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各種新穎生動的形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向金融消費者普及金融知識
浦發人做出了新的嘗試
浦發銀行大連分行
推出了情景劇《情滿廳堂》
通過兩件發生在營業廳里的小故事
提醒消費者防范金融陷阱
保護好自己的“錢袋子”
故事一電信詐騙現形記
第一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來網點辦理轉賬匯款的阿姨,由浦發銀行員工薛嘯反串扮演。
阿姨神色焦急地走進銀行網點,邊走邊和大堂經理說:“快點給我叫個號,我……我要向法院匯款。”“您別急,我與核對一下匯款用途。”網點工作人員耐心地說。
阿姨慌慌張張,“我這急得一頭汗,我要向法院匯款20萬,再不匯款他們就要起訴我了。”見此情景,大堂經理和柜員立即警覺起來,“阿姨,現在詐騙手段五花八門,咱們要特別小心呀!”
經過一番交流,阿姨道出原委,原來她接到一個自稱法院工作人員的電話,說她涉嫌給國際恐怖分子提供資金,因此她所有的銀行卡都會被凍結,讓她趕緊把錢轉到指定的安全賬戶。阿姨還拿出了幾張手機里的圖片,說是法院發來的“案件信息”和“凍結管制令”。
根據上述情況,浦發銀行工作人員作出了判斷:“阿姨,您很可能遭遇了電信詐騙,詐騙分子通常會利用個人信息,編造和偽造一些所謂的證據,再冒充執法人員,要求將錢款匯入所謂的安全賬戶內,一旦把錢匯過去,就中了騙子的圈套。”
工作人員遞上自己編寫的《銀齡金融知識讀本》,“阿姨,我們收集了一些類似的案例,一旦把錢匯過去,騙子立刻逃之夭夭,凍結賬戶,何必要取出來,又存進去呢?”
阿姨驚出一頭汗,又擔心起來“他們是怎么知道我的信息的?不會利用我的信息去犯罪吧?”“阿姨,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們要立即報案。”聽取了網點工作人員的建議,阿姨撥通了110。
故事二智破信用卡陷阱
第二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前來辦理信用卡業務的小伙,由浦發銀行員工張玉鵬扮演。
“我朋友一時錢周轉不開,想借我的信用卡用用。”小伙子與大堂經理聊天時說起。“銀行卡實名制,只能本人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出借或轉讓。”大堂經理立即提醒小伙子。
小伙子卻不以為意:“你們別嚇唬人,那是我鐵哥們,能有啥風險?”大堂經理苦口婆心地勸說道:“把卡出借給別人,若他用卡干壞事,或者產生經濟糾紛,你也難逃責任的。”
見小伙子慢慢轉變了態度,大堂經理趁熱打鐵,說到:“信用卡消費、還款,也關系著你的信用記錄,自己的卡自己用,安心也放心。”小伙子幡然醒悟。
生動的案例、通俗的語言,浦發銀行大連分行創新金融知識普及形式,扎實做好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積極踐行“金融為人民美好生活創造價值”的企業使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