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第4條能源進口戰略通道,中緬油氣管道從中國西南邊陲瑞麗入境,向國內供應原油天然氣。德宏輸油氣分公司管轄中緬原油、中緬天然氣、云南成品油(安保線)1390公里管線,下轄瑞麗作業區、保山作業區、大理作業區、保山搶修中心四個基層單位。
(瑞麗作業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其位于我國西南邊陲,地處橫斷山脈的南延部份,屬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氣候多變,雨熱同期,巡檢環境潮濕,道路濕滑,且野外毒蟲肆虐,威脅巨大。傳統人工巡檢需要巡檢員深入山地、密林、農田等復雜地形,各種不確定因素時刻威脅人員安全,人工巡檢也無法精準覆蓋到管道左右兩側各318米范圍。
(人工巡檢跨越自建竹橋)
(人工冒雨在芭蕉地內巡檢)
針對德宏油氣管道復雜的野外作業環境,大疆合作伙伴咸亨國際采用了經緯M300 RTK無人機平臺+禪思H20飛行負載為組合的巡檢方案。高性能的飛行平臺搭配高清可見光變焦相機和其他智能傳感器,為不同環境下的輸油氣管道作業難題提供優質解答。
精準的航線是無人機自動巡檢的第一步。
根據客戶單位提供的管道數據、高后果區、特殊區域巡檢內容(管道左右318米)和頻次要求(日巡),基于衛星地圖規劃初步航線并進行正射數據采集。
(衛星地圖規劃航線與大疆智圖規劃航線)
將采集的圖像數據導入大疆智圖建出管道走向的正射二維圖,參照正射二維圖和地形對航線進行優化。優化后的航線,起降點更少,可大幅減少轉場次數,無人機電池得到有效利用,提高巡檢效率。
通過無人機巡檢方案,巡檢人員無需深入密林、跨越溝壑,避免了安全隱患的同時提升了巡檢效率。作業時可在軟件中對正射二維圖上標注管道中心點及緩沖區域,并識別標注施工、占壓、地表破壞等風險點位置,第一時間通知附近的巡檢員進行現場復核處置。
(風險點標注)
在巡檢1公里、要求相同巡檢質量的情況下,人工巡檢需要30-40分鐘,無人機以10m/s的速度僅需100秒。瑞麗作業區管轄65公里管段,傳統人工全線巡檢至少需要4天,采用無人機巡檢僅需1天,極大提高了巡檢效率。
疫情特殊時期,利用無人機只需到達特定起降點,即可通過拍照、錄像、畫面實時回傳完成巡檢,避免人員接觸的同時,可以覆蓋部分因疫情防控無法到達的管段。
隨著數據庫的建立和完善,德宏輸油氣分公司后期將推進風險點自動識別,逐步構建空地聯合智能巡護機制,探索山地管道智能巡檢模式,努力實現“建設一流山地管道企業”的愿景。
未來,大疆也將聯合廣大生態合作伙伴,推動無人機等智能巡檢技術持續創新,加速管網巡護工作智能化、無人化發展!
【廣告】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廣告,相關素材由廣告主提供,廣告主對本廣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本網發布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廣告內容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