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鐵建重工是國內掘進機裝備頭部廠商,在軌道交通設備、鉆爆法隧道施工設備、煤礦施工設備、高端農業機械等諸多高端裝備領域也打造了產品矩陣并擁有一定品牌影響力。我們認為,公司立足研發,新品儲備豐富,通過新業態向服務型高端制造企業轉型,有望實現穩健增長。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公司概況:國內領先的高端裝備企業。公司成立于2006 年,歷經十余年,打造了全斷面隧道掘進機系列、鉆爆法隧道施工裝備系列、軌道交通設備系列等,多項成果填補全球/國內技術空白。運作模式上,公司對標準化產品實施庫存式生產組織,對定制化產品實施項目制和訂單式生產組織,以直銷為主,還為客戶提供租賃服務和各類售后服務。2021 年公司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95.17 億/17.36 億元,綜合毛利率/凈利率分別為32.38%/18.24%。2022Q1-Q3 公司實現營收78.17 億元(同比+8.8%),實現歸母凈利潤14.04 億元(同比+8.6%)。 行業分析:下游行業寬廣穩定,特種專業裝備迎發展契機。(1)掘進裝備市場: 2021 年我國城軌在建里程超過6,096 公里,新增運營里程超1,168 公里,創歷史新高。城軌被納入“新基建”七大領域之一,在“十四五”期間有望持續發展。此外,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及后市場擴容也有力助推行業發展。公司全斷面隧道掘進機市場份額躋身國內市場TOP2,與中鐵工業形成寡頭競爭格局,將充分受益于行業發展。(2)軌道交通設備市場:2021 年底我國鐵路/高鐵營業里程約為15.0 萬/4.0 萬公里,根據《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到2035年我國鐵路/高鐵網規模將達20 萬/7 萬公里左右,進入平穩建設期。道岔+扣件市場規模超百億,預計未來將在新增+更換需求推動下保持穩健增長。公司在道岔市場市占率約為25%,而在扣件市場位居前5。(3)特種專業裝備市場:2020年11 月,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開工建設,該段全長1011 公里中,橋梁與隧道總長約958 公里,隧道總長838 公里,橋隧比達到95%,對鉆爆法隧道施工裝備需求較大。根據公司招股說明書披露,2018-2020 年公司鑿巖臺車市場份額超60%。此外,煤礦掘進機械化水平提高和高端農業機械普及與國產替代,均為公司產品的推廣應用帶來新的機遇。 公司分析:依托研發平臺優勢,品類擴張不斷延展。公司重視研發投入,研發費用率在行業中處于較高水平,2021 年研發費用率為7.12%。截至2021 年底,公司研發設計人員占比28.60%,新增授權專利346 件,累計專利總數為 1,554件。公司盾構機、鑿巖臺車等產品品質行業領先。公司以核心技術為依托,開展了多個科研項目,目前各業務板塊在研項目眾多,新產品儲備充足。 風險因素:宏觀經濟及行業政策變化對公司經營和盈利影響的風險;零部件、原材料價格波動或供貨中斷的風險;技術升級替代和技術流失風險;在研項目進展不及預期、新產品市場拓展不及預期的風險;關聯交易規模較大、占比較高的風險;客戶集中度較高的風險;開拓新業務及新市場的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 投資建議:公司是國內掘進機裝備頭部廠商,在軌道交通設備、鉆爆法隧道施工設備、煤礦施工設備、高端農業機械等諸多高端裝備領域也打造了產品矩陣并擁有一定品牌影響力。我們認為,公司立足研發,新品儲備豐富,通過新業態向服務型高端制造企業轉型,有望實現穩健增長。綜上,我們預測公司2022-2024 年經營收入為106.2 億、128.0 億、148.7 億元,預測公司2022-2024年歸母凈利潤為19.2 億、22.2 億、24.7 億元。我們選取同屬掘進機裝備領域的中鐵工業、以及工程機械領域的中聯重科作為可比公司,兩家公司2023 年平均PE 為9 倍(wind 一致預期)、平均PEG 為0.4 倍(wind 一致預期),考慮到公司在國內掘進設備領域的龍頭地位,我們給予公司2023 年12X PE估值、2023年0.7X PEG 估值,對應目標價為5 元。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關鍵詞:
688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