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核心觀點: 根據高工鋰電,5 月24 日上午,金美新材料與宜賓市南溪區政府舉行多功能復合集流體擴產基地項目簽約儀式,擬投資建設復合集流體材料。項目總投資55 億元,分三期投資建設,總規劃用地430 畝,主要用于建設生產新型多功能復合集流體MA 和MC 產線,三期全部滿產后產能可實現超100 億元年產值,年稅收超7.84 億元,每年可為新能源市場輸送約12 億㎡的新型多功能復合集流體材料。 金美新材料實現復合集流體材料的量產與裝機,產能擴張有望助力公司推動復合集流體材料規模化應用。根據高工鋰電,金美新材料作為新型多功能復合集流體材料的創造者及產業的引領者,從2015 年起便專注于復合集流體材料的研發與生產,第一代MA 鋁復合集流體產品于2018 年首次量產并裝機;金美的第二代6μmMC 銅復合集流體產品于2020 年開始量產;金美的第二代8μmMA 產品已于2022 年規模化量產并持續大批量供貨,目前優率已達80%以上并持續提升中。公司的新型多功能復合集流體材料已經通過了市場下游持續5 年以上的多次批量裝車應用實測,已同時具備量產銅復合集流體和鋁復合集流體的能力。 多家材料廠商明確大規模擴產,設備廠商有望充分受益。根據金美新材料官網,重慶金美項目一期總投資15 億元,一期全部產線滿產后可達到年產能3.5 億平米,年產值17.5 億元。重慶金美未來產值30 億的二期、三期項目會落戶綦江萬盛創新經濟走廊-永桐新城園區,在2025 年之前形成年產值100 億元,年納稅6 億元的新材料制造基地。 此外,已有明確量產規劃的公司包括寶明科技、勝利精密、揚州納力等,當前處于復合集流體材料廠商產能建設的初始環節,催生大量設備需求,設備廠商有望率先受益。根據東威科技5 月11 日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公司新能源鍍膜設備近三個月的出貨量,已超過前兩年的出貨量,出貨速度在不斷提升。 投資建議:產業化從0 到1 的過程中,首先缺少的要素為設備產能,生產設備領先于材料,為整個產業鏈中最先量產的環節。復合銅箔產業當前低滲透率,發展斜率加快,我們優先推薦競爭格局極好的設備環節,后道水電鍍設備龍頭東威科技,與電池設備端極耳焊接龍頭驕成超聲,關注前道真空磁控濺射設備廠商廣東騰勝(未上市)、匯成真空(未上市)、海格銳特(未上市)等;同時建議積極關注新工藝進展,研發“一步法”工藝的道森股份、三孚新科。 風險提示:復合銅箔產業化進程不及預期;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不及預期;產能跟不上擴產步伐的風險。【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