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馮瑤 金陵晚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王婕妤
經歷過心臟驟停被省中醫院醫護成功搶救后準備出院的王先生到現在還感到后怕:“以為裝過支架,心臟就沒有大礙了,真是大意了。這次要不是在醫院,恐怕命真的沒了。”無獨有偶,最近省中醫院血管內科收治了十多例像王先生這樣心臟支架手術后再發心梗的患者。心血管內科副主任俞鵬提醒,春夏之交時節心血管疾病高發,冠心病患者尤其老年人一定要提高警惕,“更要注意,心臟支架植入后并不是就裝在了‘保險箱’里,定時復診,規范用藥尤其重要。”
二次心梗導致心臟驟停
【資料圖】
今年66歲的王先生,十五年前因突發心梗做了心臟支架手術,“時間久了,覺得沒什么大礙,其間很少到醫院復診,更不要說規范用藥。要不是感冒發燒還沒想到去醫院。”近日,因為發熱、胸痛、氣喘,王先生深夜獨自來到省中醫院急診。在急診預檢處,還未開口說話,突然手部顫抖,隨后身體往地上傾倒。
急診護士黃曉雨回憶,當時王先生突然全身抽搐,失去意識,頸動脈搏動消失,呼吸異常并出現心臟驟停。醫護人員合力將患者王先生搬至轉運床,持續胸外按壓。
急診科副主任醫師王毅軍介紹:“心臟驟停的搶救就是要爭分奪秒。我們在搶救過程中發現患者反復出現室顫,在連續除顫5次后,患者才慢慢恢復自主心率,神志也逐漸清醒。”
王先生有冠心病史,做過支架手術,考慮與心臟有關,為了進一步診治,復蘇后患者轉入心血管內科住院治療。“該患者轉到心血管內科之后,經進一步檢查和評估,診斷為心梗、心衰,同時伴有肺部感染。經對癥治療,患者已脫離呼吸機,生命體征平穩,狀態良好。”心血管內科副主任俞鵬表示。
春夏之交心血管疾病高發
“像王先生這樣的病例臨床上比較多見,最近科室就陸續收治了十多例心臟支架植入后二次心梗的患者,輕者出現了不同冠心病癥狀,嚴重者甚至出現猝死。”俞鵬表示,這些病人共同的特點就是麻痹大意,術后沒有定期隨訪,沒有遵醫囑用藥,“像王先生術后從來沒有做過心臟彩超和心臟相關檢查,以為做過心臟支架手術,心臟就不會再出現問題了。”
專家提醒,春夏之交正是心血管疾病高發時期。“此時氣溫逐漸升高,天氣潮濕多雨,由于氣溫升高,人的汗液會增多。出汗多容易導致人的血液變得黏稠,在血管內的運行速度減慢,加重心肌缺血。而室內外溫差大容易造成心臟短時間內的收縮,可能誘發心肌梗塞。”且春夏之交,人的情緒也很容易煩躁,導致植物神經的調節紊亂,有誘發高血壓的可能。同時,季節的變化易引起感冒、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也會誘發冠心病心絞痛和心肌梗塞,“此時冠心病患者尤其要提高警惕。”
心梗過后要注意二級預防
“像王先生這樣屬幸運的,在就醫過程中心臟驟停,幸虧搶救及時,否則兇多吉少。”俞鵬提醒,冠心病患者即使做過支架,也要高度重視,需要長期進行慢病管理,要做到定期復查,按時服藥,不能擅自停用、增減藥物。心梗過后的病人一定要注意防止二次梗死,除了在心肌梗死急性期積極治療外,還應加強心肌梗死后的康復和二級預防,以延長患者壽命,提高生活質量和恢復工作能力。
二級預防包括規范的藥物治療、合理膳食、規律生活、戒煙、適當的體力活動和鍛煉等。“此時主要以清淡飲食為主,以降低總脂肪、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體重超重者要限制總熱量。經膳食調整3個月后,血脂水平仍明顯異常者,可針對血脂異常特點,選用血脂調節劑。”專家提醒,近期一定要注意天氣,要根據氣候溫度的變化,及時增減衣物,避免著涼;避免熬夜,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調暢情緒,避免情緒波動,大喜大悲。
此外,患者可采取步行、體操、太極拳、氣功等鍛煉方法以增強體質,“患者和家屬也要進行衛生宣傳教育,了解各種防治措施的意義,使之減少對疾病的顧慮,在防治中能積極予以配合。”俞鵬表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