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體系內的中層大調整,從去年末低調開始,最新的一輪(即這兩日)達到高峰。僅據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前后涉及的管理干部有20余位。
“動靜很大!”有內部人士感嘆。此番人事大調整,涉及總行一級部門、各子公司高管、分行一把手,方向均有交錯,互相輪動。
目前這些調動都尚在流程推進中,相關任命仍需監管核準。
關鍵崗位大騰挪迎來大潮
記者日前陸續獲悉了若干建行總分行與子公司的高管調任動向,涵蓋建信理財、建信基金、廣東省分行、深圳分行、總行資管部、總行授信審批部門的管理職位,并于23日率先報道。
報道發出后,迅速引起各方關注并收獲更多反饋。
![]()
記者匯總復核過后的信息,所掌握的建行中層調整鏈條逐步完善:
一是總行部門之間的調整:金融市場部總經理劉方根擬任財會部總經理;金融市場副總經理王元愷擬任金融市場部總經理;總行資管部總經理張明合擬任授信審批部總經理。
二是分行與總行部門的調整:甘肅省分行行長宋濤擬任總行戰略客戶部總經理;總行戰略客戶部總經理劉廣良擬任江蘇省分行行長;深圳分行行長王業擬任某一新設職能委員會(有說法為“科技轉化委員會”)的管理職位。
三是分行之間的互調:江蘇省分行行長張偉煜擬任廣東省分行行長、重慶分行副行長胡寄望擬任貴州省分行行長、貴州省分行行長李洪茂擬任深圳分行行長。
四是分行與子公司間的調整:廣東省分行行長劉軍擬任建信基金董事長。
五是子公司與子公司之間調整:建信基金副總裁馬勇擬任建信理財總裁。
六是子公司與總行部門間的調整:建信理財總裁謝國旺擬任總行資管部總經理。
此外,建信住房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也將迎來新的董事長和總裁。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這一輪調整的干部,“多達20余位”。
而他之所以強調“這一輪”,是因為事實上從去年12月開始,建行的中層大輪換就已經開始了。一開始只是總行極個別部門和子公司的高管調整(總行網金部和建信金科),后來幾家分行間開始調整:包括寧波、湖南、廣西、江西、大連等分行都出現了管理職位輪換。
“這幾天發生的這一輪,涉及到的總行部門、分行和子公司都多了起來,是一個高潮了。”該人士告訴記者。
不僅中層在變,口號也在變
截至2021年9月末,建行資產總額已達到約30.14萬億。與管理規模一起擴容的,是建行的綜合化經營不斷提速。建行集團擁有建信理財、建信基金、建信租賃、建信信托、建信人壽、中德住房儲蓄銀行、建信期貨、建信養老、建信財險、建信投資、建銀國際等多家子公司。截至2021年6月末,建行子公司資產總額達到7530.54億元,實現凈利潤66.59億元。
在大財富管理領域,建行手握兩張“萬億”牌:受托管理資產規模達到1.63萬億元(2021年6月末數據)的建信信托;管理資產規模為1.24萬億元(2021年6月末數據)的建信基金。兩張“兩萬億”大牌:管理規模為2.18萬億(2021年末數據)的建信理財,其成為管理規模最大的國有行理財子公司。建信理財客戶數量達到1300萬,較2019年增長4倍,所有兌付的產品均為客戶帶來了正回報;另外是管理資產規模在去年末超過兩萬億的建行私人銀行。
不僅中層在變,建行的口號也在變。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上,建行董事長田國立直言“買房不是特別理想的選擇,租房時代將要來臨”。
“要住房,找建行。”這是建行30多年前提出來的口號,一直深入人心。而事實上,建行也是最早設計按揭貸款業務的銀行。建行早已認識到更深層次問題,就是“租購要平衡”,建行的口號也早已變成:“要租房,到建行。”
作為三大戰略之首,建行一直不遺余力推進住房租賃戰略。截至2021年6月末,建行住房租賃綜合服務平臺覆蓋全國96%的地級及以上行政區,為1.4萬家企業、3700萬個人房東和租客提供陽光透明的交易平臺,累計完成房源核驗超過1000萬套,合同備案600多萬筆,為政府提供市場監管的有效工具。
建行牽頭組建的住房租賃產業聯盟,覆蓋裝修設計、家具家電、運營服務等130多家行業上下游企業。建行在廣州、杭州、濟南等試點城市對接超過140個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以專項貸款支持增加小戶型、低租金房源供給。
截至去年6月末,建行對公住房租賃業務貸款余額1055.55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21.46億元,增幅26.55%。其中,公司住房租賃貸款余額576.91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38.92億元,支持住房租賃企業超過300戶;公共租賃房貸款余額478.64億元,較上年末增加82.5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