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醫療保障局18日公告,按照九部委聯合印發的《2022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的要求,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結合前期調查和征求行業意見的情況,形成了《關于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征求意見稿》從規范口腔種植醫療服務和耗材收費方式、強化口腔種植等醫療服務價格調控、精心組織開展種植牙耗材集中采購、實施口腔種植收費綜合治理等四方面提出12項措施。
《征求意見稿》提出,引導種植牙牙冠形成合理價格。種植牙牙冠實行掛網采購,公立醫療機構根據臨床需求自主選擇,并按實際采購價格“零差率”銷售。組建種植牙耗材省際采購聯盟。由四川省醫療保障局牽頭組建種植牙耗材省際采購聯盟,各省份均應參加。
國家醫保局在起草說明中提到,口腔種植領域收費不規范、費用負擔重等問題長期存在,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成為困擾群眾的民生痛點,各方關于整頓秩序、降價減負的呼聲非常強烈。2022年5月,九部委聯合印發《2022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要求規范牙科醫療服務和耗材收費,對于開展種植牙服務,但不參加種植牙耗材省際聯盟采購的醫療機構開展重點督察。為此,國家醫療保障局將組織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以保障人民群眾獲得高質量、有效率、能負擔的缺牙修復服務,促進口腔種植的健康有序發展。
規范口腔種植醫療服務和耗材收費方式
(一)有序推進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技耗分離”。公立醫療機構提供口腔種植醫療服務,主要采取“服務項目+專用耗材”分開計價的收費方式。即種植體植入費與種植體耗材系統價格分開計價;牙冠置入費與牙冠產品價格分開計價;植骨手術費與骨粉價格分開計價。對于目前耗材合并在醫療服務項目價格中收費的情況,實行“技耗分離”時,應按照扣減相關耗材線上采購均價的方式,同步下調項目價格。
(二)引導種植牙牙冠形成合理價格。種植牙牙冠實行掛網采購,公立醫療機構根據臨床需求自主選擇,并按實際采購價格“零差率”銷售。由四川省醫療保障局在省內對臨床主流的全瓷牙冠組織競價掛網,通過競爭形成合理市場價格,其他材質參照全瓷冠的價格掛網。國家醫療保障局指導其他省份實施價格聯動,限價掛網,促進牙冠價格陽光透明。對于醫療機構自行加工制作種植牙牙冠的,由醫療機構以物料成本、加工服務等為基礎,按照適當的成本回收率自主確定價格并掛網,與競價掛網牙冠的比價關系保持在合理區間。
(三)規范整合口腔種植價格項目。按照“產出導向”的基本原則,整合口腔種植涉及的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其中,一期植入手術(種植體植入)和二期手術(放置愈合基臺)等合并為種植體植入;牙冠置入服務,包括印模制取、頜位關系記錄與轉移、基臺和牙冠安裝、調試修改等,合并為種植體的牙冠置入;種植牙配套實施的植骨手術、軟組織修復、植入體的修理和拆除等服務,設置獨立的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對于全牙弓修復種植、上頜竇植骨等復雜種植手術,可在醫療服務價格項目上體現差異。醫療機構為確保缺牙修復精準度,利用醫學影像等各類檢查手段和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等構建虛擬3D模型、制作病灶模型或手術導板的,按照服務產出分別設立相應的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具體的口腔種植等缺牙修復類醫療服務立項指南由國家醫療保障局另行發布。
