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發科技(8.95 +0.79%,診股)26日發布晚間公告,公司實控人、董事長袁志敏因2016年涉嫌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被深圳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局取保候審。
身背可降解塑料等優質概念的金發科技,是資本市場近年來的明星股。2020年該公司通過生產抗疫產品大賺一筆,股價更是從2018年底低點算起漲幅一度接近10倍。不過,2021年以來因為抗疫產品競爭加劇、原材料上漲等,金發科技業績開始承壓,股價也不斷走低。
![]()
董事長取保候審
金發科技晚間公告,2022年5月26日收到實際控制人、董事長袁志敏通知,因2016年涉嫌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袁志敏被深圳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局立案調查,深圳市公安局對其出具《取保候審決定書》,決定對其取保候審,期限自2022年5月25日起算。
袁志敏出生于1961年3月,碩士研究生學歷,工程師,1993年創辦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數據顯示,袁志敏持有5.1億股金發科技的股票,最新市值約為45億元。2021年,袁志敏從金發科技領取的年薪為384.55萬元。
2018年4月11日,金發科技公告,袁志敏于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調查通知書》因你涉嫌內幕交易“金發科技”股票,證監會決定對袁志敏進行立案調查。
2019年6月24日,公司收到董事長袁志敏的通知,其于2019年6月21日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袁志敏及其他相關當事人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共同交易“金發科技”的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第七十三條、第七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構成《證券法》第二百零二條所述的內幕交易行為。證監會決定沒收袁志敏及其他相關當事人違法所得327,294.99元,并對袁志敏處以589,130.98元罰款。
在取保候審的相關公告中,金發科技表示,目前,袁志敏正常履職,公司經營運作正常、管理層穩定,公司董事會及管理層將確保公司各項經營活動正常進行。
股價曾在兩年暴漲10倍
金發科技近兩年在資本市場備受關注。公司股價2018年最低點為3.31元每股。但是低點以后開始持續上漲,截至2021年2月底一度沖高至31.91元每股,漲幅接近10倍。
金發科技的股價上漲可謂天時地利。金發科技是一家聚焦高性能新材料的科研、生產、銷售和服務,為創造更加安全、舒適、便捷的人類生活提供全新的材料解決方案的新材料企業。公司的產品以自主創新開發為主,覆蓋了改性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高性能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特種工程塑料和環保高性能再生塑料等五大類自主知識產權產品。
該公司在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領域有較大優勢,隨著國內雙碳戰略的推進和“禁限塑”的實施,金發科技被視為可降解塑料的典型受益標的之一,得到市場大量關注。同時,該公司業績在新冠疫情的沖擊下不僅沒有滑坡,還抓住了機會大賺一筆。
2020年,金發科技實現營業收入350.61億元,同比增長19.7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5.88億元,同比增長268.64%。
這45.88億元的凈利潤里面抗疫物資貢獻巨大。2020年公司醫療健康產品銷售區域包括6大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銷售收入27.10億元,這些業務的毛利率高達76.06%,遠超金發科技的其它產品。
由于相關產品獲利顯著,金發科技在2020年還立下發展規劃,在醫療健康板塊業務實現年產120億只口罩、400 億只丁腈手套等醫療健康高分子材料產品的產能布局。
不過,到了2021年,抗疫產品的市場已經天翻地覆。金發科技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報告期內醫療健康產品實現銷售收入15.27億元,同比下降43.65%,產品毛利率更是降至了15.29%。
金發科技在年報中表示,隨著疫情常態化,國內外居民的醫療防護意識、個人衛生習慣和消費觀念有所改 變,醫療健康產品逐步轉變為必備的防護用品,衛生健康產品的需求仍較為旺盛。同時,2021年醫療健康產品價格回歸常態,行業盈利水平較上年大幅下降。
此外,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出口海運費增加等因素,公司其它產品的毛利率也出現了普遍的下滑,公司業績承壓。2021年,公司現營業收入401.99億元,同比增長14.6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61億元,同比下降63.78%。
公司股價也持續回落,截至5月26日收盤,公司股價報8.95元每股。
關鍵詞: 內幕交易 金發科技 金發科技董事長袁志敏 經濟犯罪偵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