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悲傷的2018年終于過完了,2019從新開始,A股也能與眾不同嗎?
新年新氣象,昨天是A股2019年的第一個交易日,但大盤的走勢還是出乎很多投資者的預料。2019年首個交易日,三大股指集體遭遇“開門黑”,截至收盤,上證指數下跌1.15%,深證成指下跌1.25%,創業板指下跌1.74%。兩市合計成交2262億元,行業板塊漲少跌多,5G概念股逆市走強。
對此,湘財證券表示,沒有出現開門紅是預期中的事,個別有利好的板塊活躍不會改變市場目前的性質,滬指擊穿2449點的概率又一次增大,冬天還在繼續,依然不能減少保暖意識。
28年股市數據揭秘:股市1月表現比開年首日更重要
雖然A股開門黑,但是根據東方財富網的數據,從1991年到2018年共28年間A股的表現來看,新年第一天的走勢大概率取決于上一年的走勢。A股開門紅并不一定代表全年上漲:A股18個首日上漲的年份中,全年收漲的不過10次,略微高于半數。同樣,A股開門綠也不代表全年很慘:首日下跌的年份共10個,這10年中,全年下跌的只有5次。
不過,全年漲跌和第一個月的漲跌關聯度還是比較高的。28年中,首月上漲的15次中,全年上漲的有11次,占比達73%。其中讓人印象最深的是大牛的2005年、2006年。首月下跌的13次中,全年下跌的有9次,占比也將近70%。大熊的2008年、2016年是這樣的年份的代表。
也就是說,1月份的表現,對預測全年走勢更有參考價值,而不是第一天、第一周的走勢。
同樣對1月股市缺乏信心的還有私募基金經理,根據私募排排網開展的私募A股信心指數的調查結果顯示,1月A股信心指數再次小幅下降,私募倉位也略顯謹慎。
A股信心指數連續3月下滑,擬加倉私募不足三成
從私募排排網近期公布的A股信心指數來看,該數據已經連續3個月出現下降,連續下滑的的信心指數凸顯基金經理對A股市場信心非常不穩定。
具體來看,基金經理對1月A股市場趨勢預期,6.09%的基金經理持極度樂觀態度,27.83%的基金經理持樂觀的觀點,以上兩項相比上個月都有明顯下降;其次51.30%的基金經理持中性的觀點;只有12.17%的基金經理不太看好1月份的行情。
從私募基金經理的具體倉位分布來看,整體來看,在市場上一輪反彈結束之后,私募中高倉位的比例有所下降,提防市場的再次探底。預期市場二次或者多次探底之后,私募的倉位可能會再次回升。具體來看,私募排排網調查顯示,22.61%的私募目前處于滿倉狀態,相與上月相差不大,近四成私募在5成倉或者5成倉以上,高倉位的私募占比和上個月下降了12%;另外38.26%的私募處于半倉以下,其中只有6.09%的私募處于空倉觀望狀態。
對于1月份倉位的增減打算,1月A股市場倉位增減投資計劃指標值為113.48,相比上個月有所上升。其中26.96%的基金經理計劃加倉,而高達70.43%的基金經理會選擇維持現有倉位不變,以應對市場的變化,有減倉計劃的私募占比不足3%。
從板塊配置方面,從調查的結果來看,私募看好的板塊中,排在前列的是大消費、券商保險、還有芯片和5G等科技類板塊。
絕望中孕育希望,2019年重點關注5G
反觀全球各主要的金融市場,2018年初到至今的跌幅已經較大,短期內全球各金融市場可能都將迎來反彈周期。但是整體來看,依然存在不少的風險點。首先是中美之間貿易談判的會晤,這是繼G20領導峰會之后的首次會晤,如果本次會晤取得進一步的效果,那么對極大提升市場的信心。其次是1月底,即將進入中國的傳統春節,按照過去歷年的數據統計,春節前的市場冷清效應會非常明顯,賺錢效應會比較差。
總體而言,目前的市場再次大幅下跌的空間不會很大,而市場一旦企穩之后,反彈的可能性比較大,私募排排網研究中心預期1月份的市場會是超跌反彈的整體格局。
新富資本向私募排排網表示,2018年全年市場整體處于震蕩下行狀態,上證綜指下跌24.59%、深證成指跌34.42%,在全球重要股指中墊底。絕望中孕育著希望,2019年期待降息、降準、減稅等政策對經濟的托底。建議關注5G板塊:當前市場中最為活躍主題,龍頭東方通信的強勢吸引了更多資金的關注,2019年5G設備開啟規模采集、2020年進入5G建設高峰,市場整體預期較好。
證大資產表示,回顧2018年,國際形勢風云突變,貿易摩擦、外交爭端等黑天鵝事件接踵而至;國內許多潛伏矛盾進入爆發期,經濟下行壓力加劇。目前市場經歷了2018年的系統性調整后,涌出了許多具有極高投資性價比的企業,目前市場的悲觀預期也在價格上反映較充分。展望2019年,在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的背景下,所有股票全面受惠的情形可能不再存在,市場將更多地考驗專業投資人的選股能力。改革開放深化將推動經濟新舊動能轉換,這是資本市場能長期創造價值的內核,需要繼續保持清醒的底線思維,做好各項風險的應對預案。
廈門飛利登資產總經理吳生光表示,2018年從中美股市收官來看,A股最大跌幅近30%,美股最大下跌20%。避險已經不再是局限于A股市場,隨著歐美市場長線走勢的全面見頂,避險已經是全球性話題,而避險的港灣就是黃金。與歐美股市10月份以來的暴跌形成鮮明對比,國際黃金價格在2018年國慶節后至2018年底走出周線級別的上漲,已經完全修復了之前歷時半年的深幅回調導致的技術面的走弱,重新站上了月線生命線。在全球資本市場全面走弱后,這意味著未來黃金價格走出震蕩上行的概率在偏大。
吳生光還判斷,2019年出現大牛市的機會不大,至少上半年看不到大牛的機會,多半為震蕩市。盡管2019年是震蕩市,但階段性跑出大黑馬應該不會少,比如5G、科創板和創投題材、黃金、軍工(衛星導航)、自貿區、智能電網、一帶一路等板塊都有機會跑出大牛股。投資者可根據價值、成長、趨勢等多面結合賺取市場差價。
來源:新湖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