強化口腔種植等醫療服務價格調控
(四)圍繞種植牙全流程做好價格調控工作。各地醫療保障部門要以單顆常規種植為重點,明確全流程價格的調控目標,指導集中帶量采購、規范醫療服務價格項目,以及加強口腔種植醫療服務價格調控等整治工作。單顆常規種植的“檢查設計+種植體植入+牙冠置入+專用耗材”全流程價格****元以上的地區,要采取針對性措施,將全流程價格導入至每顆不超過****元的新區間,同時將全流程價格中種植體植入手術及牙冠置入價格占比控制在60%左右,檢查設計價格占比控制在10%左右,突出體現整個種植牙服務中的技術勞務價值。
(五)加強對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的政策指導。種植體植入費、牙冠置入費、植骨手術費等口腔種植項目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的地區,醫療保障部門在規范價格項目的同時,重新制定公布政府指導價。各省級醫療保障部門要在2022年**月底前完成口腔種植醫療服務的價格調整工作。實行公立醫療機構自主定價的地區,醫療保障部門應按照全流程價格調控目標,組織各醫療機構在按照立項指南發布實施新價格項目的**個月內重新公布價格,促使定價水平與醫院等級、專業地位、功能定位相匹配,定期發布本地區公立醫療機構自主定價的平均水平。
(六)堅持有升有降,理順相關醫療服務比價關系。群眾反映強烈、費用負擔重的種植體植入費、牙冠置入費、植骨手術費以降為主。其中,公立醫療機構政府指導價顯著高于本地區民營醫療機構平均價格的,要堅持公益性原則,專題論證、重點降價;公立醫療機構自主定價院際差異大的,要督促價格次序靠前、顯著高于平均水平的醫療機構主動回調。穿顴手術、復雜植骨等技術難度大、風險程度高的項目,允許與常規種植牙手術價格拉開適當差距。固定義齒、可摘義齒等缺牙修復方式的醫療服務價格與口腔種植保持合理比價關系,鼓勵醫療機構優先為患者提供適宜的缺牙修復服務。拔牙、牙周潔治、補牙等以技術勞務為主的項目,歷史價格偏低的可適當提高價格。
(七)加強民營醫療機構口腔種植價格監管和引導。民營醫療機構口腔種植牙等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定價應遵循公平合法、誠實信用和質價相符的原則,并主動在明顯區域公示價格水平,并保障公示信息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民營醫療機構應嚴格規范自身價格行為,不得以虛假的補貼或低價宣傳等價格手段,誘騙欺詐患者。對于區域內種植牙集采報量率高、中選產品使用率高、口腔種植費用經濟性優勢突出、評價排名靠前的民營醫療機構,由各地醫療保障局在官方網站上展示價格和費用情況,為患者提供就醫指引。
精心組織開展種植牙耗材集中采購
(八)組建種植牙耗材省際采購聯盟。由四川省醫療保障局牽頭組建種植牙耗材省際采購聯盟,各省份均應參加。種植牙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堅持招采合一、量價掛鉤的基本原則,按照政府組織、聯盟采購、平臺操作的總體思路,充分考慮種植牙耗材生產、供應和臨床使用等方面的特點,引導企業公平競爭。具體采購方案由四川省醫療保障局會同各聯盟省份醫療保障部門制定并組織實施。集中采購以成套的種植體系統為單元,包含種植體、修復基臺,以及覆蓋螺絲、愈合基臺、轉移桿、替代體等配件。
(九)廣泛發動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參加。原則上各統籌地區參加本次集采的醫療機構數(含民營)占開展種植牙服務醫療機構的比例應達40%以上,或本區域報送需求總量占上年度實際使用總量的比例達50%以上。各地對轄區內具備種植牙服務能力的醫療機構進行廣泛動員,組織公立醫療機構(含軍隊醫療機構)全部參加種植牙耗材集中采購,全力動員民營醫療機構參加,向醫療機構講清政策要求、群眾期盼和醫療機構的社會責任,分析集采后行業格局和患者就醫行為的變化趨勢,強調相關配套和監管措施等,引導醫療機構在與國家倡導和人民群眾期盼同頻共振中獲得發展機遇。公立醫療機構醫生在民營醫療機構多點執業,并作為負責人或業務骨干的,該公立醫療機構應督促其規范參與集采。醫療機構需書面回復參加或不參加本次集采,不參加的要說明原因。
