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老早過年前,我家媽忙得一塌帶一抹,先是拿各種票證去排隊把副食品買來家,然后給家里撣塵(打掃衛生)、洗洗抹抹,再一樣一樣地做年菜:什錦菜、蘿卜圓子、蒸咸肉……我最喜歡看我家媽做蛋餃。在那憑票買食品的年代,雞蛋倒是不稀奇,家家都不缺的,那昝子每家都養一些雞鴨,生下的雞蛋鴨蛋留著過年吃或家里來客了招待。
我媽做蛋餃前,先要找出一個帶長柄子的小鋼精勺,勺子有小碗口那么大,淺淺的。每年做蛋餃,都要用這玩意兒。我見老媽拿個小杌凳坐在煤球爐前,將爐門關好留一條細細的縫,爐火溫溫的,閃著幽幽的藍光。她把鋼精勺放煤爐上,搲一點豬油,化開了就舀一調羹攪拌好的雞蛋液放進勺子里,搖晃幾下,使蛋液均勻地鋪在勺子上,待蛋液在熱氣中慢慢變成圓形的蛋皮時,再放入事先調制好的肉餡,用筷子掀起一面蛋皮,包住肉餡,等到兩面蛋皮粘牢了,老媽再翻弄幾下,一個黃燦燦、月牙形的蛋餃就做好了。我裝模作樣地貼在老媽身邊,打打下手,假馬假馬數個數,一、二、三……老媽手腳麻利得很,不一會兒一碗蛋餃盛滿了,我又拿出一個空碗來盛。其實心里頭就想,最好老媽能給我嘗一個熱騰騰的蛋餃,那香噴噴的味道實在太誘人,把我的“饞蟲”引上來了。我媽知道我肚腸子心事,巴巴做了個小點兒的蛋餃給我嘗鮮,那軟嫩嫩的蛋餃吃得我滿嘴油香。
后來,我長大,每年過年的時候,做蛋餃的任務,我家媽就交給我來完成。
幾十年過去了,這把鋼精勺還在,成了我家的老物件,每當看見它,就會想起離世多年的我家媽坐在煤球爐前做蛋餃的情景。徐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