服務廣大投資者。”郵儲銀行宣傳稱。
理財產品均暫未上線
在“個人養老金產品目錄”欄,可查詢目前可購買的個人養老金產品,比如基金類產品共有129只、保險類產品共有7只,而儲蓄類、理財類目前暫時無法查詢。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在個人養老金正式落地前,基金行業平臺中國結算公司、保險行業平臺中國銀行保險技術公司已分別公布過上述個人養老金產品信息,而理財行業平臺中國登記托管中心暫未發布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名單。
個人養老金理財除養老理財外,還包括其他投資風格穩定、投資策略成熟、運作合規穩健,適合個人養老金長期投資或流動性管理需要的其他理財產品。儲蓄產品包括特定養老儲蓄在內的銀行所發行的儲蓄存款。
“目前在銷售的基金類、保險類產品(保險渠道可買)是現有產品,可以隨時購買,而此前發行的養老理財開放期大部分都很長,即使列入到個人養老金產品,也不一定在開放期內,仍可能買不到。”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稱。
為此,有理財公司表示正積極開發個人養老金理財。如工銀理財稱,該公司已經做好了各項準備工作,將在履行監管報備等手續后第一時間推出首批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中郵理財稱,該公司積極開展籌備工作,制定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方案,加快推動首批產品發行,推動個人養老金業務平穩起步、健康發展。
對于儲蓄產品,不少銀行未進行相關詳細介紹,實際進度也不一。如工商銀行(601398)稱,該行已積累了豐富的產品經驗,在業內首發特定養老儲蓄產品(注:僅試點城市可買),并發行了符合養老儲蓄要求的多種期限儲蓄產品(實測普通儲蓄也可買);廣發銀行稱該行已發行符合養老儲蓄要求的多種期限儲蓄產品;光大銀行APP暫僅展示基金類產品。
(作者:李愿 )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王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