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
春節假期結束,返程的人們帶回了滿滿當當的行李箱,里面裝著的是美食,也是家的味道。
【資料圖】
貴州六盤水人皓澤所帶的美食中,最大一部分是“媽媽牌”。“從我要返京的前兩天,媽媽便開始了準備。”皓澤介紹,糯米飯、火腿腸、臘肉、鹵味,幾乎都出自媽媽的手。她細心地將糯米本身與配料分開包裝,糯米飯配料里有花生米、酸蘿卜、油炸土豆丁、脆哨等,分開包裝能最大程度保證糯米飯的新鮮度。回北京后,只需要將糯米與配料拌起來就可以吃了。
小秦的家鄉是河南開封,帶回了小籠包、花生糕、油炸花生等8種食物。在外工作離鄉十多年,對家鄉的惦念往往從一口美食開始。兩年未回鄉過節的小秦,春節期間回到開封的第一天就是回味一下家鄉的名吃小籠包,最饞這一口。
“在兒時的記憶中,小籠包是過年必吃的美味。那個時候,我們一大家子聚在一起,都會到小籠包老店聚餐。”小秦說,返程前,家人專程到知名老店購買一大袋速凍包裝的小籠包,袋子下邊還放了些冰袋,以便做好路途上的冷藏。
青川來自山東諸城。每次離家,母親都給青川準備大包小包的美食。今年,青川帶回了母親親手制作的香腸和紅糖開花饅頭:“紅糖開花饅頭是母親的拿手絕活兒,每次回家她便早已準備蒸好一鍋,讓我盡情享用。從小到大獨愛母親制作的紅糖開花饅頭,香甜可口,蓬松暄軟。”
“以往每次從家離開總要背很多東西,今年回家前就想再也不帶吃的走。可真到離開時,還是帶了很多。”河北張家口人李嘉介紹,有的是家人買的,比如柴溝堡熏肉、蔚縣豆糊糊。還有的是家人親手做好的,比如包子、燉好的糖醋帶魚、肉腸等。閱讀全文>>>
返京高峰持續。今天預計有60萬人抵京,多座火車站已增設夜間免費擺渡車。
在北京西站地區的一處出租車調度站內,工作人員引導旅客乘坐免費擺渡車。北京西站地區管理辦公室供圖
根據目前鐵路售票數據預測,今明兩日仍將是返京高峰,這樣的客流高峰時段或將持續至1月30日(正月初九)。
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西站、北京豐臺站等火車站都開行了夜間的臨客列車;為方便旅客在地鐵停運時段仍可順利離開火車站,各相關站區除協調夜班公交增加運力外,還加開了夜間免費擺渡班線,通達一些集中居住區和相對好打車的區域。
北京西站地區設置了10余輛免費擺渡車,分別開往長椿街、航天橋、六里橋等地區;加開了2條免費接駁專線,安排了多輛大巴車循環運行,目的地分別為國貿和西紅門區域,方便旅客盡快疏散。北京豐臺站地區在南廣場、出租車調度站設置了8輛擺渡車,通達洋橋、六里橋地區,按照最長等候時間不超過15分鐘的原則發車。
為了讓夜間到站的旅客了解相關接駁信息,各火車站地區也加強了宣傳提示。目前,北京豐臺站地區已經在出站通道內加裝了一面較大的電子信息屏,可清晰顯示各種交通工具的換乘和運營時間,并動態更新地鐵延時情況和夜間擺渡班車的運營信息。此外,在北京站、北京朝陽站也都更新了類似的電子信息屏。閱讀全文>>>
作為疫情后的首個長假,今年春節“黃金周”成為經濟復蘇的“開門紅”。我們梳理了一組數據,看看這個春節,你都把錢花哪兒了。一圖看懂>>>
多項數據均表明,消費迎來全面復蘇。何時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市場研究部副主任張繼行表示,今年春節假期的消費情況的確超預期,春節檔電影總票房超67億元,是歷史第二高成績,美團、京東、阿里發布的數據也顯示消費復蘇強勁,主要原因是隨著防疫政策的進一步優化,居民累積的消費需求,特別是線下消費需求得到集中釋放,再疊加各地促消費政策不斷細化落地,帶動了消費復蘇。
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表示,展望今年整個消費市場,仍將呈現平穩修復態勢,尤其是二季度,疫情邊際影響進一步減少,春節后,各行各業也投入到積極的生產經營中,再疊加去年二季度的低基數,今年二季度消費會迎來比較強勁的反彈,但是否會出現報復性消費還有待商榷。
“至于何時才能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從數據來看,盡管今年春節期間旅游消費旺盛,但仍只恢復至2019年的七成多、八成多的水平,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之前3年疫情對居民個人、家庭的財富以及消費信心都產生了深遠影響,這些影響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即所謂的疤痕效應,不可能一蹴而就地恢復,參考其他開放時間更早的國家的經驗,他們的消費也沒有很快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大概需要一兩個季度甚至三個季度或更長時間來消化。”付一夫表示。
