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銀行員工最“老”?哪家銀行“小鮮肉”最多?哪家銀行離退休員工最多?
【資料圖】
隨著六大國有銀行2022年財報的披露,這些問題的答案也浮出了水面(六大銀行年報中,交行未披露員工的年齡結構,郵儲銀行未披露性別機構)。
哪家銀行最“老”?數據顯示,農行51歲以上員工超14萬人,占比為31.4%,毫無爭議成為最“老”的銀行。
除此之外,農行還是員工人數最多的大行,并且是男性員工占比最高的大行。截至2022年末,農行員工總數超過45萬人,男性員工占比高達54.6%,這一比例不僅顯得獨立特行,也遙遙領先。
與農行的男女比例正好相反,交行女性員工占比55.17%。而中行和建行女性也超過了“半邊天”——中行員工54.29%為女性,建行員工54.01%為女性。只有工行的男女比例大致均衡。
退休人員也是國有大行需要承擔的成本。據建行披露,需由建行承擔費用的離退休職工超過10萬人,而建行在職員工為35萬人,離退休人員占比較高。相比之下,中行現有30萬員工,而需承擔費用的離退休人員僅4,731 人。
郵儲銀行的離退休人員比例也不小,相對于20萬總員工,離退休人員高達2.4萬人。
農行“老齡化”最嚴重
農行當之無愧成為“人口第一大行”,其中51歲及以上員工占比31.4%,總數高達141,857人,在國有大行中遙遙領先。
截至 2022 年末,農行在職員工總數 452,258 人,其中境外分子行及代表處 752 人,綜合化經營子公司及村鎮銀行 8,615 人。
工行員工人數也超過40萬,51歲以上的員工占比29%。
2022 年末,工行共有員工 427,587 人,其中,總行及境內分支機構 404,090人,境內主要控股公司員工 7,619 人,境外機構員工 15,878 人。工行表示,本行員工性別比例保持總體平衡,較上年末未發生明顯變化。
建行51歲以上的員工占比24.67%,低于農行和工行。
與公眾傳統上認為建行的業務與“建設”有關、員工一定是男性居多的印象恰恰相反,建行女性員工占比54.01%,男性僅占45.99%。
財報顯示,2022年末,建行共有員工352,588人,較上年增加0.38%,其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269,076人,占76.31%。另有勞務派遣用工3,384人,較上年減少2.48%。此外,需建行承擔費用離退休職工為100,871人。建行附屬公司共有員工24,094人(另有勞務派遣用工298人)。此外,需子公司承擔費用的離退休職工為136人。
2022 年末,中國銀行共有員工 306,182 人。中國內地機構員工 281,793 人,其中中國內地商業銀行機構(含總行、一級分行、二級分行及基層分支機構)員工 267,379 人;中國香港澳門臺灣及其他國家和地區機構員工 24,389 人。2022 年末,中行需承擔費用的離退休人員數為 4,731 人。
中國銀行51歲及以上占比為13.59%。
從數據上看,郵儲銀行成為“老齡化”壓力最小的銀行。該行51歲及以上員工占比僅為8.91%,這一比例僅為農行的1/3。
截至2022年末,郵儲銀行共有人員195,102人,其中,合同制員工180,038人(含控股子公司1,697人),勞務派遣用工15,064人。郵儲銀行離退休職工24,134人。
郵儲銀行表示,從人才數量上,合理控制人員規模,人才配置思路從數量增長轉向人均效能提升。從人才質量上,穩步提升人才素質。2020年以來,全行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占比持續提升,近三年提升5.43個百分點。從人才結構上,崗位分布更趨合理,人才資源進一步向核心業務領域和前臺營銷崗位有序流動。
大行“小鮮肉”排行榜
如果把30歲以下的員工稱為“小鮮肉”,那么中國銀行的“小鮮肉”占比最高,為28.14%。
按“小鮮肉”占比來排名,建行22.29%屈居第二,工行22.4%,農行21.4%,郵儲19.32%。
如果按“小鮮肉”的人數來計算,農行又成為“小鮮肉”最多的銀行,共有96,583名,簡直可以號稱“十萬大軍”。
工行“小鮮肉”95,779人,只能排第二;建行有78,594人,中行有68,064人,郵儲銀行有34,788人。
這樣算來,五大銀行中30歲以下的員工總數高達373,808人。
交行是六大行員工最少的銀行,但是女性占比最高的銀行。交行員工中女性占比 55.17%,男性占比 44.83%。2022年末,交行員工共計 91,823 人,交行承擔費用的離退休人員僅 2,416人。
從新招聘員工數量來看,農行2022年積極落實國家就業優先政策,全年招聘錄用 2.4 萬余人,其中女性占比 52.6%,少數民族占比 11.6%。2020-2022 年農行共招聘錄用 6 萬余人,其中女性占比51.9%,少數民族占比 11.2%。農行表示,員工的構成已符合并預期維持合理的性別多元化水平。
而中國銀行表示,已經啟動 2023 年全球校園招聘,繼續擴大招聘規模,提供超過 1.2 萬個就業崗位,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穩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