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貸背后暗藏色情產業鏈
網上流傳的裸條照片
“那些接受裸貸的女大學生首先是不自愛,是吧?但也不能否認那些大學生網貸平臺,放大了她們的貪欲。”電話那頭,虹姐的心情有點復雜。
作為大學生和網貸平臺的中介,她一人發展了近千個代理,四處網羅有貸款需求的大學生,連比她年長的圈內人都會尊稱一聲“姐”。然而,當裸貸、肉償等骯臟交易不斷挑戰行業底線時,她心里也犯起了嘀咕。
畢竟,她口中不自愛的女孩子大多只跟自己差了兩三歲。事實上,2014年那會兒,虹姐就是國內較早一批接觸校園貸的大學生之一,只不過那時的校園貸更像在填補信用卡退出校園的空白,學生們用它來享受“零手續費、零利息”的分期購物。
之后的故事用虹姐的話來說,就是行業一步步沉淪,校園貸逐漸失去當初的純粹性。而“來錢更容易”這件事,非但不像一些平臺宣講的“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那般美好,反倒放大了許多人的貪欲,讓意志薄弱者一步步走向深淵。
畢業一年發展千個下線
校園貸套路比想象中深
今年7月,畢業已一年的虹姐,回到位于武漢的母校,除了見同學和老師,最重要的工作是招攬人才,或者說是發展下線。
在整個校園貸的鏈條中,虹姐們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他們是各個校園貸平臺和學生間的橋梁,問有貸款需求的學生要資料,填寫到相應平臺上,從中抽取服務費。一般情況下,虹姐能從每筆貸款中抽取15%服務費,其中10%歸自己所有,5%要給下線。
這些下線中,很大一部分也是在校學生,負責在校園各處粘貼廣告,挖掘潛在客戶。受益于分布在武漢各地的近百所高校,畢業至今,虹姐已經發展了近千個代理,每天有忙不完的生意。
生意的大半部分并不是校園貸,而是網上套現。學生通過拍下虹姐在淘寶或者京東店鋪里相應價值的東西,采用花唄或者白條付款,就能套出一筆現金。這些錢主要用于日常消費,還會被挪作賭博、炒股等。
虹姐也側面問過這些套現者。多數人向她表示,自己的消費觀念和父母有分歧,特別是涉及買奢侈品、整容、投資等事情,也有的學生認為開口向父母要錢不合適,想用自己的辦法解決資金問題。
但對于沒有任何經濟來源的學生而言,動輒四五千元的欠款很容易成為負擔。當不能及時還錢時,校園貸平臺就成了他們“拆東墻補西墻”的手段。
然而,與校園貸剛興起時相比,后進入市場的產品多了很多套路。之前有一款“名校貸”,聲稱月利率最低只有0.99%,很容易讓人誤解成年利率只有11.88%。然而,平臺會收取手續費,外加借款需按每月等額還,實際利率超過21%。
再比如,相關人員為了做高業績,在與學生父母核實信息時故意不提貸款的事,讓學生誤以為父母已經了解貸款詳情。
對于涉世未深的高校學生來說,包裝成校園貸的P2P網貸,每一步都有可能是陷阱,由此引發的風險屢見不鮮。今年10月上旬,廣西南寧的大學生小陸以做生意為名,向同學借款160多萬元,卻因賭博有90萬元無力償還,留下遺書自殺。在這160多萬元中,大部分是校園貸。
剛過去的11月30日,一個內存約10G,名為“女大學生裸條”的照片和視頻壓縮包在網上瘋傳,一系列骯臟交易浮出水面。
借高利貸還債
裸貸正在滋生一條色情鏈
隨著各種校園貸平臺的出現,單個學生在多個平臺上有借貸的情況十分普遍。虹姐就曾遇到過一個學生,在各個平臺總共欠款10多萬元。
一個學生如果要在多個平臺借錢,很多時候說明他已負債累累,接下來通過正規平臺,能貸到錢的概率越來越低。許多人不得不劍走偏鋒,尋找愿意承受更大風險的高利貸,裸貸就是其中之一。