張繼行則認為,今年消費將會呈現逐步恢復的態勢,但是何時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還要綜合看經濟走勢、居民收入走勢以及擴內需、促消費政策的出臺落地情況等。“之前我們判斷,疫情的‘疤痕效應’會對居民消費造成一定影響,但現在看來,隨著經濟的復蘇和平穩向好、刺激消費的政策措施的進一步出臺,消費信心會得到提升,這種趨勢會逐漸緩解。”閱讀全文>>>
春節消費紅火,旅游業迎來了久違的旺季。不過,個別地方再次出現了宰客現象。
近日,有網友發布視頻并配文稱:在北海就餐消費時被宰“4個菜1500塊”。截圖來自社交媒體視頻
熱門旅游地海南三亞,1月27日公布的5起旅游市場典型違法案例中,多數就是調換海鮮材料、未落實裸秤銷售、私改價格等熟悉的套路。另一個旅游地廣西北海,也有游客反映就餐消費時被宰,“4個菜1500塊”。
“北海市場監管”官方微博1月28日發布通報稱,當地執法部門經與市內多家同檔次餐廳進行價格比對,該店定價基本符合春節期間海鮮餐飲消費價格;經與北海海產品市場當日價格比對,該店四類海鮮產品經加工、烹飪后的價格在合理區間。但該店家存在支付出租車司機回扣招攬客人、未與消費者充分溝通即匆忙配菜下單、部分海鮮經烹飪后分量略少等問題,相關部門已責令該店家停業整頓、限期整改并立案處罰。
旅游旺季伴隨著宰客,似乎已經成了行業痼疾,各地也都有針對性執法。但茲事體大,如今已不能單純用執法的視角去看待,理應上升到維護城市形象、旅游品牌的高度嚴肅對待,別讓“報復性消費”成了“報復性宰客”。
類似事件發生后,很多修復形象的嘗試都很難得到外界的認可。出門會遭遇多少宰客現象,又有多少消費陷阱,對于還未出門旅游的人來說,如果這些都是未知數,就會影響其旅游目的地的選擇。
畢竟,宰客容易,收拾爛攤子卻很難。旅游城市長遠發展,必須依靠游客樹立好的口碑。在當前社會,旅游早已不是一次性消費,而是不少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尤其是社交媒體時代,口碑的影響越來越明顯。針對旅游宰客現象,除了建立日常規范,嚴厲處置極端事件,并公開問責,或許是執法者的不二之選。閱讀全文>>>
動畫短片集《中國奇譚》持續受到好評。新京報特別專訪了這些優秀作品的創作者,聽他們分享背后的創作心得。今天帶來《中國奇譚》之《小滿》。
《小滿》海報。
《中國奇譚》從上線至今熱度持續攀升,在春節期間推出的第五集故事《小滿》以剪紙與定格動畫為形式依托,置于自然聲景中的音樂主題下,以紅色為背景色,呈現出極強的中國韻味。
該片探討了兒童如何與兒時恐懼共存并克服恐懼的故事,是一部妙趣橫生且意味深長的剪紙定格動畫。《小滿》由陳蓮華與周小琳共同執導,陳蓮華主要負責美術工作,周小琳擅長剪紙動畫,主要負責拍攝的畫面效果。陳蓮華告訴新京報記者,特別希望動畫故事也能講講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想用這個短片和大朋友、小朋友一起探討一下成長中的必經感受。
《小滿》的故事創意,很早便出現在陳蓮華腦海里。很多年前就暢游在動畫制作“海洋”里的他,發現周圍能真正反映并關注孩子內心世界的動畫作品很少。每個孩子在小時候都會有自己的內心世界和精神感受,這些經歷和想法對他們后來的成長影響非常大。雖然說有些在長大后就忘記了,但大多數人還是會被小時候發生的某件事觸動。
2013年,他有了《小滿》的故事想法:“那時候我兒子還比較小,我每天觀察他,能體會到很多東西,還會想起我小時候的狀況。因為我不太喜歡太過于兒童向的作品,那些作品太美了、太甜了,有些太過于低幼了,我希望能表達一些更成熟、更普世共情的東西,這類內容的表達其實對動畫來說非常重要。”
“這個故事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和心理陰影的共存,從我個人經驗來講,心理陰影實際上無法消除,你沒有任何辦法消除它。最好的辦法不是克服,而是和它共存,我想探討一下這個感觸。其實共存的方法多樣,你可以把心理陰影的痛點偏移,也可以用審美的辦法對待、面對它。”陳蓮華說,希望孩子們能夠正視自己的恐懼,正確面對,不要讓童年的心理陰影有更壞的影響。閱讀全文>>>
編輯 賈聰聰 設計 張瑤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