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6日,銀保監會正式批準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申請。銀行理財子公司已經達十多家,銀行子公司的成立對哪些機構會構成沖擊?
待過銀行金融市場部或者金融同業部的人都清楚,銀行的主要業務中,在同業開展中接觸最多的就是證券公司,信托公司,私募,當然還有一些其他機構,但是占比不是很大,在證券公司資管部門待過的人也深知背靠大樹好乘涼的道理。我們從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業務范圍來看看這幾個機構的蛋糕怎么被分走了。
公開發行理財產品,對受托的投資財產進行投資。
最直接的沖擊是分了公募和私募機構的蛋糕,而且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的投資標的范圍內已經明確列示投資股票的字樣。目前市場上很多的公募基金都是通過證券公司銀行來代銷的,而且銀行的代銷占比是非常大的,銀行子公司的成立會讓自己不僅僅是代銷這么簡單,而是直接的主角,從而對公募基金的帶來影響。私募的設立一般有很長的名字,其中最主要的是采用的分級策略,所謂分級策略就是按照風險和收益權將產品分成兩級機構,我們一般叫優先級和次級,如果中間在加個機構可以將次級再分成兩級結構,優先級一般都是收益穩定,但是相對次級收益低風險低,一般都是銀行的資金占比比較大,尤其是一些債券類投資標的的私募產品,銀行的資金幾乎占據了所有優先級,次級一般留給風險承受能力比較大的客戶群體,比如證券公司的客戶。銀行子公司的設立可以用銀行的資金直接投資,而避免了間接投資的中間成本,而且風險可以自己控制。
(非標債權類資產投資)銀行理財子公司全部理財產品投資于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余額在任何時點均不得超過理財產品凈資產的35%。
這一條影響最大的就是證券公司和信托公司的資管業務。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一般分兩種類型:主動管理和被動管理,主動管理就是自己發行募集的資金自己投資管理,直接投資于標的資產的投資,這類投資叫主動管理,被動管理我們一般叫通道管理,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通道業務。銀監會17年開始的去通道業務主要針對的就是證券公司和信托公司的通道業務。通道業務模式有很多種類型,主要在銀行證券公司信托公司目標公司之間搭配組合。銀行作為委托人委托證券公司成立資產管理計劃或者信托公司成立信托計劃最后投資于具體非標和標準化資產,證券年公司和信托公司擔任的就是通道,他們一般收取固定的通道費用,將成本轉嫁到融資方。即便證券公司和信托公司自己成立資管計劃或者信托計劃,由于份額資金的問題還得找銀行。所以銀行是主要的金主,要嗎銀行帶著你玩兒,要嗎你沒錢找銀行給銀行收益一起玩兒。銀監和證監的監管已經讓證券公司資管業務中的通道業務下降了近乎70%,銀行子公司的設立對他們的沖擊繼續雪上加霜。銀行能帶證券公司和信托公司玩兒主要是規避一些監管要求,現在直接不用規避,自己做就OK了。
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成立瓜分的是相關資產管理業務涉及機構的蛋糕,雖然業務范圍中明確列示了部分不能投資的標的和范圍,但是對這些參與機構的沖擊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