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減持新規”發威。截至8月29日下午,26家在滬深兩地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對減持監管政策作出回應。
(資料圖片)
據界面新聞記者梳理,目前有15家上市公司已經公告了控股股東終止或暫停減持計劃,分別是永鼎股份、東睦股份、大智慧、劍橋科技、匯嘉時代、金能科技、金麒麟、引力傳媒、中曼石油、中源家居、乾景園林、鐵流股份、哈森股份、愛旭股份、暢聯股份。
11家上市公司承諾特定期間內不減持,其中大部分公司作出了6個月到12個月不減持承諾,而鐵嶺新城承諾不減持期限為36個月。出具公告的公司分別為奧普特、龍蟠科技、值得買、翔豐華、清水源、芒果超媒、星云股份、金浦鈦業、昌紅科技、道明光學、鐵嶺新城。
其中,金融科技公司大智慧發布了終止減持計劃公告,稱根據證監會于8月27日發布的監管要求,結合公司具體情況,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張長虹終止本次減持計劃。而此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張長虹計劃在今年3月16日至9月15日期間,分別通過競價交易方式和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當時公司總股本的2%和4%。
汽車零部件公司金麒麟表示,近日,股東金鳳公司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的《證監會進一步規范股份減持行為》的相關要求,并結合目前市場行情走勢,基于對公司價值的合理判斷和對公司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決定提前終止本次減持計劃。
作出不減持承諾的公司中,芒果超媒在28日深夜23時59分公告稱,控股股東芒果傳媒承諾未來12個月內不以任何方式減持上市公司股份。
設備制造公司昌紅科技公告,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及對公司價值的充分認可,促進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以實際行動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和公司股東利益,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煥昌自愿承諾自2023年8月29日起六個月內不直接減持本人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包括承諾期間該部分股份因資本公積轉增、派送股票紅利、配股、增發等事項產生的新增股份。
據界面新聞記者梳理發現,上述公司中,金能科技、金麒麟、中曼石油、中源家居、哈森股份、鐵流股份等公司存在破發情形。永鼎股份、哈森股份、匯嘉時代、引力傳媒等多家公司三年累計分紅為0。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截至8月25日收盤,A股5265家(包括北交所)上市公司中,不符合“減持新規”要求的公司共計2466家,占比為46.84%。這也意味著,上述情況僅僅是個開始,未來可能還有更多上市公司大股東終止減持計劃或作出不減持承諾。
8月27日,證監會重磅消息,為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行為正式劃定范圍,提出了四項限制要求,嚴控資本市場股東減持行為。同時證監會表示,從嚴控制其他上市公司股東減持總量,引導其根據市場形勢合理安排減持節奏;鼓勵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他股東承諾不減持股份或者延長股份鎖定期。
具體來看,上市公司存在破發、破凈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凈利潤30%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比照上述要求執行;上市公司披露為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第一大股東及其實際控制人比照上述要求執行。
中金公司認為此舉對于短期改善市場資金面有較為積極的影響,截至8月25日,2023年A股產業資本累計凈減持超過2800億元。
“我們估算因上述條件大股東無法進行減持的上市公司可能超過2200家,涉及上市公司累計總市值超過32萬億元;若考慮仍有超過800家公司在上市未滿3年期間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無法進行減持,上述合計占上市公司比重超過60%,涉及上市公司累計總市值超過42萬億元,這意味著未來上市公司的產業資本減持規模將出現明顯下降。”
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官陳果指出,減持限制精準發力,大幅緩解科創板減持壓力;從歷史上看減持壓力釋放+IPO暫停推動創業板走出歷史大底。
他表示,科創板中,破發和未現金分紅情形較多,疊加部分上市公司本身未滿三年限售期,綜合測算當前時點僅有約21%(家數占比)或不到25%(市值占比)的科創板公司大股東可以減持,預計科創板減持壓力將獲得大幅緩解。同時,新的減持限制或將推動上市公司實控人采取措施扭轉破發、破凈形勢,盡快盈利和現金分紅,同樣有利于公司市值提升。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