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8日,新東方-S(09901.HK)高開高走,當日報收20.5港元,漲幅9.86%。前一日晚間,新東方發布了首份“雙減”后的年度業績數據。同時,公司公布了一項股份回購計劃,預計回購金額不超過4億美元。
虧損環比擴大,教學點減半
“2022財年是充滿挑戰和機遇的一年。為符合中國政府最新的政策,我們重組了核心業務及營運,并已邁入全新階段。”新東方董事會執行主席俞敏洪表示。
從全年情況看,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新東方在截至2022年5月31日的財年實現營收31.05億美元,同比減少27.4%,歸母凈利潤虧損11.88億美元,虧損幅度同比擴大455.16%,上年同期為盈利3.34億美元。
季度數據方面,據7月27日公告的業績快報,在截至2022年5月31日的第四季度,新東方實現營收5.24億美元,同比下跌56.8%,下跌主要原因為配合中國政府的政策而終止K9學科課后輔導業務所帶來的影響。
經營成本及開支也與營收一同下降。新東方第四季度的經營成本及開支近6.3億美元,同比下降52.1%,季度內Non-GAAP經營成本及開支(不含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約6億美元,同比下降53.6%。下降的主要原因為過去一個財政年度的重組導致設施和員工人數有所減少。
利潤方面,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新東方第四季度歸母凈利潤虧損1.89億美元,虧損幅度同比擴大316.36%,環比擴大54.9%。
值得注意的是,新東方的學校和學習中心數量和2021年5月末相比已減半。據披露,截至2022年5月31日止,新東方的學校及學習中心的總數為744間,與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的847間相比,減少了103間;與截至2021年5月31日止的1669間相比,減少了925間。
事實上,在“雙減”落地前,新東方2021財年利潤已經同比下滑。彼時,公司業務主要分為7大類,分別為K12課后輔導、考試準備課程、成人語言培訓、幼兒園與中小學校、教材開發和發行、在線教育以及留學咨詢、海外游學等。截至2020年及2021年5月31日止財政年度,提供K9學科類培訓服務產生的總營收分別占新東方各財政年度總營收約50%至60%。
看起來,新東方在K9業務以外的領域取得了較好的營收增長。俞敏洪回顧過去的這個財年時提到,2022財年,出國考試準備以及出國咨詢業務分別同比增長6%和16%。針對成人及大學生的國內考試準備業務同比增長約30%。同時,今年年初開展的各項新業務也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績。
新東方執行總裁兼首席財務官楊志輝指出,大部分因關停學習中心涉及的租約終止和裁員而產生的額外支出,大部分在2022財年都已被消化。財報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新東方在線賬面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近11.49億美元,此外還有11.4億美元定期存款,兩者合計22.8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4億元。
“止虧”之勢已現,轉型仍是重點
新東方首席執行官周成剛在提及此前熱度較高的直播業務時表示,新東方在線成立名為“東方甄選”的電商平臺,銷售農產品及其他產品;同時亦在抖音等一些著名的短視頻社交平臺作試點,開展直播活動。東方甄選取得了顯著進展,獲得數千萬訂閱者和會員的廣泛認可。
截至目前,東方甄選直播間粉絲數量已超過2335萬。“新抖”平臺監測顯示,東方甄選近30日直播銷售額為6.08億元,場均銷量為32.35萬件,場均銷售額約為1947萬元。但由于此次新東方公布的業績數據系截至5月底,東方甄選直播間系6月因董宇輝出圈大火,直播業務預計對2022財年的業績貢獻較小。
虧損“出清”,新開辟的直播業務爆火,新東方似有“將起之勢”。但在廣科咨詢首席策略師沈萌看來,真正轉型做主播的原新東方老師數量有限,能成為流量明星的更是少之又少,對于原有教培業務的轉型支持力度有限,所以全面轉型直播并不能解決新東方發展的根本問題。
“教培轉型直播只是權宜之計,并不是真正能夠消化轉型壓力的出口,因為直播行業本身競爭也非常激烈,不足以支撐新東方整體轉型,所以過渡性業務的特征明顯,新東方在過渡過程中仍然需要尋找能夠實現長期穩定市場環境的新業務。”沈萌認為。
在“雙減”于2021年7月落地后,國內教培公司于2021年三季度和四季度紛紛經歷了業績的大幅下滑。但如楊志輝提到,相關損失已經逐步在被消化,此外,原本在線教育行業的“燒錢”獲客模式也得以終止,高途(GOTU.N)、學大教育(000526.SZ)、達內教育(TEDU.O)等止虧轉盈,這是部分企業在“雙減”之前的2020年都尚未達成的目標。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更名前以“跟誰學”為大眾熟知的高途自2021年三季度開始,收入便斷崖式下滑,但虧損規模并未明顯增加,且公司在2021年四季度開始連續兩個季度盈利。2022年一季度,高途實現營收7.25億元,同比減少62.66%,實現凈利潤0.54億元,同比增加103.77%。
和高途類似,學大教育也在2021年三季度開始出現收入的大幅下滑,于2021年虧損5.81億元后,2022年一季度實現約100萬元的盈利,當期營收約為4.97億元,同比減少28.22%。
盡管行業整體虧損情況在好轉,真正的困難仍然在于轉型。就各家公司目前的業務方向來看,智能硬件、成人教育、素質教育、教育信息化等合規業務均有公司涉獵其中,此外也不乏像新東方一樣,保留教育業務的同時,開辟直播、餐飲等新賽道的公司,但目前大多仍處在探索期,成效仍然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