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電報價行為的原因及影響分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全文共2593字,閱讀全文需要8分鐘
在復盤現貨價格預測時,需要注意的變量有很多,從經濟學的供給需求兩個角度來剖析:需求量為全網統調出力、非市場出力、外送出力;供給量為火電機組出力和新能源出力(風電、光伏)。其中,火電競價空間(指市場火電參與競價的需求空間)有助于判斷火電報價行為是否發生變動,此外天氣的變化與新能源出力也有著極強的相關性。本文將以蒙西電力市場為基礎,對發電側火電機組報價行為變動背后的原因以及影響進行分析。
(來源:微信公眾號“蘭木達電力現貨” 作者:毛海瑞)
一
火電報價行為不變動
根據歷史數據(圖一),現貨價格在不同季節隨著風電出力變動會展現兩個規律:大風季(一般為1-5月、9-12月)新能源大發,現貨價格普遍較低,多數天中午時段度電價格趨近于0 - 0.1元這一區間;小風季(普遍為6-8月)新能源出力大幅減少,現貨價格普遍較高,多數天早晚高峰時段度電價格來到0.8-1.5元這一區間。
圖一
這兩種情況與高耗能用戶中長期合約電價(度電0.34元)形成的價差有利于用戶側降本。因此,在預測電價出現極低或極高價時,相對應給出的負荷調整策略也會較為激進。以小風季X月為例,圖二為Z日預測與實際電價對比。該日的預測電價足夠準確,因為無論是在電價運行趨勢還是絕對值方面,都與實際電價貼合程度極高。
圖二
再從圖三所示的競價空間角度分析,橫軸為當天的市場需求,縱軸為現貨價格,整體競價空間與當月報價趨勢擬合程度高:在競價空間達到27000MW以上時,現貨價格呈現出極端高價的離散趨勢;反之,當競價空間在27000MW以下,現貨價格相對較低。由此制定當日用電曲線策略為早晚降低原有負荷水平的20%,中午時段提升10%用電負荷,最終在Z日度電成本降低了0.127元。
圖三
二
火電報價行為發生變動
在相對激進的策略調整下,火電機組報價行為一旦發生較為明顯的變動,其“殺傷力”足以讓人震驚。
以同樣是小風季的X月Y日為例,圖四是當日預測與實際電價對比示例。當日晚高峰時段全網實際統調、非市場、外送出力相較于日前公布數據為增長狀態,同時該時段實際新能源出力相較于日前公布數據有所降低,從供需關系角度分析此時段現貨價格本應高于預測電價。但是實際現貨價格在晚高峰時段一路走低,直至度電價格0.2元左右。參考當日的競價空間數據(圖五),發現在競價空間達到28000-29000MW這一區間時并未延續該區間的歷史電價趨勢出現極端高價,而是與20000-28000MW區間的價格趨勢相擬合。
圖四
圖五
這里現貨價格的異常表現直接反映了火電機組存在報價行為變動,背后的原因有三種可能性:1)火電機組中長期持倉過高,因此壓低報價從而獲得更多中標量,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有機會可以投機套利;2)用戶側整體用電水平下降,因此火電機組通過釋放價格煙霧彈引導用戶提高用電量;3)火電機組開機容量增加,致使市場電量供大于求。以上三種原因均可較大幅得影響該時段現貨價格,導致其走勢與預測完全相反。
(1)假設火電A公司中長期持倉過高,為了避免虧損或增加中長期價差收益,A需要壓低報價從而獲得更多中標量。這一行為背后有套利的可能性:
假設1,火電A報價相對市場其他機組更低,若出清價格高于A報價,其中標量會增加,避免了中長期虧損;
假設2,火電A報價相對市場其他機組更低,若出清價格低于A報價,其中標量會減少,從而利用現貨價格與之前協商的合約價格之間的價差進行套利。盡管投機操作能帶來一定程度上的短期收益,但是長時間高頻率使用會對火電中長期合約電價產生負面影響,不利于市場健康、長久的發展。
(2)因為小風季新能源出力較小,現貨價格普遍較高。當市場上的用戶為了降本用電不積極時,火電機組應對措施可以參照圖六:連續在晚高峰時段報低價——這可以理解為釋放價格煙霧彈。因為市場用戶主體無法得知火電的報價信息,他們只能“揣摩”火電機組報價邏輯從而找尋規律。當用戶自認為掌握火電壓價規律并在第三日晚高峰時段提高用電時,火電機組引導市場用戶用電的目的便達成了。當然,火電機組如果在第三天晚高峰報高價,還能順便達到套利的目的。
圖六
(3)火電機組開機容量增加,致使市場上電量供大于求,最終導致對應時段現貨價格下降。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單一機組開機容量的增減對于整個市場現貨價格的影響并不能達到上圖的效果,所以現貨價格不合常理的驟增驟降背后或許有較大規模的新增開機容量。
三
火電報價行為變動是否有預兆
因為用戶無法隨時得知火電機組實際持倉、年度發電指標和累計發電量,所以難以預判上文第一、第三種可能性。但是第二種情況,其實是由預兆的。
具體來講,根據圖七小風季和大風季實際現貨價格走勢對比,小風季時極端高價頻繁出現在上旬,而大風季時極端高價主要集中在全月中、下旬。同時根據交易中心發布的市場信息披露為據(圖八),去年小風季(6、7月)用戶側總實際用電量分別為137.54、238.5億千瓦時,相對應的是今年大風季(3、4、5月)用戶側總實際用電量分別為232.59、222.19、226.62億千瓦時。小風季時用戶側整體用電量明顯低于大風季。根據這一規律,小風季的下旬就要格外注意,火電機組很可能因為用戶側整體減少用電而釋放出低價現貨的煙霧彈;同樣的道理,在大風季的中、下旬,火電機組也會因為用戶側整體提升用電負荷而釋放出高價現貨的煙霧彈,以此引導市場經濟、環保用電。
圖七
圖八
此外,如圖九、圖十所示,在火電報價發生變動前2-3日這一段時間,預測電價與實際電價貼合程度相對較高,日前市場邊際條件與實時數據大體一致。從競價空間角度來看也是如此,在各區間內電價并未出現極端高價或極端低價的離散值,與全月歷史競價空間數據趨勢貼合程度高。當現貨價格走勢以及絕對值連續幾日與預期一致時,用戶側反而應當提高警惕,應對價格變動帶來的風險的同時,精準把握隨之而來的收益。
圖九
圖十
另外再結合圖十一、圖十二探討一下是否是新能源出力不穩定帶給了火電機組影響市場現貨價格的機會。以圖六中火電報價行為發生變動的兩天為例,全網實際新能源出力均值與D-1日公布的邊際數據偏差絕對值都在5%以內。這里面的邏輯或許是:只有當新能源出力相對穩定且變動較小時,火電報價行為變動所帶來的影響才會在其控制范圍內。
圖十一
圖十二
作為交易員,必須要明確在市場火電機組的報價行為是可以隨時變動的,因為除去物理邊際條件,對于火電機組來說改變報價沒有任何其他約束或者成本。許多時候都是市場主體聚在一起喝杯茶聊聊天就影響與過去不同的報價策略。因為在目前的現貨市場初期建設中用戶還只是被動的價格接收者,相對于主導市場走向的發電側并沒有主動權,所以站在用戶側的角度,交易員們要做的是時刻觀察、總結其報價規律,針對變化隨時進行總結以及分析。這就好比打MOBA游戲,一代版本一代神,只有摸清版本變動的核心,制定、積累出海量的應對手段,才能成為行業內永遠的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