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又到了年會的季節。
年會很重要:展示近一年來的戰績,培養和提升員工的自豪感、歸屬感、榮譽感;展望未來,激發員工積極性…
前幾年,老陳也參加過幾次網貸平臺的年會,幾十桌、幾百人,節目和獎品都很豐富(豪),最關鍵的是,全場的人都很開心、很有信心,氣氛非常好。
今年,很多平臺的年會在朋友圈看不到了,看得到的,大部分也較以往遜色不少。
今時不同往日。
去年這個時候,很多平臺還摩拳擦掌,信心滿滿地備戰6月底的備案。
如果只從字面上看,當時備案的各項要求都是比較清楚的,要在形式上滿足,難度并不大。
優質平臺,期望獲得正式的身份認可后可以全力以赴,大干一場了;
有窟窿的平臺,想著再撐一撐,如果挺過去了還有機會;
很多僵尸平臺看到“牌照”價值,也偶爾發個標,證明自己還活著。萬一過了備案,不就躺贏了?
備案延期,這個和諧的局面就被打破了:一批強撐的平臺,再也撐不下去,雷潮終究還是爆發了。
客觀地說,雷潮的爆發并不是監管的原因,而是過去多年累積下來的風險集中暴露。
某種程度上,這恰恰說明了備案延期的必要性。如果備案匆忙落地,很有可能會有部分問題平臺蒙混過關,然后以此為背書繼續招搖撞騙,窟窿只會越來越大,后果不堪設想。
對于行業風險,監管層和從業者心里相對清楚,而廣大出借人,要么沒有意識到問題,要么心存僥幸。
現實被揭開的時候,出借人受到的沖擊最大,一方面因為物質損失,另一方面因為心理上無法接受。
直到現在,出借人依然提心吊膽的,信心不穩定:
“A平臺怎么樣?我六月份才能下車”
“B平臺穩不穩,能不能投?”
“10億平臺應該安全吧?”
本來,風險出清是正常的事情,長遠來看還是好事。
但如果出借人信心崩潰,沒有人會是贏家。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溫總理就說過: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行業還有不少風險需要繼續出清,出借人信心能否保持穩定,是平臺面臨的一個重要的不確定性因素,也是很多人很擔心的一點。
Part 2
風險的暴露,使得監管政策更加謹慎,這加劇了平臺面臨的另一個不確定性:政策(備案條件和時間表一直都沒有明確)。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中,人是很難長期堅持的。
不少平臺的老板、高管和員工,都要失去信心了。
“整治了兩年多,看不到希望,不知道該干啥。麻木了。”
話雖這么說,但事情還是要繼續干的。
怎么干?先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
目前看似復雜的情況可以簡單總結一下:出借人要安全;監管要穩定;平臺要生存。
這三方的訴求的交集是什么?資產能力!
底層資產質量過關,才能按時還本付息,保障出借人的資金安全,即使平臺不能備案,也不會有什么大的損失;
底層資產質量過關,也才能為平臺帶來持續性的收入,保障經營所需的開支。
據媒體報道,監管機構近日發布了《關于做好網貸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范工作的意見》,對P2P網貸機構進行了具體分類,要求各地摸清轄內P2P網貸機構的基礎上,按照風險狀況進行分類,繪制風險圖譜、明確任務清單。
很明顯,要做到無風險退出、良性退出、追贓挽損,資產質量是關鍵。沒有良好的資產,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文件還指出,應積極引導部分機構轉型為網絡小貸公司、助貸機構或為持牌資產管理機構導流等。
這個思路,老陳之前也在文章里提到過,但實際操作的難度還是很大的,先不說網路小貸的杠桿率限制等監管政策的因素,首先要考驗的是平臺的資產能力,具備這個條件的平臺并不多。
很多平臺都說“實在不行,就轉型做助貸”,實際把助貸開展起來的,有幾家?比如給銀行做助貸,既要符合銀行對助貸機構和對資產的條條框框的要求,還要能持續上量(小平臺往往都滿足不了這個要求),不是想干就能干的。
規模較小的平臺,除了退出,還有一條可能的路徑:合并重組,做大規模。
深圳“自律十條”的第一條里面,“整治期間本協會將協助工商管理部門統一暫停相關工商登記,因新股東注資或平臺之間的并購重組帶來的股東變化、股東持股份額變化等涉及的工商登記除外”,是專門給并購重組開了綠燈。
事實上,也確實有平臺已經在探討合并的事宜了,但還屬于個別現象。大部分平臺都覺得合并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每個平臺怎么估值?誰來控股,股東和團隊之間怎么協調?資源、能力是不是互補的?平臺收益率不一樣甚至差別很大,怎么平衡?
等到實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時候,才會有更多的平臺坐下來談并購重組。
老陳聽說,有地方監管機構也在開始組織還不錯的平臺談合并。
如果說其他問題還是可以談的,資產質量就是一個沒得談的硬條件。誰會去合并一個有窟窿的平臺然后自己去填?
萬變不離其宗。
不論備案、轉型、合并還是退出,平臺要做到“良性”、“無風險”,資產能力都是最關鍵的。
站在出借人角度,2019年也務必要關注平臺的資產能力,這點才是資金安全最有力的保障。
至于備案,遠著呢,不確定性還較大。
一個現實的問題是,怎樣去觀察平臺的資產能力?這一點,老陳在《金融機構在大筆買入P2P資產(附平臺名單)》、《是個P2P就敢叫頭部平臺?恐怕只有這幾家(名單)》等文章里都有分享自己的一些思路,可以參考。