所謂“裸貸”,就是在校園貸提供的信息基礎上加上裸照,以求在催款時給借款女生更大的心理壓力。
“到裸貸這個層面,已經說明我們對你的學生身份也不放心了。”從事裸貸的無名(網名)說。據他了解,裸貸的模式最早從臺灣那邊傳過來,大概從去年開始興起,發展到現在似乎裸照也沒法給資金出借人安全感,所以會讓女生拍攝不雅視頻。
無名給女生的貸款期限最高為三個月,月利率通常為30%。舉例來說,如果一個女生借款5000元,以三個月為限,到期至少要還9500元。如果不還,每月按照15個點收取滯納金,僅這一筆就多出近1500元。
目前,月息30%似乎已成了裸貸的基礎利率,出資方會根據女生容貌、學歷、位置等信息做相應調整,比如,離出資方近就可能獲得利率上的優惠。
在無名這些人眼里,容貌的好壞,與未來償債的可能性是掛鉤的。雖然無名很不愿意將自己的裸貸和肉償聯系到一起,但他也坦言萬一還不出錢,就會采取措施,包括售賣逾期女生的信息,以及安排肉償。
“通常,我會提前1個月向女孩確認能否還款,如果不行,就和她商量辦法。如果逾期一個月不還,對方態度還很差,就可能會把信息發送給她的室友、輔導員或者父母;兩個月不還,就會將信息掛到網上賣,兩個月以上就安排她們肉償。”
肉償指的就是裸聊、賣淫以及包養。裸貸發展到現在,已經在互聯網上形成了色情鏈條,發放裸貸的人同時也為一些有錢人提供色情信息和服務,甚至也有不少裸貸從業者一上來就會推薦學生賣淫。
“反正到最后,許多女孩子都是還不出錢的。”無名說,“說句難聽的,既然你都愿意拍那樣的照片和視頻,我們就默認你沒什么底線了”。
這些活可以無名自己來干,也可以交給專業的催債隊伍。他們多由社會閑散人員構成,采取恐嚇、誘騙等方式逼女孩就犯。
越窮的學生越容易借錢
應該借錢鼓勵大學生消費嗎?
即便不想承認,虹姐也意識到,她這種“正規”中介和無名這些“歪門邪道”是共生的關系。“幾乎每個校園貸的群里,都會有從事裸貸的人埋伏,只要哪個女生表現出急需用錢的樣子,他們就會蜂擁而上”。
在這過程中,新興的互聯網金融業態無意中成了幫兇。目前,和裸條泄露事件掛鉤最緊密的,是借貸寶和“今借到”。這兩個以熟人借貸為主要模式的平臺,信用判斷完全交給用戶,平臺負責裁定借貸行為的有效性但不擔保。
針對裸貸事件,借貸寶回應稱:“我們只是一個平臺,還款能力和資質需要用戶自行判斷。而且,如果借款人和出借人是私下進行聯系達成協商的,平臺方無權干涉。”不過在事件發酵后,他們已禁止針對23歲以下人群的借貸。
根據澎湃統計,在這次裸貸泄露事件中,有146人的籍貫信息被泄露。絕大多數借款人籍貫在三四線城市,且居住地以農村為多。從照片信息來看,這些借款人的家庭條件也比較一般。此外,裸貸者最集中的出生時間是1993-1997年,大多還處于大學時段。這部分共計91人,占比63.2%。
這些信息,都意味著借貸資金大多流向了償還能力弱的群體手中。
校園貸出現之初,就有人質疑這種模式的合理性。“互聯網金融校長”陳宇認為,年輕人剛起步時,風險意識淡薄,自我約束有限,很容易被忽悠掉進一個坑里,然后一輩子都走不出來,“真的家庭有困難,可以申請補助,而不是借貸”。
關于給高校學生授信,可以橫向對比當年的校園信用卡。在2004-2009年,銀行業曾大躍進式開拓校園信用卡市場,最后因為奇高的注銷率(70%左右)、高睡眠率(曾高達80%)和高壞賬率(持續高于普通信用卡2個百分點左右),而被銀監會叫停。
“即使銀監會不叫停,我們也不愿意做了。”一家股份制銀行信用卡部負責人說,“當時就發現一些學生利用電商平臺套現和過度消費,后來不得不關閉這一口子”
免責聲明:文章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