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公司2022Q3 營收同比+43.18%,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61.00%,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公司在產品線擴展、新行業開拓、海外擴張、大客戶戰略等幾大核心增長邏輯方面表現良好,我們持續看好公司的第二成長曲線,未來業績有望持續向好。我們維持2022-2024 年EPS 預期為1.56/2.05/ 2.67 元,給予公司2023年53 倍PE,對應目標價109 元,維持“買入”評級。 公司發布2022 年三季報,單季度來看,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5.60/1.61/1.27 億元,同比+43.18%/+32.26%/+61.00%,毛利率/凈利率分別為35.00%/10.27%,同比分別-4.20/-1.02pct。費用率方面,公司銷售/管理/研發/財務費用率為10.65%/6.02%/10.90%/0.06%,分別-2.89/-1.07/-1.11/-0.11pct,四大費用全面下降,費用管控效果明顯。公司前三季度營收/歸母凈利潤/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2.27/4.74/3.66 億元,同比+44.63%/+42.45%/+54.93%。 毛利率下降屬正常,增收降費勢頭向好。公司2022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下降4.20pcts,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低毛利的S2B 平臺業務高速增長,二是大客戶戰略穩步推進,而大客戶毛利率比小客戶更低,因此公司毛利率變化符合預期。 公司前三季度營收保持40%以上高增速,主要系報告期內公司下游行業保持穩健的增長態勢,行業內企業數字化、智能化需求旺盛,公司基于控制系統、工業軟件、儀器儀表形成的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獲取訂單同比增長。同時,公司管理變革持續推進,效果日益突出,管理能力、運營效率不斷提升,費用率下降。 橫向擴展地區行業,打造全新成長空間。在傳統業務控制系統保持穩定增長的同時,公司積極圖謀第二成長曲線,在新行業以及海外市場方面都實現了快速增長。新行業方面,公司在新能源、鋰電池上游、冶金、醫藥等行業均取得了快速增長。海外業務方面,隨著2020 年在新加坡、迪拜等地先后成立海外分支,公司的海外業務加速發展,2022 年上半年獲得化工巨頭巴斯夫的訂單,并且進入沙特阿美等中東石油公司的供應商名錄,我們認為公司未來海外業務有望進一步發展,在海外再造成長空間。 縱向擴展覆蓋多層級,并購合作服務全流程。公司于2022 年10 月20 日收購wood 中國20%股權,這是公司繼收購石化盈科22%股權后的又一重大動作。 與通過石化盈科加強ERP 等高層級軟件類似,此次收購后,我們預計wood 中國將有望加強中控技術在工程咨詢、工程設計方面的能力,使公司在客戶項目的全生命周期覆蓋能力有所提高,進一步增強解決方案競爭力。公司近年來一直在大力發展的工業軟件、儀器儀表業務,新業務工廠操作系統、工業APP 等都是縱向擴展戰略的一種體現。通過這些產品,中控技術能夠將最底層的儀表到最上層的工業軟件全面覆蓋,今年三季度最新發布的全流程智能管理控制系統i-OMC 更是這種思路的集中體現,通過該產品覆蓋更長的生產流程、更多的控制層級,實現工廠從少人化到無人化的轉變,為客戶提供更多價值,有利于公司進入更多大客戶供應鏈,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以及更高的客戶黏性。 風險因素:下游行業集中度較高的風險,毛利率下滑的風險,疫情影響超預期,下游景氣度不及預期,海外拓展不及預期。 投資建議:我們認為公司未來收入有望穩健增長,進一步向頭部大客戶、其他主要數字化需求度旺盛行業拓展。我們維持公司2022-2024 年EPS 預測為1.56/2.05/ 2.67 元。相較于可比公司,公司在流程工業下游具備市場主導力,國產替代帶動市占率上升且具備出海市場空間,工業軟件與工業互聯網能力擴展使公司可以獲得更高的價值提供能力,可享受一定估值溢價。根據可比公司廣 聯達、中望軟件、匯川技術2023 年平均PE 估值為50 倍,我們給予公司2023年53 倍PE,對應目標價109 元,維持“買入”評級。【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關鍵詞:
688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