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王華君,張雷,陳明雨,尹仕昕,盧書劍近期對三一重能進行研究并發布了研究報告《三一重能深度報告:輕量化風電整機新銳,零部件自產打造盈利優勢》,本報告對三一重能給出買入評級,當前股價為34.81元。
三一重能(688349)
投資要點
(資料圖)
公司為國內風電整機核心供應商,陸上風電裝機份額排名第五。
公司系國內領先的風電整機供應商,陸上風電裝機份額排名第五。公司 2021 年營業收入達 101.75 億元,同比增長 9.28%,2018-2021 三年 CAGR 達 114.23%;歸母凈利潤達 15.91 億元,同比增長 16.01%,2019 年實現扭虧為盈。2022H1 公司營業收入40.83 億元,同比增長 3.02%;歸母凈利潤 7.98 億元,同比增長-5.22%。
產業鏈一體化有效降低成本,引領風機輕量化發展。
全球風電穩健發展,海上風電獨立增長趨勢明確。補貼退坡后風機價格下降顯著,2022 年 9 月風機裸機平均中標價格約 1880 元/kw,同比下降 24%,成本控制能力成為風機核心競爭力,大型化、輕量化帶動風機降本,為行業核心趨勢。公司為國內風電整機核心供應商,2021 年吊裝量達 3.21GW,陸上風電市占率達 7.75%,市場份額排名第五。公司風機盈利能力優勢顯著,2021 年風機銷售毛利率達 26%:通過產業鏈一體化、輕量化制造、箱變上置等技術有效降低風機成本,基本實現葉片、發電機等核心零部件自供;公司引領風機輕量化發展,3.XMW 系列風機機艙重量降至 97t;同步布局 6-10MW 大兆瓦海上風機產品研發,有望實現海上風電突破。
布局風電站業務,自運營+“滾動開發”實現產業鏈延伸
風電行業降本進程持續,陸上風電投資經濟性凸顯。公司布局新能源電站運營業務,截至 2022H1 末公司自營風電電站并網容量 454MW;在建風電場容量 294MW;在手資源優質,2022H1 在手風場平均發電小時數為 1225h,高于全國平均 6.17%。公司依托“滾動開發”模式持續變現,截至 2022H1 末公司累計轉讓電站容量 660MW,實現投資收益 17.17 億元。
盈利預測及估值
公司為國內風電整機核心供應商,引領風機輕量化發展,陸上風電市占率持續提升。我們預計公司 2022-2024 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17.48 億元、23.93 億元、29.66 億元;2022-2024 年歸母凈利潤 CAGR 為 30%;2022-2024 年 EPS 分別為 1.47 元、2.01 元、2.48 元。2022-2024 年同行業平均 PE 分別為 15 倍、13 倍、10 倍。由于公司為國內整機新銳,市場份額有望快速提升,我們選取 PEG 估值法給予公司估值,以 2023 年為基數給予公司 PE 為 23X,對應市值 550 元,對應當前股價尚有 33%上漲空間;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風電裝機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波動、風機銷售價格波動、電力項目建設不及預期等。
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10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5家,增持評級5家;過去90天內機構目標均價為49.95。根據近五年財報數據,證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顯示,三一重能(688349)行業內競爭力的護城河優秀,盈利能力優秀,營收成長性一般。財務可能有隱憂,須重點關注的財務指標包括:有息資產負債率、應收賬款/利潤率。該股好公司指標3.5星,好價格指標2.5星,綜合指標3星。(指標僅供參考,指標范圍: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內容由證券之星根據公開信息整理,與本站立場無關。證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的準確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等,如存在問題請聯系我們。本文為數據整理,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謹慎決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