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是我國提出的“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的簡稱。“雙碳”已經成為一個時常被大家提起的詞匯。2021年底,“雙碳”入選2021年度十大流行語、2021年度十大新詞語。
在各行業的共同努力下,“雙碳”目標也正從設想變成現實。
科技帶來改變 讓更多人享受健康生活
(資料圖片)
作為海南首個“雙零”建筑,中國綠發淇水灣旅游度假綜合體“裝載”眾多“黑科技”,讓實現建筑凈零碳、凈零耗成為現實。中國綠發相關負責人透露,綠發淇水灣旅游度假擁有4項被動“技能”和5項主動“技能”。遮陽構件+自然通風+自然采光+高性能幕墻,4項被動技能,隨時減少太陽輻射,降低空調制冷設備工作負荷,節約能耗20%以上。同時,項目采用高效的空調新風系統主動降低設備能耗,應用室內環境監測、智能照明等技術減少不必要的用電損耗,在能耗端實現“節流”。
據測算,項目每年可發電約91萬度,相當于300多戶家庭全年用電的總和。每年可減少標準煤消耗53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12噸,相當于種植了3.98公頃森林。
作為全國首個商業辦公樓凈零碳建筑項目,濟南中國綠發國際中心同樣“身手不凡”。不僅采用了LOW-E中空玻璃幕墻、獨立熱回收新風系統、樓宇自控系統、高性能水泵冷機等百余項綠色建筑技術。并通過利用領秀城商業綜合體屋頂空間,鋪設6000平方米光伏發電組件。在運營期內總發電量可達到3105萬千瓦時,所發電量實現100%就地消納。累計可減排二氧化碳30957噸相當于植樹造林165萬棵。
青海“絲路明珠”運控中心是是海西州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國家示范工程的“中央控制室“,考慮到當地的自然環境,建筑全部采用非傳統水源通過先進污、廢水處理技術,實現零污染排放。同時在建筑周邊種植沙生植被灌木,防止沙土流失,并采用防噪音、排煙氣減振、排污、隔油等處理措施降低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最終實現多位一體、零碳排放。打造出西北地區首個具有明顯的示范效應的凈零碳建筑卓越級認證建筑。
明確方向 錨定綠色發展方向
眾多雙碳示范項目先后落地,是中國綠發持續深耕綠色發展領域結出碩果。中國綠發成立伊始就將“綠色發展”作為企業發展主題,著力推動產業體系升級發展,通過打造綠色低碳特色產業為高質量發展賦能,推動生產生活方式革新,加快建設具有重要引領力、影響力的綠色低碳產業群,全面構建基礎強、資產優、產業興、后勁足的新發展格局,有力支撐城鄉建設領域高質量發展。
據資料顯示,中國綠發已經累計獲得綠色建筑認證194項,認證面積近2000萬平方米,實現了100%綠色建筑認證;并取得健康建筑及社區認證32項,認證面積超3950萬平方米。
在此基礎上,今年1月,中國綠發又聯合中國建科、清華大學等單位,成功獲批建設國家建筑綠色低碳創新中心。該中心是國家“雙碳”領域和建筑領域唯一的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聚焦設計方法數智化、建筑能源零碳化、綠色建材低碳化、建筑運維智慧化、碳排數據體系化、綠色低碳標準化等方向開展關鍵技術攻關與產業化,產出一批高水平標志性科技成果。
企業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主體,在新的競爭格局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轉型壓力和發展機遇。中央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在“雙碳”實踐中更是承擔著責無旁貸的示范帶頭作用。中國綠發正以堅定的信念和堅實的努力為“雙碳”目標的最終實現貢獻自己的力量。
【廣告】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廣告,相關素材由廣告主提供,廣告主對本廣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本網發布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廣告內容僅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