(十)如實準確填報種植體采購需求量。各省分別組織省內參加本次集采的公立和民營醫療機構填報種植牙耗材的采購需求。填報內容包括本單位種植牙耗材的上一年度實際采購量、采購需求量。填報需求量原則上不得低于上一年度實際采購量,同時前瞻性考慮種植牙需求增長的因素,確保報量準確合理,促進更好實現以量換價,便于中選企業保障供應。對開展種植牙服務但拒不報量或報量率不足上年度實際使用量80%的公立醫療機構實行差異化價格政策,其中,種植體植入和牙冠置入手術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的地區,上述公立醫療機構實際收費不得超過政府指導價的80%;實行自主定價管理的地區,上述公立醫療機構實際收費不得超過本地區公立醫療機構自主定價平均水平的80%。
實施口腔種植收費綜合治理
(十一)探索建立口腔種植的價格異常警示制度。各地醫療保障部門要以地市為單位建立口腔種植的價格異常警示制度,將價格投訴舉報較多、定價明顯高于當地平均水平、拒絕或消極參與種植牙集采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列入價格異常警示名單,并每季度在當地醫療保障局官方網站公開通報。年內多次進入警示名單的醫療機構,由省級醫療保障部門集中通報;情節惡劣的,由國家醫療保障局統一曝光。對于列入價格異常警示名單的醫療機構,綜合運用監測預警、函詢約談、提醒告誡、成本調查、信息披露、公開曝光等監管手段,促進形成良好的市場秩序;屬于公立醫療機構的,應在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受理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申報等方面采取限制措施。
(十二)持續開展口腔種植價格專項調查檢查。專項治理啟動階段(2022年8月),按照“橫到邊、豎到底、全覆蓋”的原則,全面開展口腔種植收費和醫療服務價格調查登記,為規范項目和價格、實施集中帶量采購奠定堅實基礎。調查登記期間發現的違規收費線索,及時查處糾正。專項治理實施階段(2022年**月),醫療保障部門重點做好監測工作,密切關注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口腔種植醫療服務價格執行情況和種植體等耗材的實際采購情況,以及種植牙耗材、種植牙手術價格、患者次均費用等重點指標變化,確保各項治理措施落實落細,省級醫療保障部門以省為單位形成報告報國家醫療保障局。自2023年**月起,開展口腔種植價格治理“回頭看”工作,各地醫療保障部門會同相關部門,以區域內價格排名靠前、群眾投訴舉報較多、拒絕參加種植牙集采或隱瞞報量的醫療機構為檢查重點,檢查過程中發現醫療機構重復收費、價格欺詐、虛假宣傳等違法違規線索,以及提供口腔種植醫療服務過程中不合理不規范的檢查診療行為,及時向行業主管部門、行政執法部門通報。
種植牙行業滲透率有望顯著提升,國產替代市場空間廣闊
安信國際近期研報指出,根據中日友好醫院2021年月公布數據,中國成年人牙周病發病率達86%,牙頜畸形發病率達72%,而缺牙問題是重要的口腔疾病之一,且隨著年齡增加加重。根據《2020中國口腔醫療行業報告》,20至44歲的中青年中平均缺牙數就達到了0.4顆,種植牙的滲透率僅為2%。在種植牙產品進入醫保,單顆種植牙費用顯著降低,對種植牙旺盛未滿足需求將得到釋放,國內品牌有望迅速放量。
口腔健康意識與消費能力不斷提升,利好民營專科醫療機構。現階段中國人群口腔消費支出仍有較大增長空間,根據《2020中國口腔醫療行業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平均每人在口腔上的消費支出為136元,遠低于韓國的2697元、美國的2123元及日本的1562元,考慮到我國老齡化加速及居民消費支出的增加,人均口腔消費支出有望顯著提高;同時正畸、美白類需求不斷提升,女性及年輕優質潛力客群更重視差異化服務水平和就醫環境,提供口腔美容及差異化醫療服務及產品的民營醫療機構也有望在此獲益。
