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人民銀行宣布,將于12月5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降準將對銀行業績有哪些影響?交通銀行管理層今日在2022年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此次央行降準,有利于商業銀行增加資金頭寸,降低資金成本,對息差亦有正面影響。
【資料圖】
從息差情況來看,前三季度交行的凈息差為1.50%,同比下降5個基點,第三季度單季凈利息為1.46%,環比二季度下降3個基點。
“今年以來受LPR下行等因素影響,貸款定價呈逐步下降態勢,前三季度,交行新發放對公實質性貸款利率較去年全年下降39個基點,但絕對水平及變動趨勢好于對標同業(四大行+招行)平均水平。”交行首席風險官林驊在分析息差走勢時表示,另在負債端,受到企業及居民消費意愿下滑等影響,存款出現定期化情況,存款成本呈現一定程度的“剛性”。
除降準對業績影響外,交行管理層也對市場關注的支持房企融資、理財產品凈值波動、資本補充等問題進行了一一回應。
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 已對不良計提了充分撥備
上周以來,多家銀行為房企送出融資“大禮包”。其中,交行與萬科集團、美的置業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將分別提供人民幣1000億元、200億元的意向性綜合授信額度以及多元化融資服務。
對于后續的銀企合作,交行董事會秘書顧生表示,將繼續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信貸資源重點向三大都市圈、成渝雙圈等具備產業、人口導入地區傾斜,向經營財務策略穩健的優質房地產企業傾斜,向區位和成本優勢明顯的住宅項目傾斜。
在化解房地產領域風險方面,管理層在業績會上披露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對公房地產貸款不良余額99.20億元,環比6月末增5.17億元;9月末的不良貸款率為1.95%,較6月末上升0.05個百分點。
對于對公房貸不良有所上升,交行表示,前期對房地產領域出險企業涉及的項目進行了全面排查,按照實質性風險判斷原則,將符合不良特征的房地產項目貸款下遷不良,“對房地產貸款出現的不良,已經計提了比較充分的撥備”。林驊稱。
理財產品破凈率已大幅下降
今年以來,分別由于股市及債市出現較大幅度調整,銀行理財產品的凈值出現了兩次明顯的波動。尤其是近段時間債市的震蕩調整,對以投資固收類債券為主的銀行理財產品帶來較大沖擊。
在這一輪市場下跌過程中,銀行理財公司采取了哪些應對措施?據顧生介紹,一是做好客戶陪伴,引導投資者長期投資;二是全面提供營銷支持,加大直播、路演場次;三是加強投資運作,優化存續產品大類資產配置,加大非標資產組織力度,嚴控產品波動率,清晰刻畫產品的風格特征。
“隨著債券市場好轉、股票市場反彈,目前交銀理財產品規模達標率及數量達標率逐步恢復,破凈率大幅下降并處于行業低位。”顧生介紹說。
暫無配股或增發新股計劃
今年9月,央行、銀保監會發布2022年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其中交行仍位于第三組,附加資本要求為0.75%,即資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是11.25%,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是8.25%。
業績顯示,截至三季度末,交行的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4.41%、10%,均滿足上述監管要求。
“隨著規模穩定增長,未來交行有可能進入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序列。但單從資本(不含TLAC要求)這個問題看,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附加資本要求僅額外增加了0.25%,總體上對資本充足率(不含TLAC要求)的影響較小。”顧生表示。
顧生進一步稱,從TLAC要求看,根據監管要求,2022年后入選的銀行需在三年和六年內分階段達到TLAC監管要求,這有一定緩沖期。假如未來交行成為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將提前研究并做好TLAC合格債務工具的發行準備。
此外,還有投資者在業績會上提及有無配股計劃。對此,交行管理層回應稱,“目前暫無配股或增發新股計劃”。
“明年,中國版《巴塞爾協議III》(以下簡稱‘巴III’)有望推出,正積極關注監管資本辦法修訂最新進展,做好‘巴III’落地實施準備。”顧生表示,從測算情況看,新“巴III”計量規則較現行規則總體略微寬松,將會對交行資本充足率起到一定程度的正面支撐作用,將結合市場情況,擇機選擇二級資本債、永續債等融資工具進行資本補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