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這個時代,金錢是物質基礎,都希望可以“錢生錢”,可是在股票、基金、債券、期貨、房產投資等眾多投資方式云集的社會里,還是有很多人把錢存入銀行的,大部分是年紀較大或者是鄉鎮人士,他們依舊認為銀行這種金融機構對比其他投資渠道更加保險、安全,所以更省心,哪怕利息很低,但是總比閑置毫無利息要劃算!
可是之前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引發網友們的熱議。一位老大爺在37年前,存了200塊錢在銀行。存了之后也就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后來幾十年過去了,大爺無意間又翻到了當時的存款單。想著幾十年了,存的200塊錢想著估計有幾千塊了吧!于是大爺欣喜的去取錢。
我們設想一下,30多年前,也是說在1980年左右,呢個時候家里的200元可以說是很富足的家庭了,畢竟當時的物價真的很低了。還有網友表示一毛錢可以買2個雞蛋,100元的話足夠全家人3個月的生活費了。于是很多人表示好奇呢個時候的200,現在可以取出多少?
大爺到了銀行后,工作人員查看后確認大爺的這個單子是真的后,前前后后仔細的給大爺詳細的計算了一下,最終連本帶息一共給了大爺465.12元。大爺表示,雖然當時得知有這么多錢時,有點意外,但是出于工作人員熱情的態度。最后,大爺便沒有說些什么,收下這筆錢就走了。
對此,雖然大爺并沒有說些什么,但是有不少網友為大爺打抱不平了。更有網友調侃道,如果在37年前,不是大爺存了200元,而是大爺欠了銀行200元,估計到現在大爺就算是變賣家產也還不起了吧!
那么,你對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