耗材集采及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協同推進,國產品牌迎來發展機遇。集中帶量采購目標之一是讓更多患者獲益同時控制整體醫保支出,與此同時鼓勵國產品牌努力創新,加速國產替代。醫療器械耗材集采協同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持續推進,預計下半年集采的重點品種包括種植牙、骨科脊柱、電生理、神經介入等。相關國產品牌有望在政策引導下抓住機遇,轉型創新,實現技術升級及產品迭代。
中信證券(20.10 +0.40%,診股)研報指出,如果種植體集采推進,有望實現醫療機構全面覆蓋,耗材費用調整及醫療價格規范同步推進。近日,國家醫保局辦公室發布《關于開展口腔種植收費和醫療服務價格調查登記工作的通知》明確,本次調查登記的具體范圍是開展口腔種植牙服務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包括公立醫療機構和非公立醫療機構,確保做到“橫到邊、豎到底、全覆蓋”,調查內容包括種植總體費用情況、醫療服務、種植體系統、牙冠價格。參照寧波2022年初推行的種植牙醫保限價支付政策(國產品牌全過程3000元/顆,進口品牌全過程3500元/顆,目錄內種植牙可以用醫保歷年賬戶支付)及2022年8月初蚌埠醫聯體議價談判,預計未來全國性種植牙集采方案中種植體系統、牙冠等材料費用調整及醫療服務費用規范或將在全面集采中同步推進。
行業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國產替代空間顯著。參照國家衛計委于2017年9月20日發布的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2016年65歲至74歲老年人存留牙數僅為22.5顆,有缺牙的65歲至74歲老年人中修復的比例為63.2%。隨著未來種植牙集采持續推進,單顆種植牙費用降低下患者支付及治療意愿有望顯著提升,種植牙總體市場規模有望快速增長,優秀民營醫療機構有望實現以量換價且有望滿足差異消費需求。同時考慮到國產、韓系及歐美品牌價格差距,如果未來集采政策推進,預計將有利于國產種植體品牌的快速放量,進口替代過程有望持續演化。同時目前我國口腔修復膜、骨修復粉等口腔修復材料主要為蓋氏占據,隨著全面集采持續推進,國產替代空間同樣顯著。
安信國際投資建議: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看好需求旺盛的口腔專科醫療領域的發展,重點關注口腔耗材上下游相關標的。(1)有望受益于差異化需求的增長優質專科口腔民營醫療服務機構:通策醫療(122.06 -6.65%,診股)(600763.SH)、瑞爾集團(6639.HK);(2)種植牙相關耗材:正海生物(47.51 -2.02%,診股)(300653.SZ)(口腔修復膜+骨粉+代理種植體)、奧精醫療(30.98 +0.19%,診股)(688613.SH)(骨修復粉)、康拓醫療(57.78 -0.12%,診股)(688314.SH)(種植體)、國瓷材料(34.23 -2.43%,診股)(300285.SZ)(氧化鋯材料和氧化鋯全瓷牙冠)、先臨三維(830978,NQ)(齒科3D數字化);(3)正畸矯正消費醫療屬性龍頭:時代天使(6699.HK)。
此外,建議長期關注創新驅動以及受益于國產替代下的高端醫療器械龍頭標的:微創機器人(11.73 -0.84%,診股)-B(2252.HK)、邁瑞醫療(291.70 -1.25%,診股)(300760.SZ)、惠泰醫療(175.72 -0.16%,診股)(688617.SH)、微電生理(-- --,診股)(688351.SH)、心脈醫療(148.00 +0.61%,診股)(688016.SH)、愛康醫療(1789.HK)、威高股份(1066.HK)、春立醫療(20.29 -0.34%,診股)(1858.HK;688236.SH)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