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南華研究院 戴朝盛Z0014822
12月,非農新增就業22.3萬人,前值25.6萬人,預期為20萬人,再次超預期。但是,10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從28.4萬人下修至26.3萬人,11月份非農新增就業人數從26.3萬人下修25.6萬人,二者合計下修2.8萬。若考慮到下修數據,其實12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甚至略低于預期。在非農新增就業人數持續穩健表現下,當前非農就業總人數已高達1.54萬億,超過疫情前(2020年2月)123.9萬人。
圖1:新增非農就業人數與非農就業總人數走勢
數據來源:Wind 南華研究
從企業調查來看,相對于11月來說,新增人數減少量主要來自于政府部門,政府部門12月僅增加0.3萬人,而11月增加5.4萬人。單看私人部門的話,12月新增非農就業22萬人,高于11月的20.2萬人。細分來看,商品部門較11月增加1.3萬人至4萬人。服務部門依然是就業主力軍,新增18萬人,略高于11月的17.5萬人。其中主要依賴行業為醫療保健和社會救助,以及休閑和酒店業。前者對應新冠疫情的影響,加之,12月變異毒株XBB.1.5席卷美國,而后者對應服務業的強勢復蘇,12月的圣誕假期正是各類服務消費旺季。
表1.:新增非農就業人數行業分布
數據來源:Wind 南華研究
從家庭調查來看,12月失業率僅為3.5%,與疫情前持平,低于11月的3.6%(11月失業率初值為3.7%,下修0.1個百分點)。而勞動參與率則上升0.1個百分點至62.3%。南華研究認為勞動參與率的提升意味著加入勞動力大軍的人更多了,通常會抬升失業率或者抑制失業率的下降速度,但12月的情況確是勞動參與率提升的同時,失業率有了比較明顯的降幅,表明家庭調查角度來看,就業市場確實表現優異。
從勞動參與率的分布來看,無論是16-24歲的青年人口,25-54歲的就業主力軍或者55歲及以上的偏老年人口,勞動參與率均有提升,表明各年齡段加入勞動力市場的意愿均有所抬升。
圖2:各年齡段勞動參與率(%)
數據來源:Bloomberg 南華研究
薪資增速也是一大亮點,從數據上看,平均時薪同比增速從11月的4.8%下行至4.6%,值得注意的是11月的平均時薪同比增速初值高達5.1%,所以這個數據其實有了很大的松動。在失業率繼續下降,新增非農就業人數依然表現強勁的情況下,南華研究認為薪資增速大幅下降讓美聯儲官員口中的“軟著陸”有了更多的數據支撐。
圖3:平均時薪同比增速修正前與后對比(%)
數據來源:美國勞工部 南華研究
綜合來看,當前每個工人依然對應1.8個職位空缺,就業市場依然緊張,離鮑威爾口中的新增10萬人距離還很遠。但是我們看到數據發布后,美指下跌,美股大漲,說明市場更多走的還是薪資增速下滑,通脹預期回落,美聯儲放緩加息的邏輯。
但基于當前美國就業市場的緊張程度以及服務消費的韌性,南華研究對于美聯儲加息高度更高、降息時間更遠的觀點保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