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022年12月19日,道瓊斯工業指數收于32,757.54點,下跌162.92點,跌幅0.49%。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0.90%,至3,817.66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1.49%,至10,546.03點。連續四天下跌。截止到2022年12月20日上午10:55分,上證指數報3086點,跌0.64%。
英大證券李大霄表示,美股大跌對全球股市有影響,A股亦陷入調整的狀態,屬于從2885點漲到3226點之后的正常調整,不必過度恐慌,有以下四個原因。
首先中國經濟增長潛力巨大,按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7萬億美元,占全球經濟的比重超過18%。2013-2021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6.6%,遠高于2.6%的同期世界平均增速,其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8.6%,超過七國集團貢獻率的總和,未來中國經濟占全球經濟比重還會慢慢提升,經濟增長從長遠看必然推動股票市場重心提升。中國經濟長遠發展就打開了中國優質資產的上行空間。
其次我國出臺穩經濟政策對股市形成支持。我國采取一系列穩定經濟的措施,年中出臺了33條穩經濟政策,后來又出臺19條接續措施,最近更加是密集出臺新的穩定經濟舉措,包括防疫政策不斷優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支持房地產的信貸、債券、股權三支箭,支持平臺經濟等等,后續將形成寬信用寬財政低利率對股市友好的金融環境,IMF預測明年的中國經濟增長速度4.6%,中國經濟穩定回升對股票市場的支持作用漸漸明顯。
再次政策優化短期影響長期是利好,最近防疫政策的優化是市場擔心的主要原因,按照中央財經委員會韓文秀副主任的觀點,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對經濟運行的影響將產生類似“J曲線效應”,即短期會對經濟造成擾動,但全年是重大利好,預計明年上半年特別是二季度社會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經濟活力會加速釋放,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推動我國經濟運行整體好轉。這樣看來對股票市場的沖擊也是有限的。
總的來說曙光就在前面。調整是正常的,在大幅上漲之后也是需要的,與美股進入調整的短期節奏剛好重合,但中國經濟基本面向好趨勢仍然成立,政策利好消息頻發,J型曲線的下行空間有限上行空間較大,促進內需的一系列舉措正在發力,優化疫情防控的后發恢復效應終會出現。而隨著對股票市場一系列積極政策利好出臺,藍籌股估值水平已經吸引,長期資金入市方興未艾,外資入市蠢蠢欲動,股票市場恢復也終會到來。悲觀時不要絕望,相信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無需過度恐慌。最悲觀的時候,也要考慮一下,也許曙光就在前面,或者已經悄然而至,當然僅限好股票。
正可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