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作者為創金合信基金權益投研總部執行總監黃弢
上周市場出現震蕩分化,其中上證50指數下跌1.01%,滬深300指數下跌0.85%,中證500指數下跌0.15%,創業板指數下跌1.35%,中證1000指數上漲0.73%,海外市場上周小幅下跌,其中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0.17%,標普500指數下跌1.11%,納斯達克指數下跌2.41%,恒生指數下跌2.17%。
上周申萬一級行業中有16個行業下跌,15個行業上漲,其中漲跌幅前五名的是通信、傳媒、環保、公用事業和輕工制造,分別上漲2.56%、2.50%、2.38%、2.02%和1.58%,漲跌幅后五名的是有色金屬、煤炭、非銀金融、電力設備和商貿零售,分別下跌2.80%、1.69%、1.19%、1.16%和1.15%。
上一期投資筆記中的關鍵詞是“冷思考”,節后兩周的市場表現基本吻合,隨著這兩周市場的溫和回落,市場整體情緒處于降溫狀態,市場又回到了熟悉的結構性行情階段。在春節后至今的10個交易日中,外資整體仍然呈現凈流入,累積凈流入總額超過1500億,但相對于節前8個交易日1100億左右的流入金額而言,出現明顯降速的狀態。從客觀角度分析,春節前外資的流入節奏本身不具有持續性,回落是大概率事件。自2014年港股通開通以來,外資每年凈流入的均值規模在3500億左右,在MSCI權重沒有提升的情況下,這個均值規模可以作為年度凈流入的參考規模,所以在已經流入1500億的背景下,外資流入現在開始回歸常態。
外資凈流入的板塊大多是以上證50和滬深300為代表的大藍籌,因此從節后來看,盡管外資仍然在凈流入,但上證50指數和滬深300指數已經出現明顯的弱勢。從我個人的判斷來看,短期市場上漲最快的階段大概率已經過去,但我并不悲觀,因為經濟總體仍然處于復蘇的大趨勢,即便是弱復蘇的情形,政策層面短期或不會出現收縮的動作。對于投資者而言,市場熱點頻出,賺錢效應仍在,因此資金離場的意愿仍然不強。
預計接下來的行情將以結構性震蕩為主,一方面,偏主題、偏小市值因子的個股仍將活躍。在市場偏活躍的階段中,內資通常對中小盤價值和中小盤成長的青睞度更高,其中公募基金或許更青睞對標中證500指數的中盤價值和中盤成長;另一方面,最近跌下來的核心資產還有階段性反彈的動能,在經濟復蘇背景下,當前滬深300指數處于近十年來40%左右的估值水位,且春節后兩周,部分藍籌標的調整幅度在10-15%,有不錯的投資機會。另外,從行業層面看,醫藥板塊整體漲幅不大,在政策影響因素緩解以及院內治療正常化的背景下,短期消費有望復蘇,且長期消費的可持續性邏輯又回來了。
對于年初以來最靚的仔----計算機板塊,實現了18.41%的漲幅,漲幅榜排名第一,事實上從公募基金的4季報來看,其中加倉幅度最大的板塊就有計算機,但我們觀察公募基金的凈值表現,無論是行業基金還是全市場基金,凈值能夠跑過這個漲幅的不多,一方面說明了大家整體配置仍然偏低,樂觀者會認為還有資金驅動下的上漲機會;另一方面也再次說明計算機板塊骨子里“浪里個浪”的行情實在是難以把握。我更傾向于認為,計算機板塊長期或許有革命性契機,但短期仍然跑太快,按照A股一貫搶跑的特征,或許當下位置風險收益比已經不高了。
總體而言,市場還是處在現實與預期的博弈環節,外部事件對A股整體影響有限,除非出現大級別的黑天鵝,更重要的驅動因子還是看國內。短期而言,除了熱鬧的主題板塊以外,市場整體的系統性抬升需要看到現實的強支持,當下似乎難以證偽或者證實,因此市場大概率還是讓子彈平飛一會兒的狀態。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以上均為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