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傳出多家消費金融機構收到監管部門口頭指導,要求個人放款利率降低至20%以內。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詢問多家消金從業人員,有從業者表示暫未聽說利率降至20%以內的相關消息,也有從業人士表示利率壓降早已開始,但目前政策未定,利率壓降難以執行。但就目前情況而言,消金利率下行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記者查看部分消費金融公司官網利率公示發現,目前消費金融公司利率基本仍參照24%的上限執行。如中郵消費金融官網披露的最新自營貸款業務定價為2022年7月更新版本,郵你貸兩款產品年化利率區間均在7.2%-23.76%之間;馬上消費金融官網披露的最新業務定價公告更新于2022年11月,消費貸款年化利率(單利)7.2%-24%;平安消費金融官網披露的定價公告更新于2022年7月,普通消費、商城分期、現金借款、消費分期利息收費標準均為按照IRR計算年化14%-24%(按單利方式計算)。
消金利率下調復盤:從36%到掛鉤LPR
(資料圖片)
在消金行業野蠻生長的粗放式發展時期,36%曾一度是消費金融行業默認的利率紅線。
從法律依據來看,此前借貸等業務的利率上限大多源自于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及2017年最高法《關于進一步加強金融審判工作的若干意見》中的相關規定。
2015年最高法劃定“兩線三區”,首次將民間借貸利率保護上限確定為年利率24%,年化利率超過36%的超過部分利息約定無效;2017年的金融審判意見同樣將24%作為標準,提及調減總計超過年利率24%的部分。在實際操作中,消金公司普遍將36%作為行業利率上限。
此后監管層面通過政策持續引導利率的下調。2019年8月,央行宣布改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利率并軌”從貸款端入手引導利率下行。2020年8月,最高法對民間借貸規定進行修正,民間借貸利率與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掛鉤,上限確定為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
當時消費金融行業利率是否照此執行也曾一度引發討論,因新規不適用于金融機構的貸款業務而消費金融公司嚴格定義下屬于非銀金融機構等,實際執行中消費金融公司并未因此大規模壓降利率。
近兩年在行業規范之下,行業人士表示消金利率大多參照24%的上限執行。2021年7月,監管部門要求年內將貸款年化利率降至24%以內。此后至今,消金公司利率陸續降至24%以下。
盡管已經下調,近年來消金公司利率下行仍然是可見的行業趨勢。同時也有行業人士表示,當前消金利率趨勢總體是向與LPR掛鉤靠攏的。早在2020年,就有消金公司透露收到監管窗口指導,要求新發放貸款利率不得超過最高4倍LPR利率(據當時LPR利率計算即為15.4%,參照當前最新LPR利率計算為14.6%)。
消金利率難降背后:綜合成本走高競爭加劇
與銀行等金融機構不同,成長于互聯網時代的消費金融公司在獲客等方面玩法更多,與之對應的是綜合成本也同樣在一路走高。
在推行此前一輪利率壓降時,24%的利率已經使部分成本較高的消金公司盈利空間進一步壓縮。拆解消費金融成本鏈,資金成本、營銷獲客成本、風險成本等均是攤薄利潤的因素。
消金公司綜合成本高已是老生常談。就獲客成本方面,一度有單人獲客成本超千元的消息傳出。據某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公開披露的招標公告,其2022年兩期營銷獲客項目采購總預算累計達1.52億元,以其2022年上半年不足2億元的凈利潤作為對照,這筆預算屬實不低。至2023年,該公司披露的在營銷、催收短信服務及電話營銷等項目上采購預算已有所降低,但累計金額仍是千萬級別。
有行業人士表示,消費金融20%的利率相較于客戶個人而言確實不低。但對于消金公司而言,前期高昂流量費等獲客成本難降,加之大環境下貸后成本也在走高,使得利率下降更加難以推行。
而在融資成本方面,消金公司同樣高于銀行等金融機構。一般情況下,ABS優先檔票面利率在3%-6%左右;金融債融資利率一般在3%左右,個別消金公司票面利率達到7%;銀團貸款利率在3%到6%之間;同業拆借為2%左右。但由于成本較低的同業拆借、資產證券化、金融債在資產質量、連續盈利、信用評級等方面有嚴格的準入門檻和額度限制,使得部分消金公司融資渠道受限。
從資產和盈利情況來看,競爭加劇之下,消金公司已出現一定的業績分化。2022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寧銀消費金融、中郵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等凈利潤同比大幅下滑;北銀消費金融、錦城消費金融、尚誠消費金融等出現不同程度的總資產縮水,營收規模靠前的招聯消費金融資產總額同樣減少近4.5%。
而除了消金公司自身成本問題之外,近期一系列促消費政策下銀行發力消費貸同樣持續爭奪消金公司市場。從客群畫像來看,盡管此前消金公司及互聯網金融平臺客群更為下沉,能夠實現差異化競爭,但隨著政策驅動下銀行對新市民等客群的開拓,消費金融客群已有一定重合。對比目前銀行低至3%的消費貸利率,消費金融公司產品同樣面臨吸引力缺失等問題。
面臨“內憂外患”的消費金融公司,未來競爭方向何解?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咨詢顧問蘇筱芮對記者表示,伴隨著消費金融行業從高速發展階段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其精細化的發展趨勢愈發明顯。消費金融公司在深入挖掘機會的過程中有如下方向及趨勢:一是進一步做好客群細分,考慮針對細分群體結合場景提供合適的產品,確保資金用到實處;二是運用科技等手段在前期做好授信工作,探索用自動化建模、智能審核等方式提升業務效率,挖掘數據在金融領域存在的價值潛力,以此節約融資成本;三是持續優化對重點客群的服務,包括但不限于通過科技等方式提升用戶體驗、線上+線下多渠道融合觸達客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